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 第151章 从小到大,我就不服你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从小到大,我就不服你们

毕竟。

没人愿意在老虎嘴里抢食!

尤其朱标正处盛年!

体魄强健!

若他将来登临皇位!

再回过头来清算今日局面!

实在不算明智之举!

唯有顺从才是上策!

这是朱标兄弟二人想要传达给满朝文武的信号!

“你们的用意。”

“是说朕的话不管用?”

“非要朕的儿子们亲自下旨才作数?”

朱元璋仿佛看透了刘伯温的心思,稍作沉思后点头笑道:“看来朕的确该让贤了。朕的两个儿子把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朕也能安心把江山托付给他们。群臣敬畏,这才是真正的君王之道,而不是一味宽厚!”

其实朱元璋一直不太喜欢朱标的宽仁性格!

总觉得他缺少几分果决!

可自从那日在锦绣大明宫发生的事!

彻底改变了他对朱标的认知!

他的儿子并非懦弱无能!

也非仁慈可欺!

而是深藏不露!

心思缜密!

谋略过人!

敢于担当天下重任!

若没有这份果敢与威势!

朱元璋还真得慎重考虑是否退位!

他朱家的儿子,个个都是人中俊杰!

这是老朱家的福分!

也是大明朝的幸运!

更是百姓的福祉!

“陛下不可!”

“两位殿下毕竟年轻,尚需陛下亲自执掌国政!”

“为他们出谋划策!”

“何况今日局面动荡不安!”

“陛下若在此时退位,恐怕会引发朝堂震动!”

“更何况陛下正值壮年!”

“身体强健!”

“无病无灾!”

刘伯温与李善长同时劝阻朱元璋,“陛下当以社稷为重,眼下仍有众多不法的淮西旧臣未受惩处,两位殿下虽有能力,要压制这些老臣却并非易事,除非陛下将他们尽数诛杀!”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明能有今日江山!

全赖当初朱元璋拉拢浙东文臣与淮西功臣!

所以这些旧臣,根本无法全部铲除!

就连当初太子朱标娶吕氏为侧妃,也只是朱元璋想借助江南大族之力,为朱标铺平前路。

否则。

吕本之女岂能轻易嫁入皇族!

即便如此!

吕家被满门抄斩之时,朱元璋仍对江南氏族束手无策!

原因无他!

人家并未犯错!

若无缘无故施以屠戮,必激起民愤!

动摇大明根本!

“朕懂。”

“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你说他们到底图什么!”

“朕给他们的恩宠还少吗?”

“难道真要朕把江山让给他们?”

“锦衣玉食。”

“公侯之位。”

“什么时候亏待过他们?”

“可他们偏偏不肯顺从!”

“这群功臣老将!”

“真是叫朕失望!”

朱元璋叹了口气,轻轻摇头。当初赐下免死铁卷,原是担心他们将来犯错,如今却成了他们横行乡里的倚仗,欺压百姓,这些尚可容忍,唯独不能容忍他们造反!

哪怕。

淮西那些功臣有一百块免死铁券!

只要胆敢谋反!

那便只有灭族一途!

“老哥哥这么做没错。”

“都是那帮混账不懂感恩。”

“大明还没有强盛到顶峰时,就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饭!”

“甚至每顿都有肉吃!”

“这样的生活还不够舒服吗?”

“但他们始终不满足,几次到我徐王府,要我替他们说话,可这种事我如何开口?这是要命的事!”

徐达也不满地看着朱元璋,缓缓摇头说道:“依我看,要是他们还不知悔改,真敢动手,那就直接杀,一点情面都不留。连自己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都不知道,留着这群蛀虫做什么!”

“可是子孙不肖,又怎么办?”

“要是他们的父辈还在世。”

“他们敢如此放肆?”

“像那武靖侯赵辅,虽说有些功劳!”

“但若不是他叔爷爷还在,他敢这么胡作非为?”

汤和也叹了口气,看向朱元璋和徐达:“终究是我们这些长辈没教好他们。”

“德胜啊。”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他们口中的“德胜”,正是赵辅的叔爷爷——梁国公赵德胜,可惜在开国前就战死沙场,只留下赵家一根独苗。

可惜这根独苗也不争气!

靠着那点战功!

就被封了侯爵!

还是看在已故赵德胜的面子上!

否则,封个伯爵都勉强!

“所以还是我们这些老兄弟眼光高!”

“我们的儿子怎会是纨绔子弟!”

“还不是多亏了太子殿下和摄政王殿下!”

“邓镇、邓铭兄弟二人威震一方!”

