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月后。

大夏行政学院。

荀彧走在宽阔的青石主道上,神情复杂。

他看着从身边走过的一个个年轻学子。

他们身着统一的玄色学袍,身姿挺拔,目不斜视。

但荀彧能感觉到,他们那看似平静的眼神之下,涌动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暗流。

那不是求知的渴望,也不是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那是一种……狼的眼神。

警惕、审视、评估。

每一个从身边走过的人,在他们眼中,都不是同窗。

是猎物。

是踏脚石。

是功勋榜上,挡在自己前面的一个名字。

就在他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学堂门口,悬挂着一面巨大的玄铁榜单。

功勋榜。

榜单之上,三千二百个名字,用银漆书写,密密麻麻。

最顶端的几个名字,散发着淡淡的金色光辉。

而榜单末尾的数十个名字,则呈现出一种刺眼的血红色。

一名教习刚刚在榜单上,将一个血红色的名字,用一道更粗的红线划掉。

“学员周三,因连续三次学业考评末等,且被同窗举发夜读懈怠,功勋清零,依学院铁律,即刻开革,永不录用!”

冰冷的声音,回荡在死寂的人群中。

那名叫周三的少年,面如死灰,被两名身穿禁军甲胄的士兵,如同拖死狗一般,拖出了学院的大门。

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

没有一个人流露出同情。

荀彧只看到,周围所有学员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混杂着庆幸、快意,以及更加强烈的、对自身未来的恐惧与渴望。

少了一个。

他们的机会,就多了一分。

就在这时,一名身形瘦削的青年,手持一份卷宗,走到那名教习面前。

正是王二。

那个被苏毅特意点名的,商贾之子。

他躬身行礼,将卷宗递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荀彧的耳中。

“禀教习,‘南越三郡盐铁转运使司亏空案’,学生已完成推演,方案在此。”

“另,学生发现,同舍学员‘李四’,近日频繁与数名农家出身的学员接触,言谈间,有拉帮结派,意图在实务考评中,共同攻讦商贾出身学员之嫌。”

“此举,已违背学院‘禁止结党’之铁律。此乃举发密信。”

他同时呈上了另一份封口的信函。

那名教习面无表情地接过,点了点头:“知道了。”

王二再次躬身,转身离去,从始至终,没有看周围任何人一眼。

荀彧的后背,升起一股寒意。

他看着王二的背影,又看了看功勋榜上,那个排在第十七位,闪烁着微光的“王二”之名。

他明白了。

在这座功勋炼狱里,想要往上爬,不仅要自身才华出众,更要毫不留情地,将所有潜在的对手,踩在脚下。

那个叫李四的学员,或许会被扣除功-勋,或许会被开革。

而王二,将因此获得功勋,他的排名,会更高。

这就是陛下想要的“饿狼”。

他们不再有出身的标签,不再有同乡的情谊,不再有任何软弱的温情。

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帝国的预备官吏。

他们只有一个信仰——功勋。

而功勋的尽头,是那位端坐于九天之上的帝王。

“陛下……”荀彧喃喃自语,心中那最后一点儒家的“仁和”理念,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

他对着寿春王宫的方向,深深一拜。

这一拜,拜的不是君主。

而是一种,他无法理解,却不得不为之敬畏的,创造规则的伟力。

……

御书房。

苏毅的指尖,在天机沙盘上轻轻拂过。

那座代表着行政学院的光点,稳定而明亮,内部的数据流,激烈碰撞,却又被一条条无形的规则,牢牢束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大夏行政学院:学员3199人,内部竞争烈度+45%,学习效率+28%,对“功勋”体系认同度99%……】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一批只忠于他,只认功勋的酷吏,正在成型。

他的目光,从学院移开,落在了寿春城的中心。

今日,是另一件大事。

一座通体由黑色巨石砌成的巨大石碑,在寿春城最中心的广场上,正式揭幕。

忠烈碑。

张居正亲临主持,商鞅肃立一旁,大理寺、东厂、监察司,所有在“经济肃正”与“江湖清洗”中阵亡者的名录,由专职的史官,用苍劲悲凉的语调,一一高声唱诵。

“东厂番役,李狗子,于会稽郡查抄逆产时,身中三刀,力竭而亡!”

“监察司密探,赵七,于大别山围剿逆匪时,为护卫同僚,被乱剑分尸!”

“大理寺巡查官,王五,于……”

每一个名字被念出,广场上数十万围观的百姓,便发出一阵低沉的敬畏之声。

他们看到,那些阵亡者的家眷,被请到最前方。

他们没有哭天抢地。

他们的脸上,带着悲伤,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耀。

他们的孩子,将被官府供养,可优先入官学。

他们的父母,将获得一笔足以让他们安度晚年的巨额抚恤金。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刻在这座帝都中心的石碑上,受万民景仰。

当最后一个名字念完,张居正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

“陛下有旨!”

“凡为大夏流血者,帝国,永不遗忘!”

“轰!”

人群,彻底沸腾了!

无数百姓,自发地跪倒在地,对着王宫的方向,疯狂地磕头。

“陛下圣明!”

“大夏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寿春城的天空。

苏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天机沙盘之上,代表着整个大夏疆域的“民心指数”,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飙升。

75……80……85!

最终,稳定在了“88(拥戴)”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值上!

屠刀,用来创造恐惧与秩序。

荣耀,则用来收拢人心与忠诚。

这就是他的帝王之道。

苏毅缓缓收回了目光,整个人的气息,变得更加幽深,更加莫测。

“贾诩。”

他淡淡开口。

一道青衣身影,如同鬼魅,无声地出现在殿中。

“臣在。”

“北边,那颗棋子,如何了?”

贾诩的脸上,勾起一抹森然的弧度。

“回陛下,‘黑山部’得陛下‘天恩’,已安然度过雪灾。首领巴图,收拢附近数个破败小族,实力不降反增。”

“更重要的是,‘天降神迹’的消息,已经在草原上传开。巴图,已经被许多走投无路的牧民,视为‘受长生天眷顾之人’。”

“很好。”苏毅的指尖,在天机沙盘上那片迷雾笼罩的草原上,轻轻一点。

“那就,再添一把火。”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幽幽回响。

“传朕旨意,由工部鲁班,督造一批……特殊的‘礼物’。”

“朕要最好的‘大夏钢’,最锋利的刀刃,最坚固的甲胄。”

“再配上,足够他们过冬的粮食,和……一些能让他们互相猜忌的‘黄金’。”

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派一支商队,穿过长城,去找到巴图。”

“告诉他。”

“南方的帝王,很欣赏他。”

“这些,是帝王赐予他的……第二次‘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