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302章 血稻惊变,焦土下的账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章 血稻惊变,焦土下的账本

铜铃又响了一次。

短促,清晰,三声急促,一声拖长。陈墨盯着蒸汽塔顶,手指缓缓收紧。楚红袖已经带人登塔,他没有再上去,只站在塔基边缘,目光扫过地面新补的石缝。灰泥还没干透,踩上去会留下印子,但他没看到陌生脚印。

“不是随机震动。”柳如烟从指挥厅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昨夜录影显示,齿轮组在无动力状态下轻微转动了七度,刚好带动铃锤击打一次。有人在系统停机时远程触发了传动轴。”

“怎么做到的?”

“可能是磁引装置,藏在塔底夹层。或者——”她顿了顿,“有内线在锅炉房用杠杆手动推了一格。”

陈墨转头看向锅炉房方向。那地方离塔最近,昨夜值班的是陈六,原赵明远手下的副工头,如今烧火供汽。他没动声色,只道:“把锅炉房所有人列出来,一个不漏。另外,查过去三个月所有进塔维修的记录,尤其是夜间作业的。”

话音未落,西郊方向腾起一股黑烟。

不是粮仓区,是金穗稻田。

“三十亩连片稻田着火。”一名护庄队员冲进来报信,脸上沾着灰,“火势刚灭,但地里……地里扎满了钉子,碰都不敢碰。”

陈墨立刻翻身上马,慕容雪已先一步出发。苏婉娘紧随其后,怀里抱着那只翡翠算盘。一行人沿官道疾驰,风卷着焦味扑面而来。

到了田边,火已熄,只剩焦黑的稻茬立在地里,像一片被削平的墓碑。田埂上插着数十枚铁钉,钉头泛青,明显淬过毒。护庄队不敢贸然进入,只在外围拉起麻绳警戒。

陈墨蹲下身,隔着布巾拨开一截断秆。切口平整,不是火烧所致。茎部有割痕,深浅一致,像是用薄刃工具提前割断,再浇油点燃。火势一起,稻株立刻倒伏,燃烧更猛。

“不是为毁粮。”他说,“是为吓人。”

慕容雪取出连弩,射出一根带钩索的探针,勾住一块未燃尽的麻布残片。她收回绳索,布片边缘露出几道极细的暗线,呈“井”字交错。

“李氏私库标记。”柳如烟接过布片,指尖抚过纹路,“他们用这种暗线做内部封包,只在江南调货时使用。”

“李玄策的人。”苏婉娘低声说。

陈墨站起身,扫视整片焦田。三十亩地不算大,但位置关键——正对着主灌溉渠入口。若此处长期荒废,下游水位将受影响。敌人选这个点动手,不只是破坏,更是试探。

“查这两天谁接触过这片田。”他说,“佃农、巡查、送粮的,一个都不能漏。”

话音未落,苏婉娘脚下踩到一块松土,整个人踉跄了一下。她本能抬手撑地,翡翠算盘脱手摔在地上,啪的一声裂开一道缝。她急忙捡起,却见算珠散落间,一张折叠的纸片从中滑出。

她愣住。

陈墨走过去,拿起那张纸。抬头写着“土地抵押文书”,下方盖着模糊印章,内容是二十户佃农自愿将名下田产押给“护田军”,换取一笔银钱,期限三个月,逾期则田归军管。

“假的。”苏婉娘声音发紧,“我们从没批准过这类借贷,护田军也没有放贷权。”

“纸是旧的。”柳如烟接过文书,对着光看了看,“三个月前停用的官笺,现在市面上早没了。印章也是仿的,缺了右下角的防伪齿纹。”

陈墨沉声问:“这二十户人呢?”

“早上被叫去协助清理焦土。”一名护庄队员答,“说是护田军统一安排的,集中住在西厢营房。”

“没人请示过我。”慕容雪冷声道。

陈墨立即下令:“派人去营房,把人全部带回。另外,调原始地册,核对这二十户的田产登记。还有——”他看向柳如烟,“查护田军最近三个月的账目,每一笔支出都给我过一遍。”

柳如烟点头记下。

这时,慕容雪已在焦田深处发现异常。她蹲在一处烧得最彻底的区域,用匕首轻轻拨开灰烬,挖出半枚箭簇。金属已被烧得发黑,但尾槽刻痕清晰可见。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样本比对——三年前阴山战役缴获的突厥制式箭矢,完全吻合。

“不是新造的。”她说,“是旧兵器改装过的。”

完颜玉骑马赶到,接过箭簇仔细查看。“成分和锻造方式一致,但少了可汗部族印记。应该是流散民间的战利品,被人重新打磨使用。”

“故意留下的。”陈墨接过箭簇,指腹摩挲尾槽,“想让我们以为突厥人插手了。”

“目的?”完颜玉问。

“乱局。”陈墨声音低沉,“先烧稻田,再嫁祸外敌,逼我们调兵北上。淮南空虚,他们好在背后动手。”

完颜玉立刻取出鹰笛,吹出一串短音。片刻后,猎鹰群自天际盘旋而下,在空中列成扇形,向四面八方散开。

“我会让它们盯住所有通往北境的小路。”他说,“若有武装移动,立刻回报。”

陈墨站在焦田中央,手中握着那半枚箭簇。风吹过,灰烬打着旋贴地滚动。他忽然弯腰,在一处焦土裂缝中又摸出一点硬物。

是一小块陶片,边缘烧得发脆,上面残留着半个印记——狼头轮廓,与突厥图腾相似,但獠牙朝内弯曲,与正规部族标志相反。

“不是突厥人。”他说,“是冒充的。”

柳如烟凑近看:“像是某种私铸印记,可能是地下作坊的标记。”

“查。”陈墨将陶片递给她,“找工匠辨认,看能不能追到源头。”

苏婉娘这时已收拾好破损的算盘,准备回账房复原暗格里的其他文件。她临走前低声说:“那份契约上签字的农户名字,有两个是上个月才迁入的外来户,户籍还在核实中。”

“外来户?”陈墨眼神一凝。

“对。说是逃荒来的,暂时安置在西郊。”

陈墨沉默片刻,忽然问:“护田军最近有没有接收新兵?”

“有。”柳如烟翻出人事档案,“上旬刚补了十七人,都是通过‘救灾征役’名义招募的,说是本地流民。”

“全部抓起来审。”陈墨说,“一个不留。另外,封锁所有出庄通道,没有通行牌不得离境。”

慕容雪立即带人行动。陈墨转身走向田边,盯着那片焦黑的土地。三十亩不算多,但这是金穗稻的核心试验田之一,每一株都记录过生长周期。如今全毁了。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焦土。颗粒粗糙,混着未燃尽的草屑。突然,指尖触到一点异样——不是钉子,也不是碎石,而是一粒几乎炭化的稻谷。

他捻开外壳,里面米芯已黑,但形状完整。这是收割前被割断的稻株,来不及成熟就被烧了。

“有人不想让我们收成。”他低声说。

身后,苏婉娘正扶起摔裂的算盘,试图将散落的算珠重新穿回。一枚珠子滚到他脚边,停住不动。

完颜玉站在高处,望着猎鹰群飞向远方。其中一只突然俯冲,落在不远处的沟渠旁,爪子刨着泥土。

陈墨站起身,朝那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