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三周,校园里的气氛明显变得不同。普通学生们沉浸在备考的焦虑中,而觉醒者们则感受到了另一种压力——系统正在悄然收紧它的控制。
第一个异常征兆出现在图书馆。
这些书...不对劲。李明明站在书架前,眉头紧锁。他手中拿着一本《高等物理导论》,但书页上的公式正在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变化。系统在篡改知识本身。
王苹果在另一边惊呼:我的化学笔记!昨天明明记下的反应方程式,今天全变成了乱码!
更严重的是,老师们开始频繁地觉醒者们的解题思路。
你这个解法太复杂了,数学老师敲着岑卿的试卷,按我教的标准方法来。
作文不能这么写,语文老师划掉林小雨充满隐喻的文章,要符合考试规范。
甚至连体育老师都开始干涉:陈浩,你的投篮姿势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改正。
这些看似合理,实则是在强行将觉醒者们拉回设定的轨道。
它在用的名义进行思想控制。李明明一针见血地指出。
最令人不安的是课程表的变化。学校突然增加了标准化思维训练规范答题技巧两门新课,而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几乎就是在系统地消除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感觉自己的脑子变得迟钝了。张折沮丧地说,每次上完那些课,折纸时都想不出新的样式。
压力在期末考试前两周达到顶峰。
那天清晨,当学生们走进教室时,发现每个人的课桌上都多了一个银色手环。
这是学校新引进的专注力监测手环班主任用毫无波澜的语气解释,它可以监测你们的学习状态,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江驰刚戴上就感觉不对劲:它在释放某种电波...干扰我的思维。
李明明立即检测了手环:低频脉冲,专门针对前额叶皮层——那是负责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脑区。
觉醒者们试图摘下手环,却发现一旦离开手腕超过三米,手环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同时向老师的终端发送警告。
这是电子镣铐。苏晚晴冷冷地说。
更可怕的是,手环会记录每个人的行为数据。当王苹果在数学课上尝试用非标准方法解题时,手环立即发出震动警告;当赵雪在美术课上画出超越教材风格的素描时,手环的指示灯变成了红色;当陈浩在体育课展示自创的突破技巧时,手环直接释放了微电流。
它在实时修正我们的行为。岑卿感到一阵寒意。
那天放学后,觉醒者们冒险在体育馆储物室紧急集合。
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手环。江驰揉着被电击的手腕。
李明明已经拆解了一个手环:内置电池只能维持三周,正好到期末考试结束。但它有应急充电接口,想要提前让它失效很困难。
也许我们不需要让它失效。张折突然说,记得我们怎么对付监视者的吗?找到它的行为模式。
这个提醒让李明明眼前一亮:没错!所有控制系统都有漏洞。
经过一夜的研究,他们发现了手环的规律:它只在检测到偏离设定时才会干预,而对符合角色的行为完全放任。
也就是说,岑卿总结,只要我们表面上扮演好被设定的角色,私下里再进行真正的学习...
就像在监视下进行地下活动。苏晚晴接话。
于是,一场精密的开始了。
课堂上,觉醒者们完美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岑卿做出努力但成效甚微的样子,江驰维持着学渣的形象,苏晚晴则表现得像个只会死记硬背的学霸。但在课桌下,他们的手指在特定节奏地敲击,用密码交流着真正的知识。
放学后,他们假装各自回家,实则通过秘密通道前往新的据点——这次他们选择了最危险的地方:教师办公室楼上的空置会议室。系统显然没料到他们敢在这里活动。
最惊险的是手环数据的篡改。李明明发明了一个小装置,可以短暂干扰手环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每天深夜,当系统维护时,他们会用这个装置上传伪造的数据,掩盖白天的真实活动。
然而,系统的反击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期末考试前五天,学校突然宣布:为检验复习成果,明天举行全真模拟考试。成绩将计入期末总评。
觉醒者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个陷阱——系统想要在期末考前测试它的控制效果。
那天晚上,新的据点里气氛凝重。
模拟考试的手环监测肯定会加强。李明明分析。
而且题目一定特别针对我们。苏晚晴补充。
江驰突然站起来:我有一个想法。既然系统想要测试它的控制,我们就让它看到它想看到的。
这个提议引发了激烈讨论。最终,他们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模拟考试中完全按照系统的要求答题,但在交卷前的最后时刻,用他们特制的墨水在答题卡上写下真正的答案。
模拟考试那天,考场里的监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仅有老师监考,还有摄像头全程拍摄,手环的监测频率也提高了一倍。
觉醒者们完美地执行着计划。他们用标准解法答题,字迹工整,完全符合规范。但在交卷前的最后三分钟,每个人都悄悄换上了特制的笔。
就在岑卿准备在答题卡上写下真正的数学题解法时,她的手环突然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
b7号考生,请立即停止作答!监考老师快步走来。
岑卿的心跳几乎停止。她看着还没写完的答案,又看看越来越近的老师,突然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她假装惊慌失措,打翻了桌上的水瓶。
水流迅速漫过答题卡,特制墨水的字迹遇水即显,而普通墨水写的答案则开始模糊。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岑卿慌乱地擦拭,但在混乱中,真正的答案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
监考老师愣住了。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违规的考生,而是一个在标准答案之外,给出了更精妙解法的学生。
这个解法...老师推了推眼镜,很有意思。
同样的情景在其他考场也在上演。江驰不小心撕破了答题卡,露出了下面用特制墨水写的物理题新解法;王苹果的橡皮擦地把选择题答案擦出了一片,显露出下面更简洁的计算过程。
系统设置的陷阱,反而成了觉醒者们展示真实能力的舞台。
模拟考试成绩公布时,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觉醒者们的卷面分数普普通通,但每位老师的评语中都提到了有创新思维解法独特等字眼。
我们赢了。当晚的集会上,苏晚晴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我们让系统看到了,即使是在它最严密的控制下,我们依然能够思考。
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周,手环的监测突然放松了。系统似乎接受了控制有效的假象,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方面。
它上当了。李明明检测着手环的数据流,监测频率降低了30%。
但这并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每个人都清楚,期末考试才是真正的决战。
在最后一天的复习中,岑卿看着窗外的夕阳,轻声对同伴们说:
明天,我们要向系统证明,人类的思维永远无法被完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