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 第211章 玄德乐见,仁主许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玄德乐见,仁主许情

未时的阳光透过左将军府的回廊,将青石板铺就的庭院照得暖融融的。刘备处理完荆南赋税的文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想起诸葛亮说今日赵云与孙尚香抵达,便特意绕路往议事厅方向来 —— 一来是想听听香溪口的细节,二来也想与孙尚香聊聊江东近况。

刚走到议事厅外的月洞门,就见赵云正站在廊下,怀里小心抱着那件缝补好的白袍,指尖还在轻轻摩挲着衣摆上的青灰色针脚;孙尚香站在他身侧,手中握着那枚银亮的护心镜,阳光落在镜面上,反射出的光斑正好映在她微红的耳尖上。两人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庭院里那株刚抽新芽的桂树,风拂过枝叶的 “沙沙” 声里,竟透着几分说不出的默契。

刘备脚步顿了顿,嘴角不自觉扬起温和的笑。他抬手理了理身上的素色锦袍 —— 这袍子还是去年蜀地送来的蜀锦,边角已有些磨损,却被他打理得干净平整。随行的亲卫想上前通报,被他轻轻摆手拦下:“不必惊扰他们,某且在这儿等会儿。”

直到庭院里的雀鸟扑棱着翅膀飞走,赵云才察觉身后有人,转身见是刘备,连忙将白袍叠得更整齐,躬身行礼:“主公!” 孙尚香也回过神,握着护心镜的手紧了紧,跟着屈膝:“刘公。”

刘备缓步走上前,目光先落在赵云怀中的战袍上,视线在那细密的青灰色针脚处停了停,又转向孙尚香指尖的护心镜 —— 镜面边缘的磨损痕迹,他一眼就认出是当年长坂坡后,自己亲手赠予赵云的那枚。“子龙,你这战袍,倒是添了几分新意。” 他笑着开口,声音温和得像庭院里的阳光,“这针脚又细又匀,想来是尚香公主的手艺吧?”

孙尚香的脸颊瞬间更红了,刚想解释,刘备却摆了摆手,接着道:“当年在江东,某便知尚香公主不仅有巾帼之勇,还有这般巧思 —— 只是那时忙于战事,竟没机会见你展露手艺。” 他转头看向赵云,眼神里带着几分打趣,却满是善意,“子龙啊,你征战多年,身边总缺个知冷知热的人。如今有尚香公主为你缝补战袍,往后出征,也能多份安心。”

赵云闻言有些局促,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战袍的边角:“主公,某与公主只是……”

“只是什么?” 刘备打断他,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力道不轻不重,带着长辈对晚辈的亲近,“某已年近半百,打了大半辈子仗,见惯了生离死别。如今最盼的,便是身边的兄弟、盟友都能有个好归宿 —— 你忠勇可靠,尚香公主通透坚韧,你们若是能相互牵挂,在这乱世里,便是难得的缘分。”

这话一出,赵云和孙尚香都愣住了。孙尚香握着护心镜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眶竟有些发热 —— 自回江东后,她见惯了兄长的猜忌与算计,从未想过会有人这般坦荡地认可她的心意;赵云也松了口气,原本紧绷的肩背渐渐放松,看向刘备的目光里满是感激。

刘备见两人的模样,笑得更欣慰了。他走到庭院中央,望着远处荆州城的轮廓,轻声道:“当年长坂坡,你抱着阿斗在百万曹军中杀出血路,某便知你是能托付生死的人;尚香公主当年随某从江东到荆州,虽未能相守,却也始终记挂汉室,这份大义,某一直记在心里。” 他转头看向两人,语气里多了几分长者的期许,“如今汉中战事吃紧,子龙日后北上袭扰曹洪,前路凶险;尚香公主若愿在荆州多留些时日,既能帮孔明处理些后方事务,也能让子龙出征时,知道有人在这儿等着他 —— 这样的好事,某怎能不乐见其成?”

“刘公……” 孙尚香声音有些哽咽,她从未想过,自己这段乱世里悄然萌芽的情愫,会得到刘备这般直白的认可与支持。赵云也躬身行了个大礼:“主公恩重,某定不负主公所托,既守好汉中防线,也护好公主!”

刘备连忙扶起他,拍了拍他的手臂:“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他又看向孙尚香,语气温和如兄长,“尚香,荆州虽不比江东繁华,却也安稳。你若住得惯,便把这儿当自己家 —— 孔明已让人收拾好了西跨院,离子龙的营寨近,你日常出入也方便。”

说话间,诸葛亮从回廊那头走来,见此情景,羽扇轻摇,笑着道:“主公果然与亮想到一处去了。尚香公主留在荆州,既能为我军提供江东情报,也能解子龙将军的后顾之忧,真是一举两得。”

庭院里的阳光愈发温暖,桂树的新叶在风中轻轻晃动。刘备望着眼前的三人,忽然觉得,这乱世虽有刀光剑影,却也藏着这般动人的温情。他年近半百,早已不再执着于一时的胜负,反而更看重身边人的平安与归宿 —— 赵云是他最信任的猛将,孙尚香是他敬重的巾帼,能看着两人在烽烟中寻得彼此,比打赢一场胜仗更让他心安。

“好了,时候不早了。” 刘备抬手看了看天色,“子龙,你陪尚香公主去西跨院看看,缺什么尽管跟管家说;孔明,某与你去书房,再商议商议曹洪援军的应对之策。”

赵云与孙尚香并肩往西跨院走,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渐渐叠在一起;刘备与诸葛亮则走向书房,羽扇与锦袍的衣角在风中轻轻飘动。荆州的庭院里,一边是渐生的柔情,一边是未休的权谋,却在这暖融融的午后,难得地融成了一幅安稳的画面 —— 乱世之中,既有家国天下的担当,也有儿女情长的归宿,才是让人甘愿为之奋斗的 “太平”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