“徐允恭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还有我汤家汤鼎坐镇辽东,谁敢来犯!”

“更别提常大哥的儿子常升,堂堂大明猛将之后,文武双全,不比我们差!”

“看看我们这些孩子!”

“再看看那些混账东西!”

“我真想给他们一人一巴掌!”

汤和语气中满是自豪与喜悦,提到那些不成器的子弟时,却又满是愤怒,是恨他们不成材,只会坑蒙拐骗!

“陛下。”

“您可以下一道诏书。”

“重新彻查淮西勋贵。”

“那些没有功劳、没有爵位的人,靠祖上荫庇的!”

“可以继承爵位,享有俸禄!”

“但不得做官掌权!”

“下令锦衣卫,上门收回权力!”

“若有人不服从!”

“直接贬为平民!”

李善长虽不明其中内情,却能察觉朱元璋对淮西勋贵子弟的不满情绪。他苦思之下,竟无良策可保两全,只得朝朱元璋抱拳说道:“若真能如此,陛下断了烦忧,淮西诸人失了权势,倒也算各得其所。”

“这话听着倒美。”

“可他们哪一个不是手握兵权?”

“即便不多!”

“若真联手一处!”

“到时调动兵马,恐怕也得费一番周折!”

未等朱元璋开口,邓愈便直视李善长,冷冷接话:“更何况,那些权势早已成了他们的护身符,怎会甘心拱手让人!”

“陛下可从边地调兵!”

“再加四王爷南疆平叛的军队!”

“还有蓝玉所领的兵马!”

“足够应付任何突发之变!”

刘伯温亦在此时抱拳上言:“臣也支持削爵之策!”

“嗯。”

朱元璋心中已然决断,目光落在徐达身上,语气沉稳而坚定:“天德,此事便由你主持,削爵之举,势在必行!”

他下了极大决心。

不削爵,寝食难安。

一旦削爵,淮西勋贵将彻底退出大明权力核心。

当然,这仅指那些违法乱纪之人。

像徐达这些老将,自不会犯糊涂。

“领命!”

徐达等人似已读懂朱元璋的决心,齐声应下,随后踏出奉天殿。

太子东宫之中。

“楚王朱桢参见太子殿下,参见摄政王殿下。”

“吴王朱榑参见太子殿下,参见摄政王殿下。”

吴王朱榑与楚王朱桢一同进入东宫。

二人抬眼望去,只见太子朱标与摄政王朱涛面色阴沉,心头不禁一紧。

“你们三哥对你们可不薄?”

“为何非要置他于死地?”

“在整个朝堂之上,最强势的不应该是孤王与你们大哥?”

“掌控朝局之势。”

“压得你们难以喘息!”

“为何不动手对付我们?”

“偏偏选了最软的一颗柿子?”

“还是那位最疼你们的兄长。”

朱标目光如刀,冷冷扫向二人:“既已来到东宫,你们的所作所为,孤王心中清楚。孤王更知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若想活命,现在说出来还来得及。”

“否则——”

“门口那三口铡刀,是你二哥新弄来的好东西。据说,是宋朝包拯用过的刑具,有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你们身为亲王,可用龙头铡!”

朱标指向殿外铡刀,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别逼你们两位兄长亲手铡了你们!”

“还未行动。”

“便已被大哥与二哥识破。”

“看来我真的太过平庸!”

“竟连与大哥、二哥争锋的资格都没有!”

此时楚王朱桢不再掩饰,目光转向二哥朱涛,语气中透出一丝冷意:“那夜幕组织,恐怕就是你动的手吧。天下之间,能在一夜之间将我夜幕尽数铲除的,除了你,恐怕再无旁人。”

“是。”

“不过,你还是太年轻了些。”

“你以为仁德宽厚的太子殿下,身边也有一支‘护龙卫’。”

“所有你所做之事。”

“只要不越过谋反这条线,我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

“弟弟有些举动。”

“有些见不得人的事。”

“我们愿意包容。”

朱涛望着楚王朱桢,轻轻点头,神色淡漠如水。他缓缓开口,语气平静:“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满的?”

“原来我一直都在自欺欺人。”

“我还以为可以瞒过你们。”

“却没想到你们的手段比我更狠。”

楚王朱桢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双手紧握成拳:“从小到大,我就不服你们。我要证明,我比你们所有人都强。父皇当初是看错了人!”

“这大概就是不甘屈于人下的心理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

“不是我们给你的太多。”

“而是我们给你的,远远不够。”

“你三哥小时候对你有多好,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