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414章 金融博弈,苏婉娘的假币战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4章 金融博弈,苏婉娘的假币战争

陈墨将账本合上,指尖在封皮上停留片刻。实验室帐篷里那根铜管残片还摆在显微镜旁,黑粉未清,但此刻已不是追查信号源的时候。

苏婉娘的传讯来得急,只说了一句:“钱铺出事了,请速来。”

他起身时,袖口擦过桌沿,青铜腰牌轻响一声。门外风势未歇,可这回吹来的不是战场硝烟,而是另一种看不见的战线气息。

贸易城钱铺内灯火通明,几支商队掌柜围在柜台前争执不下。一枚草原币被反复称重,秤杆始终不平。

苏婉娘站在柜后,手中托着两枚铜钱,一枚色泽沉稳,一枚泛着青白。她抬眼望向门口,见陈墨进来,轻轻点头。

“你来看。”她将两枚币同时抛起,落于掌心,随即用翡翠算盘珠尖分别轻敲边缘。

清脆与闷响,截然不同。

“真币含锡三成,质地密实;假币锡不足一成,铜质疏松。”她将两枚币并排放在纸上,“我已经测过三十批流入市面的货币,误差超过五分之一的占六成以上。这不是民间私铸,是系统性替换。”

陈墨接过真币,指腹摩挲边缘刻纹。细看之下,假币的狼头图腾线条僵硬,月牙弧度偏差半厘,若非长期接触原模,极难察觉。

“什么时候开始的?”

“上个月初。”苏婉娘翻开账册,“起初只是零星混入,近十日却成批出现。更奇怪的是,我们自己的铸币厂记录显示原料消耗正常,可市面上流通量远超产出。”

陈墨目光一凝。

“有人在偷料铸假。”

他转身走向后堂库房,苏婉娘紧随其后。账簿堆满长案,三个月进出明细尽数摊开。他提笔蘸墨,在纸上列出行程表、原料单、成品数三栏,逐一比对。

每日报损铜料十二斤,不多不少。

“精准得很。”他低声说,“既不引人注目,又足够累积成量。三个月下来,少报铜料一千四百余斤——足够铸出两万枚以上假币。”

苏婉娘拨动算盘,珠声如雨点落地。“这些假币若全流入我方市场,足以动摇商旅信用。但他们没这么做。”

“他们往北送。”完颜玉掀帘而入,肩披轻甲,靴底带尘,“刚从边境回来。突厥市集上,这种劣币正在大量收购粮草和生铁。价格压得极低,商户贪利,照收不误。”

陈墨眼神渐冷。

“不是为了扰乱我们,是为了充实他们。”

“目的变了。”苏婉娘轻声道,“他们不要短期混乱,要长期渗透。等我们发现时,整个贸易体系已被劣币填满。”

陈墨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地图前。手指顺着商路北移,最终停在铸币厂位置。

“查人事。”

当晚,军营密档与匠籍名录并列于案。完颜玉调来草原商人供词,指认有官匠身份者私下收购废铜;陈墨则逐行核对监工轮值表,结合苏婉娘提供的金属比例反推工艺特征。

“王五。”他停笔,“铸币厂东炉主管,负责每日铜料配比登记。过去三个月,所有异常批次都经他手。”

苏婉娘翻动一份族谱抄本,眉梢微动。“李玄策母系旁支,三代外戚。虽无实权,但凭关系进厂已有八年。”

“够了。”陈墨收笔入匣。

子时三刻,慕容雪率十名连弩手悄然逼近铸币厂。炉火早已熄灭,可地底仍有余温。她下令撬开主熔炉基座,石板下露出一道暗格。

铜模整齐排列,共七组,皆为草原币正反面印模。其中一组边缘刻痕清晰——狼头衔月,三皇子私印。

她取出一枚拓纸覆于其上,轻拍墨粉。图案显现刹那,嘴角微扬。

“证据确凿。”

次日清晨,陈墨召集三人于钱铺密室。

铜模置于中央,假币散落四周。苏婉娘手中握着一份新拟的账目流转图,纸上箭头交错,指向三条隐秘商路。

“既然他们敢造,我们就让他们自己吞下去。”她说,“五千枚假币,经三家外埠钱庄洗转,再由伪装商队带入突厥控制区。不买小物,专换马匹、铁锭、粗粮。”

“他们会发觉。”完颜玉道。

“当然会。”苏婉娘微笑,“可等他们发觉时,已经晚了。这些币会继续流转,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从一个集市到下一个营地。没人知道源头在哪。”

“我们要做的,”陈墨接话,“是加速流通,制造虚假繁荣。让他们以为这是稳定货币,大量囤积,甚至主动加铸。”

慕容雪皱眉:“若他们识破,反向打过来怎么办?”

“那就正中下怀。”苏婉娘指尖轻点账册,“一旦他们也开始铸造同款假币,信用就会彻底崩塌。到时候,不是谁持有假币的问题,而是谁还敢用草原币。”

室内一时寂静。

完颜玉缓缓点头:“经济如阵,虚实相生。他们以为在偷袭,其实已踏入死门。”

陈墨起身,走到窗边。外面钱铺已经开始营业,商贾往来,铜钱叮当。一枚假币正被递入柜中,掌柜查验后点头收下。

“放行。”他说。

苏婉娘当即下令:各钱庄暂停对草原币的严格检验,允许“轻微成色差异”的货币流通。消息传出,商旅松懈,交易频增。

黄昏时分,三支商队悄然离城,车辙印消失在北方官道。

夜深,陈墨仍在核对最后一笔资金流向。苏婉娘坐在对面,指尖不停拨动算盘,清点即将输出的假币数量。

“这批货出去后,至少能换回三百匹战马的物资。”她抬头,“你觉得他们会追查?”

“一定会。”陈墨放下笔,“但他们查不到源头。所有的痕迹都被洗过三次,每一环都有替身账户和空壳商号。”

“就像我们对付磁粉信号那样。”她轻声说。

陈墨没回应,只是盯着账本上的一串数字。那是第一笔假币兑换记录:五十枚换三石麦。

苏婉娘忽然停下算盘。

“你说……他们会不会也想到了这一招?”

陈墨抬眼。

“什么招?”

“用我们的真币去砸他们的市场。”她声音很轻,“如果我们能投假币,他们为什么不能投真币?”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

一名哨兵冲进来,脸色发白。

“北线急报!突厥境内出现大批我朝制式铜钱,成筐堆放于市集,标价极低,说是‘酬宾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