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 第109章 吕布要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残阳把北城垣的雉堞染成赭红色,像被无数鲜血浸透的锦缎。墨涵的靴底碾过城砖上的冰碴,发出细碎的碎裂声。他背靠着垛口坐下,玄色披风垂落如铺开的夜,下摆还凝着未化的血冰,在暮色里泛着暗紫的光。

静姝提着食盒登上城楼时,正看见他用拇指摩挲那支玉簪。凤凰纹的簪头裂了道斜痕,像道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她停在三丈外的阴影里,听见他喉间溢出极轻的叹息,混着北风卷过箭孔的呜咽,像头困兽在低吟。

“将军的披风该换了。” 她终是迈步上前,食盒搁在城砖上发出闷响。打开的刹那,热气裹着肉羹的香气漫出来,在冰冷的空气里凝成白雾。“孔融大人特意让人炖了鹿骨汤,说能驱寒。”

墨涵抬眼时,睫毛上的霜花簌簌往下掉。他接过青瓷碗的手指还在微微发颤,不是因为冷 —— 方才在太守府攥紧玉簪时,指节已泛出青白色,连带着虎口的旧伤都在隐隐作痛。

“你看这个。” 他把玉簪递过去,凤喙的尖端还沾着点暗红,像是干涸的血渍。

静姝的指尖刚触到玉簪,就猛地缩回手。她认得这裂痕 —— 上月在白马津整理行装时,貂蝉曾笑着说这凤凰簪是当年在司徒府,王允亲手为她挑的,“凤喙嵌了南海珠,碎了可是要心疼的”。那时帐外飘着初雪,貂蝉鬓边的银饰晃得人睁不开眼。

“昨夜斥候回报,” 墨涵舀汤的瓷勺顿了顿,汤汁在碗里荡出涟漪,“吕布的骑兵在琅琊烧了三座驿馆,马蹄印一直延伸到东海郡边界。” 他低头喝了口汤,喉结滚动的弧度绷得很紧,“这支簪子,是在第三座驿馆的梁柱上发现的,上面还缠着半片红绸 —— 是貂蝉常系的那种。”

静姝忽然想起貂蝉出发前,曾把同样的红绸撕了半尺给她:“若遇危急,就用这绸子裹住血诏的边角,太夫人旧部见了自会相认。” 此刻那半尺红绸正压在她贴身处,被体温焐得温热。

北风卷着雪沫扑在城楼上,把灯笼吹得猎猎作响。静姝望着墨涵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屈膝跪在他面前,解开了发髻。木笄从云鬓间滑落,在城砖上弹了两下,露出刻在笄尾的北斗七星 —— 那是太夫人临终前塞给她的,说 “刘氏的骨血,总要认得回家的路”。

“将军还记得去年在长安废墟吗?” 她捏着木笄的手在发抖,尖利的笄尖抵住掌心,“太夫人的灵柩停在破庙里,您说‘只要还有一人守着,汉室就不算亡’。”

血珠顺着笄尖渗出来,滴在青灰色的城砖上,很快晕成小小的红点。墨涵想去夺她的手,却被她用另一只手按住手腕。她的掌心很烫,血珠落在他手背上,像团灼烧的火。

“太史慈单骑冲阵时,您说‘乱世里总得有人信点什么’。” 静姝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字字清晰,“您让我投荀彧,可您忘了?太夫人临终前指着血诏上的‘光复’二字,说这两个字,要染着咱们的血才看得清。”

墨涵猛地攥紧她的手腕,指腹碾过她掌心的伤口。疼痛让他想起很多事 —— 项羽垓下别虞姬时的剑鸣,太夫人在洛阳宫火里自焚的火光,还有白马津那些流民啃食草根的声响。这些碎片在他脑子里冲撞,最后都化作静姝掌心不断涌出的血。

“城楼下埋着三百具黄巾贼的尸体。” 他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方才清理战场时,发现有个少年兵怀里揣着半块麸饼,饼里夹着晒干的野菊。” 他低头看着静姝渗血的掌心,“你说,他们究竟信着什么呢?”

静姝没回答,只是把木笄往掌心按得更深。血顺着指缝往下淌,滴在墨涵的靴面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渍痕。远处的军营里传来刁斗声,一下一下,敲得人心头发紧。

“我这就去备马。” 墨涵突然起身,披风扫过食盒,剩下的鹿骨汤泼在城砖上,很快冻成薄冰,“让徐荣带五百人随我去琅琊,张骁留下守北海。”

静姝也跟着站起,用未受伤的手重新把木笄簪回发髻。血顺着她的指缝往下滴,在青灰色的城砖上连成串,像条蜿蜒的小红蛇。“我跟您一起去。”

墨涵刚要拒绝,却看见她鬓边的木笄 —— 那上面的血迹正顺着北斗七星的刻痕缓缓流淌,像是把整个星空都染成了血色。他忽然想起太夫人说过的话:“北斗第七星名摇光,主斩将夺旗,亦主死而后生。”

“带上血诏。” 他最后看了眼那支玉簪,把它揣进怀里贴着心口的地方,“还有,让军需官多备些伤药。”

残阳彻底沉入地平线的刹那,两人并肩走下城楼。静姝的掌心还在渗血,却稳稳地提着装血诏的铜匣。墨涵的手按在腰间的霸王戟上,戟缨上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像团不肯熄灭的火。

城楼下的积雪被他们踩出两行脚印,很快又被飘落的新雪浅浅覆盖。只有静姝滴落在雪地上的血,像一粒粒烧红的朱砂,在苍茫的暮色里格外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