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小婉带来的震动,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虽在扩散,但湖面终将恢复平静——至少表面如此。槐树村的日子,依旧在柴米油盐和泥土气息中缓慢流淌。只是茶余饭后,多了些可供反复咀嚼的谈资,以及潜藏在一些人心底,难以言说的羡慕、嫉妒或是对自身命运的黯然。

王氏的精力在经历了最初的亢奋和酸葡萄心理后,似乎被抽空了,连着几日都有些恹恹的,对岑卿的盯梢也不如之前那般密不透风。王大志则彻底成了闷葫芦,除了必要的劳作,几乎不开口,眼神总是飘向不知名的远方,带着一种认命般的灰败。

这种压抑而涣散的家庭氛围,正是岑卿乐见的。她像最耐心的猎人,等待着下一个出手的时机。

终于,在一个天色灰蒙蒙、似乎酝酿着一场春雨的午后,村口再次传来了那熟悉而沉闷的拨浪鼓声。

“叮咚……叮咚……”

声音穿透薄雾,传入王家院落。

岑卿正在后院剁猪草,闻声动作几不可查地一顿。她放下柴刀,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走向堂屋。

王氏正歪在炕上打盹,被鼓声吵醒,皱着眉,满脸不耐。

“娘,”岑卿声音低顺,“盐快没了,针也锈得厉害,我想去村口看看。”

王氏掀开眼皮,浑浊的眼睛在她身上扫了一圈,带着惯有的审视。她最近确实觉得嘴里没味,粥里的盐好像也不够咸了。针线活她也离不开。

“眼皮子浅的东西,听见拨浪鼓就跟猫闻见腥似的!”她骂了一句,但还是慢腾腾地摸索着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两个铜板,扔给岑卿,“就这些!敢多花一个子儿,仔细你的皮!买完赶紧回来,一堆活计等着呢!”

“知道了,娘。”岑卿接过那带着体温和汗渍的铜钱,垂着眼退出堂屋。

走出王家那低矮的院门,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和远处货郎担子隐约传来的、混杂的气味。她的心跳平稳,步伐却比平时轻快了些许。

村口老槐树下,货郎担子前已经围了几个妇人和孩子。货郎依旧是那副精瘦的模样,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正口沫横飞地推销着他的货物。

岑卿没有立刻凑上前,她站在人群外围,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再次扫过货郎担子。

左边担子,色彩鲜艳的头绳、劣质的胭脂水粉、小孩的泥哨……掠过。

右边担子,针线、剪刀、粗盐、红糖、果脯……她的目光在粗盐上停留一瞬,这是明面上需要购买的东西。但她的真正目标,在更不起眼的地方。

她的视线缓缓移动,掠过那些寻常物件,最终,定格在担子角落一个半旧的麻布袋上。袋子口没有完全扎紧,露出里面黑褐色、椭圆形、比黄豆略小、表皮粗糙的干瘪豆子。

黑豆。

上一次货郎来时,她就注意到了这个东西。当时她身无分文,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次,她怀揣着“公款”两个铜板,以及……她自己偷藏的那两个铜板。

记忆碎片在脑中无声碰撞。黑豆,性平,味甘,能活血利水,滋补肝肾。但……与柿子同食,易引发胃石、腹痛。若与她那包柿子蒂粉末相遇……

一个清晰而冰冷的计划瞬间补全。

她挤进人群,先是拿起一包粗盐,仔细掂了掂分量,又拿起一根针,对着光看了看绣迹,开始与货郎讨价还价。她的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指出盐粒不够干燥,针尖已有锈蚀。

货郎见她不好糊弄,又看她穿着破旧,料想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便故作大方地挥挥手:“行了行了,看你也是个实在人,这包盐,再加两根针,两个铜板,不能再少了!”

岑卿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犹豫,最终还是“肉痛”地递出了王氏给的那两个铜板。

交易完成。她将盐和针小心收好,却没有立刻离开。她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那袋黑豆上,语气带着几分好奇:“老板,这黑黢黢的豆子怎么卖?”

货郎正忙着招呼另一个想买头绳的小丫头,瞥了一眼那不起眼的黑豆,随口道:“这个啊,不值什么钱,多是买回去喂牲口或者荒年充饥的。你要?这一小袋,给一个铜板就拿去。”

岑卿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从怀里掏出一个铜板。

“谢谢老板。”岑卿低声道谢,将那一小包黑豆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那粗糙坚硬的触感。她没有停留,转身离开嘈杂的人群,脚步平稳地朝王家走去。

怀里的收获沉甸甸的。明面上,是王氏要求的盐和针。暗地里,是她用自己“私产”换来的、计划中的关键物品——黑豆。

回到王家,王氏果然第一时间检查了她买回的东西,确认盐的分量和针的数量无误,铜钱也“刚好”花完,这才哼了一声,没再找茬。

岑卿默默地将盐罐填满,锈针放好,然后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喂猪。

但在走向猪圈的时候,她的指尖轻轻碰了碰怀里那包用黄纸包裹的黑豆。

柿子蒂的涩敛,黑豆的滋补活血。 两者单看都无大碍,甚至黑豆还算得上是对身体有益的杂粮。可一旦在虚弱的肠胃中相遇,再加上那不易消化的甘薯作为媒介……

她不需要立竿见影的剧毒,那太危险。她需要的,是这种缓慢的、纠缠的、仿佛自身体弱引发的“宿疾”。一次次的腹痛,一次次的虚弱,会持续消耗王氏和王大志本就因接连打击而萎靡的精神和体力,也会让他们更加疑神疑鬼,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化。

而每一次他们病倒,都是她扩大生存空间、积蓄力量的机会。

她将猪食倒入石槽,看着那两头黑猪争抢着吞咽。

目光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饵料已经备齐。

只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们悄无声息地,送入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