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拖拉机在青山坳扎下根来,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劳动力。每天清晨,它的轰鸣声准时响起,像是唤醒山谷的号角。村民们排着队等着使用,合作社不得不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排班表。

这天轮到岑卿家使用拖拉机,她要开着去犁河滩边的那片沙壤地。这是她第一次独立操作新农机完成整块地的耕作。

真的不用我跟着?林建国不放心地再三确认。虽然女儿已经熟练掌握了操作技巧,但在老把式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

爸,您就放心吧。岑卿检查着耕犁的深度调节,这块地平整,正好让我练练手。再说了,她俏皮地眨眨眼,直播间几万网友给我当教练呢。

清晨五点半,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岑卿已经做好了准备。她特意扎起了利落的马尾,穿上合作社新订制的工装,整个人显得精神干练。

直播开启的瞬间,等候多时的观众蜂拥而入:

来了来了!女神农机手上线!

期待看晚晚开新拖拉机!

这身工装太帅了!

岑卿利落地登上驾驶室,系好安全带。钥匙转动,发动机发出沉稳的轰鸣。她对着镜头笑笑:今天要耕的是河滩边的沙壤地,这种地要用浅耕深松的方式......

她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液压手柄推动,耕犁缓缓落下;换挡,给油,拖拉机平稳起步。镜头里,黑色的土壤在犁刀下整齐地翻滚,像是一页页被掀开的书本。

哇,这操作太熟练了!

耕出来的地又平又匀,强迫症看了极度舒适!

晚晚开拖拉机的样子又美又飒!

更让观众惊喜的是,岑卿在耕作间隙,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农机操作技巧:

大家注意看,在沙壤地上作业,要把耕深调节得浅一些,这样可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转弯的时候要先提犁,避免损坏农具。

长时间作业要定时检查轮胎气压和液压油温......

这些来自实践的经验,让直播间的农业爱好者大呼过瘾:

太实用了!比看说明书直观多了!

原来农机操作有这么多门道!

已录屏,要反复学习!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在耕地的一个角落,犁刀突然被地下的石块卡住,拖拉机猛地一顿。直播间顿时一片惊呼:

怎么了?出故障了?

是不是碰到石头了?

要不要叫林叔来帮忙?

岑卿却不慌不忙。她先切断动力,然后下车查看情况。原来是一块埋得较深的青石。她对着镜头解释道:这种情况很常见,千万不能强行通过,否则会损坏传动系统。

只见她从工具箱里取出撬棍,熟练地将石块撬松,然后用铁锹挖出。整个过程干脆利落,看得观众目瞪口呆:

这操作也太专业了吧!

没想到晚晚连修农机都会!

真是全能型主播!

重新上车后,岑卿一边操作一边说:其实农机操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对土地的了解。你要知道什么样的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遇到问题该怎么处理。这些经验,都是父辈们手把手教给我的。

她的话让直播间的讨论变得更加深入:

说得太对了!现代农业不是蛮干,而是智慧农业!

这就是新农人的样子!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

看着晚晚,我对农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太阳渐渐升高,河滩地的耕作也接近尾声。这时,村里几个年轻人结伴而来,他们都是被新农机吸引,想要学习操作的。

晚晚姐,能教教我们吗?

这新拖拉机看着就高级,想学!

岑卿欣然应允。她让出驾驶座,耐心地指导每个年轻人:

对,就是这样,起步要平稳。

注意看仪表盘,油压正常吗?

转弯的时候要提前减速......

在她的指导下,几个年轻人都成功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农机操作。他们兴奋地拍照留念,说要把照片发到朋友圈。

以前总觉得开拖拉机土,现在觉得可酷了!

等我学会了,也要直播开拖拉机!

看着年轻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岑卿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她在直播中宣布:既然大家对农机操作这么感兴趣,以后我们可以定期举办农机操作体验日,欢迎感兴趣的网友来青山坳实地学习。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热烈响应:

报名!我一定要来!

太棒了!既能学技术又能旅游!

这才是真正的农旅融合!

夕阳西下,整片河滩地已经耕作完毕。新翻的泥土在夕阳下泛着湿润的光泽,散发出特有的芬芳。岑卿站在地头,额头上挂着汗珠,工装上也沾了泥土,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今天完成了十五亩地的耕作,比预计的还要快。她对着镜头总结道,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对现代农业产生兴趣,这比什么都让人高兴。

直播结束时,观众们意犹未尽:

这是我看过最治愈的直播!

从晚晚身上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样子!

期待农机体验日!

回村的路上,岑卿开着拖拉机,晚风拂面,心情格外舒畅。她忽然明白,这台新农机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沟通着城乡,也传承着对土地的热爱。

而在直播间看不见的地方,更多的改变正在发生:村里年轻人开始主动学习农机操作,合作社计划再购置一台小型收割机,镇上的农机培训学校也主动联系,想要合作开办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