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德中学的月考,像一场设定好的程序风暴,席卷了整个高二年级。

考场按照名次排列,岑卿坐在倒数第二考场。这里的气氛与其他考场截然不同,少了些紧绷的竞争感,多了种近乎认命的麻木。大部分考生答题时眼神空洞,笔下的动作也带着程序化的节奏——遇到选择题,固定时间犹豫后随机选择;遇到填空题,写下几个似是而非的数字或公式;大题则留下大片空白,或者写满毫无意义的步骤。

岑卿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照在她的卷子上。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层“资质天花板”的存在,像一层粘稠的胶质,阻碍着她的思维。但她没有急躁,只是调动着那股源自“存在”本身的力量,如同用一把小锉刀,耐心地、持续地磨削着那层障碍。

题目在她眼中逐渐变得清晰。虽然解题速度依然不快,许多知识点需要反复回忆和推导,但她能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点夺回对思维的控制权。

做到最后一道数学大题时,她遇到了难关。这是一道结合了函数与立体几何的综合题,难度很高。她卡在某个关键步骤,感觉那层隔膜变得异常坚韧,思路像是陷入了泥沼。

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斜前方。

那是那个总是程序化折纸飞机的男生。他正对着卷子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捏着橡皮。突然,他的身体几不可查地绷紧了一瞬,握笔的右手小指极其轻微地、快速地抽搐了两下,像是在抵抗某种无形的压力。紧接着,他像是放弃了挣扎,眼神重新变得空洞,开始在草稿纸上画起了千篇一律的纸飞机折痕。

几乎在同一时间,岑卿听到后排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压抑的吸气声。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那个听到“江驰”就推眼镜的男生。他推眼镜的频率在刚才那几分钟里明显加快了,虽然幅度依旧标准,但那快速重复的动作本身,就透露出一种程序之外的焦躁。

他们……也在挣扎?

在考试这种需要高度集中和自主思维的场合,世界意识设定的“固定程序”与残存的自我意识之间,产生了更激烈的冲突?

这个念头像一道微光,划过岑卿的脑海。

她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道难题上。这一次,她不再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冲击隔膜。她尝试着,将自己那份“不甘被控制”、“想要理解”的强烈意志,如同无线电波般,细微地散发出去。她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但这是一种本能般的尝试,一种对同类挣扎的回应。

就在她全神贯注,几乎要将笔杆捏断的瞬间——

“咔。”

一声极轻微的、仿佛冰层碎裂的异响,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直接响彻在她的意识深处。

那层坚韧的“资质天花板”,被她持之以恒的磨削和此刻凝聚到极点的意志,凿开了一道细微的裂隙!

刹那间,阻塞的思路豁然开朗。之前模糊的关键步骤变得清晰无比,相关的公式和定理如同被擦拭干净,整齐地排列在脑海中。她甚至捕捉到了这道题背后隐藏的、串联多个知识点的巧妙构思。

笔尖不再滞涩,流畅地在卷面上书写起来。虽然时间所剩无几,但她终于完整地解出了这道压轴题。

放下笔的那一刻,岑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不仅仅是解题的劳累,更是与那股无形压制力量对抗的消耗。

交卷铃声响起。

考生们程序化地起身,离开考场。岑卿收拾着文具,注意到那个折纸飞机的男生离开时,脚步似乎比平时快了一线,虽然表情依旧麻木。那个推眼镜的男生,在走出考场门的瞬间,推眼镜的动作有了一个极其细微的、不同以往的停顿。

这些变化微乎其微,混在人群中难以察觉。

但岑卿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几天后,月考成绩公布。

红榜贴在教学楼下的公告栏。苏晚晴的名字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总分甩开第二名几十分。江驰的名字依旧在榜单末尾,引人注目却无人敢当面议论。

岑卿挤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她的心跳有些快。这一次,不仅仅是期待成绩,更是期待验证——验证那道被她凿开的裂隙,是否真实存在。

找到了。

岑卿,班级排名:35\/50。

比上次前进了七名!

更重要的是,她的数学成绩,竟然罕见地突破了百分大关,达到了108分!尤其是最后那道压轴题,她拿到了接近满分的步骤分!

周围是程序化的议论声,讨论着苏晚晴的辉煌和江驰的“个性”。没有人会注意一个从42名爬到35名的背景板。

但岑卿紧紧攥住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进步。

这是她,以及那些在程序下挣扎的微弱意识,第一次在世界意识设定的“固定轨道”上,撬开的一道实实在在的裂隙。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看到了站在人群外围的李明。他正程序化地看着榜单,眼神空洞。

但在岑卿看过去的瞬间,他的右手小指,似乎无意识地、轻轻勾了一下书包带。

一道微不可查的弧线,转瞬即逝。

像是一个无声的祝贺。

又像是一个确认——确认那道裂隙,并非她一人的幻觉。

岑卿收回目光,转身离开喧闹的公告栏。阳光洒在她身上,带着暖意。

她知道,前路依旧漫长,那层天花板大部分依然坚固。但既然已经有了第一道裂隙,那么终有一天,这看似坚不可摧的程序壁垒,必将被彻底打破。

下一次,她的目标,是进入前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