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权伐 > 第437章 永远……不分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7章 永远……不分开……

刺骨的寒意如同亿万根冰针,狠狠刺入陈胜的骨髓和灵魂!那源自无还途本身的、仿佛能冻结时空的酷寒,瞬间驱散了幻境残留的影像和情绪。陈胜猛地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

他发现自己依然站在无还途那冰冷光滑的石阶上。但诡异的是,身体的感觉截然不同了。左肩那撕裂般的剧痛消失了,之前攀登罡风阶、焦寒阶留下的无数细小伤口和淤青也感觉不到了。低头看去,衣衫虽然依旧破旧染血,但皮肤完好无损,仿佛之前的浴血攀登只是一场梦魇。

然而,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虚弱感,却如同无形的枷锁,沉重地套在他的身上。这种虚弱并非源于伤痛,更像是……生命力被某种东西无声地抽走,灵魂被无形的重物碾压。比身受重伤时更加无力,更加令人窒息。每呼吸一次,都感觉异常艰难。

他茫然四顾。脚下的石阶向前延伸,没入一片淡淡的、仿佛流动的乳白色雾气之中。雾气不算浓,却奇异地隔绝了视线和感知。他能看到自己脚下大约一千四百级左右的石阶——这正是他刚才在幻境中“走过”的距离。而后面,那通往最终碣石的最后一千九百九十九阶,明明近在咫尺,却又仿佛隔着万水千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未知气息。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毫无征兆地、轻柔地在他耳边响起:

“胜儿……累了要记得休息啊……”

“天冷了,多穿点……别冻着……”

“多吃些……你看你都瘦了……”

“不要太拼……日子……总会好的……”

那声音苍老、慈祥、柔和,带着浓重的乡音,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无微不至的关切和心疼。是……祖母的声音!

陈胜的身体猛地僵住!一股无法形容的酸楚瞬间冲上鼻梁,直抵眼眶!前世祖母在病榻前的叮咛,临终前那句“心头肉”的低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壁垒,在此刻清晰无比地回响!冰冷的泪水,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无声滑落。

“乖孙……回家吃饭了……”

那慈祥的声音仿佛就在身后咫尺之处,带着家的温暖和饭菜的香气,轻轻呼唤着他。

陈胜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攥住了,剧烈地跳动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冲动涌上心头——回头!看一眼!哪怕只是一眼!看一眼那个在贫苦中将他拉扯大、给予他唯一温暖和救赎的老人!

他的脖颈肌肉绷紧,头颅微微向后转动……

“假的!都是假的!”一个冰冷而尖锐的声音在他心底疯狂呐喊!那是仅存的理智在发出最后的警告!无还途的警告——“前尘尽忘,归路皆湮”!回头,意味着沉沦!意味着永远迷失在这幻境之中,成为那“无名骨”中的一员!

陈胜死死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他用尽全身意志力,硬生生止住了回头的动作!脖颈僵硬地维持着向前的姿势,泪水却流得更凶。

不能回头!不能!

他猛地闭上眼,试图屏蔽那诱人的呼唤和家的温暖。他强迫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只想着一件事——向上!走!闷头走!离开这该死的地方!

他凭着感觉,用尽那虚弱的身体里最后一丝力气,抬起如同灌了铅的腿,朝着前方那被薄雾笼罩的石阶,重重地踏了上去!

然而,脚下并没有传来坚实的触感。

噗通!

他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了一团虚不受力的棉花上,又像是踏入了无形的泥沼!身体瞬间失去平衡,一个结结实实的跟头,狼狈地向前扑倒,重重摔在了冰冷的石阶上!下巴磕在石头上,传来一阵剧痛,嘴里弥漫开一股血腥味。

“哎哟!乖孙!摔疼了吧!快让奶奶看看!”

那无比熟悉、无比真切的焦急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浓浓的心疼,就在他摔倒的身旁!

陈胜下意识地抬起头。

眼前不再是冰冷光滑的石阶和流动的薄雾。

刺眼的阳光晃得他有些睁不开眼。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牲畜粪便和……饭菜的香气?他发现自己正趴在一个农家小院的泥土地上。院子不大,角落堆着柴火,几只芦花鸡在悠闲地踱步啄食。

一双粗糙却温暖的大手,带着熟悉的茧子,小心翼翼地捧起了他的脸。陈胜顺着那双手看去——

一张布满深深皱纹、肤色黝黑、写满了岁月风霜却无比慈祥的脸庞映入眼帘。正是他的祖母!穿着那身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衣裳,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心疼和焦急。

“看看,下巴都磕红了!疼不疼?快起来快起来!”祖母的声音带着后怕,一边用袖子小心地擦拭着他下巴沾上的泥土和血迹(幻境中他摔出了血),一边絮叨着,“让你别跑那么快,院子里不平整……下次小心点,啊?”

陈胜(此刻只有七岁的记忆和认知)看着眼前无比真实的祖母,感受着她手掌的温度和熟悉的语气,之前所有的警惕、挣扎、无还途的警告……如同阳光下的薄雾,瞬间烟消云散。

这里是家。

奶奶在这里。

刚才摔了一跤,很疼。

但奶奶在,就没事了。

“奶奶……不疼。”七岁的陈胜(记忆被混沌篡改覆盖)咧了咧嘴,想笑,却扯到了下巴的伤口,疼得吸了口冷气,但随即又被饭菜的香气吸引,眼睛亮晶晶地问:“奶奶,今天吃什么呀?好香!”

