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钟家施加的外围压力被王建军等人联手化解,沙瑞金在汉东内部的反扑也屡屡受挫,局势似乎正朝着对李为民绝对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李为民深知,只要沙瑞金还在位置上,并且其盟友,尤其是钟家仍在暗中觊觎,潜在的风险就始终存在。他需要一场更彻底的胜利,不仅要让沙瑞金无力回天,更要斩断其伸向汉东的最有力的“爪牙”。

这个“爪牙”,就是虽已失势但依然可能被启用、且与钟家关系密切的侯亮平。更重要的是,侯亮平的存在及其过往的某些行为,本身就是对方阵营的一个污点,也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突破口。

李为民再次动用了他的发小资源。这一次,目标明确指向侯亮平。

王建军、刘伟等人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在京城各个系统深耕多年,人脉广泛,信息灵通。很快,关于侯亮平在最高检反贪局任职期间的一些“旧账”被重新翻出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

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侯亮平在查办某些敏感案件时,存在的“刑讯逼供”、“违规取证”的嫌疑。虽然当时凭借其强硬作风和某些势力的庇护得以过关,但留下了不少隐患和知情者。

二则是更为关键,也更为隐秘的——当年轰动一时的“赵德汉案”中,据传侯亮平私自扣下了赵德汉记录着更多行贿受贿细节的“第二本账”,并未依法全部移交。这本账册涉及层面可能更广,侯亮平当时扣下账本,或许是为了控制案件影响范围,或许另有深意,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

这些线索和证据,包括当年曾被压下来的举报信、一些边缘证人的证言片段,以及关于那本“失踪”账本的强烈间接证据等,被王建军等人通过可靠渠道,直接递送到了最高检与中纪委相关领导的手中。递交的材料客观、冷静,但指控的性质极其严重,证据链也颇具说服力。

此举并非直接针对钟家,而是精准打击其阵营中的“问题人物”侯亮平。这既是对钟家此前插手汉东的强硬回应,也是一招“敲山震虎”。

材料送上去不久,便在京城政法系统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侯亮平办案能力强,但作风霸道、不守程序是出了名的,以前有人保他,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如今,在有人系统性地举报并提供相当证据的情况下,再加上侯亮平此前在汉东的失利已经让其价值大减,保他的力量瞬间减弱。

最高检和中纪委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侯亮平的问题进行核实。调查组首先约谈了侯亮平,就举报信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案例和赵德汉案账本问题,进行了严肃询问。

侯亮平一开始还试图以其惯有的强硬态度辩解,甚至暗示这是李为民等人的“打击报复”。但当调查组出示部分确凿证据,并点明“赵德汉案第二本账”这个核心问题时,侯亮平的防线崩溃了。他无法解释那本账册的去向,其关于“办案需要”、“控制知情范围”的辩解在严格的纪律面前苍白无力。

鉴于问题严重,且初步核实情况对侯亮平极为不利,经上级批准,侯亮平被宣布立案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一次,不再是汉东省内的调职挂起,而是来自最高检察机关和纪律检查机关的正式审查,其性质和严重性截然不同。

消息传到汉东,沙瑞金闻讯,如遭雷击。侯亮平是他当初带来用以打破汉东局面的“利剑”,虽然这把剑后来卷了刃,甚至伤到了自己,但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钟家力量在汉东的一种延伸和威慑。如今侯亮平被正式立案审查,意味着这柄“剑”不仅彻底废掉,还可能反过来成为刺向他们自己阵营的毒刺!钟家为了自保,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侯亮平进行切割,其介入汉东事务的意愿和能力也将大打折扣。

“完了……全完了……”沙瑞金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侯亮平的倒台,等于斩断了他最后一条可能获得外部强援的臂膀。他现在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内外交困。

而在李为民这边,得知侯亮平被立案审查的消息,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欣喜,只是平静地对刘长生和祁同伟说:“清除害群之马,是组织纯洁性的体现。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任何时候都要依法依规办事。”

这话既是表态,也是告诫。他借助发小的力量清除了侯亮平这个隐患,但他始终将自身行为严格限定在规则之内,用的是对方确实存在的“问题”,展现的是对程序和法纪的尊重。这种姿态,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同和敬畏。

通过解决侯亮平,李为民不仅沉重打击了沙瑞金和钟家的气焰,彻底消除了一个潜在威胁,更向所有人展示了其强大而精准的反击能力,以及其坚守“规则之内”的斗争智慧。即便动用了一些外部资源,但目标选择和行为方式都无可指摘。汉东省内,最后一丝试图依附沙瑞金的力量也彻底烟消云散。沙瑞金,已然成为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政治躯壳,其离开汉东,只剩下时间和程序问题。

汉东的天空,在经历了侯亮平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洗礼后,变得前所未有的澄澈。李为民的权威,再也无人能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