“小馋猫!”祖母被他逗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今天有野菜糊糊,还给你蒸了个鸡蛋羹!快洗手去,准备吃饭!”

日子,就在这贫苦而“温馨”的幻境中,悄然流淌。

七岁的陈胜,在“祖母”无微不至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仿佛程序设定般的关怀下成长。日子很清苦:

住的是土坯茅草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

吃的是糙米野菜糊糊,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荤腥。那个被“祖母”珍而重之拿出来的“鸡蛋羹”,成了他记忆中无上的美味。

穿的是打满补丁、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冬天裹着破旧的棉絮,冻得手脚生疮。

白天要帮“祖母”做很多活:拾柴、喂鸡、去村边小溪挑水(沉重的木桶压得他稚嫩的肩膀生疼)、在贫瘠的田地里拔草……

然而,混沌构建的幻境,终究无法完美复制陈胜前世记忆中的近代细节,只能扭曲成这个古代世界的表象,且功能缺失,处处透着诡异的不合理:

“学堂”: 村里确实有个老童生开的简陋学堂。但学堂里教的不是《三字经》《百家姓》,而是……一些发音古怪、意义不明的音节组合。墙壁上挂着的也不是“天地玄黄”,而是一些扭曲怪异的、仿佛孩童涂鸦般的符号。老童生摇头晃脑地念着,下面的孩子们(包括陈胜)也懵懵懂懂地跟着念,却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混沌无法理解近代教育,只能模仿“教书”的形式。

“玩具”: 陈胜记忆中珍视的一个破旧铁皮小青蛙(发条玩具),在幻境中变成了一个用粗糙木头雕刻的、造型扭曲的“蛤蟆”。它不会跳,不会动,只是一个死物,但“祖母”会说:“胜儿,这是你爹小时候玩的,收好了。” 陈胜会懵懂地点头,小心地收着这个毫无乐趣的“玩具”。

“药”: 当“祖母”又咳嗽起来时(混沌刻意安排的情节),她会从一个印着模糊不清、扭曲图案的“陶罐”里,倒出一些黑乎乎、散发着怪异草木灰味道的粉末,用水冲了喝下。那味道刺鼻难闻,根本不像陈胜记忆中苦涩但有效的药片。喝下去后,“祖母”的咳嗽会象征性地“好”一点,但脸色依旧蜡黄。

“新奇玩意”: 有一次,一个走乡串户的货郎来到村里。他的担子上,除了针头线脑,还有一些“新奇”的东西:一块巴掌大的、薄薄的黑色“石板”(模仿手机?),上面刻着杂乱无章的线条,货郎吹嘘它能“千里传音”,但无论怎么摆弄都毫无反应;一个带着两个轮子的奇怪“木箱”(模仿行李箱?),货郎说能“日行百里”,但推起来笨重无比,轮子嘎吱作响,还不如背篓方便。村民们围着看热闹,啧啧称奇,陈胜也觉得新鲜,但内心总觉得这些东西……怪怪的,不像是真的有用。

“灶台”: 家里的灶台,火焰总是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幽蓝色,燃烧时几乎没有烟,也没有柴火爆裂的噼啪声,只有一种低沉的、仿佛呜咽般的嗡鸣。煮出来的食物,味道寡淡,如同嚼蜡,但“祖母”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夸赞“真香”。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胜(在幻境中)长到了十六岁。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继承了“祖父”留下的几亩薄田,辛勤劳作。生活依旧贫苦,充满了琐碎的艰辛。那个“学堂”早就不去了,老童生也不知所踪。铁皮小青蛙变成的木头蛤蟆早已不知丢在哪个角落。货郎带来的“新奇玩意”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唯一不变的,是“祖母”日复一日的关怀,那带着固定模式般的叮咛:

“累了要记得休息……”

“穿厚点……”

“多吃些……”

“不要太拼……”

这些话语,如同温暖的咒语,编织成一个看似安全、实则囚笼的茧,将陈胜牢牢地包裹在其中。他习惯了这种贫苦,习惯了“祖母”的照顾,甚至习惯了那些无处不在的、细微的怪异感。他不再去想山外的世界,不再去想“意义”,仿佛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祖母”,守着这个小小的、处处透着不合理却又“熟悉”的家,就是他全部的人生。

混沌构建的幻境,正试图用这温水煮青蛙般的“日常”和“温情”,磨灭他最后一丝挣扎的意志,将他永远留在这虚假的“安好”之中。

“祖母”坐在门槛上,看着在院子里劈柴的、已经长成半大小伙子的陈胜,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个慈祥到近乎完美的笑容,浑浊的眼睛深处,却仿佛有粘稠的黑暗在无声流淌。她轻声呢喃,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能听见,又仿佛能穿透幻境,直达某个存在:

“乖孙……这样多好……平平安安……奶奶陪着你……永远……不分开……再也没人能欺负你……你就……留在这里……陪着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