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病娇男主惹人爱 > 第282章 古代皇子*商贾之女4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2章 古代皇子*商贾之女46

国丧期满,新帝登基大典便开始提上日程。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谢衍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于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阶,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承载着江山社稷,也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承诺。

祭天、祭祖、受玺、颁诏……流程繁复而庄重。谢衍面容冷峻,威仪天成,在百官山呼“万岁”声中,缓缓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匍匐的臣工,平静无波,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帝王威严。

自此,瑞亲王谢衍成为历史。

御座之上,是新的天下之主——胤武帝。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封赏功臣、大赦天下、调整官员……一系列政令有条不紊地颁布。谢衍以其一贯的雷厉风行和冷静睿智,迅速掌控了朝局,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

然而,有一件事,却始终悬而未决,引得朝野上下暗自揣测——后位空悬。

新帝后宫如今唯有一位温氏,且已诞育皇长子,盛宠不衰。按例,新帝登基,原正妃当立为后,侧妃等亦需册封。然而,温氏出身商贾,若立为后,恐难服众,易生非议;但若立他人为后,且不说新帝是否愿意,那位育有皇长子的温氏又该如何安置?皇长子又岂能屈居庶子之位?

这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很快,便有“忧心国本”的臣子上疏,奏请陛下广选秀女,充实后宫,并尽早册立皇后,以正国体。

太宸殿内,谢衍看着案头几份内容相似的奏折,面色沉静。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日。

翌日早朝,便有大臣出列,旧事重提,言辞恳切地请求陛下为江山社稷计,册立贤后。

谢衍目光扫过下方众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众卿所虑,朕已知之。后宫之事,朕自有主张。”

他微微抬手,常玉立刻上前,展开早已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王化始于宜家、端重宫闱之秩。坤仪彰于辅政、允资内职之贤。咨尔温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静容婉娩,克娴内则。懿德含章,深慰朕心。育嗣有功,宗祧有托。兹仰承天命,册封为皇贵妃,赐金册宝印,摄六宫事。尔其祗承景命,永绥福履。恪遵椒殿之规,益懋萱闱之范。钦此!”

圣旨念毕,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皇贵妃!

本朝并无皇贵妃位份,陛下这是特为温氏所创!位同副后,摄六宫事!且明言“育嗣有功,宗祧有托”,这几乎是将皇长子谢宸的嫡子身份抬到了明面上!

虽未直接封后,但这份殊荣与权柄,已远超寻常妃嫔,甚至比一些不得宠的皇后权力更盛!陛下这是以另一种方式,宣告了温氏无可动摇的地位!

那些还想着送女入宫或争取后位的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陛下态度如此明确,谁还敢再触霉头?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退朝后,册封皇贵妃的旨意和赏赐便浩浩荡荡地送往了温皇贵妃所居的永寿宫。

永寿宫内,温暖接过那明黄的圣旨和象征权力的宝印,心情复杂。她从未奢求过后位,深知其中牵扯众多。如今这个“皇贵妃”之位,既保全了她的尊荣与实权,又暂时规避了出身带来的风波,无疑是他能给出的、在当下最周全的安排。

“娘娘,陛下用心良苦。”心腹嬷嬷低声劝慰。

温暖轻轻点头:“本宫知道。”

当晚,谢衍来到永寿宫。无需多言,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委屈你了。”他握住她的手。

“有陛下这句话,便不委屈。”温暖微笑摇头,“皇贵妃很好,真的。”

谢衍将她拥入怀中,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后位空悬,是他对朝臣的妥协,也是他对温暖的承诺。

他无法立刻给她最名正言顺的位置,但他给了她无人能及的尊荣与权力,更给了她一颗永不更改的心。

至于将来……

便又是后话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十年。

胤武帝谢衍登基已逾十载,在他的治理下,海内升平,国力日盛,开创了“胤武之治”的盛世局面。他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虽然后宫始终只有温暖一位皇贵妃,再未选秀纳妃,但因其政绩卓着,朝臣们久而久之,也无人再敢非议后宫之事。帝妃情深,反而成了民间一段令人艳羡又难以置信的传奇。

皇贵妃温暖统摄六宫,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宽厚待下,贤德之名远播。她虽无皇后之名,却早已行使皇后之权,且深得皇帝敬重爱重,地位稳如泰山。

而当年那个玉雪可爱的小世子谢宸,也已长成了英姿勃发、文武双全的青年。他作为皇帝唯一的子嗣,自幼被寄予厚望,接受着最严格的帝王教育。谢衍并未娇惯他,而是亲自教导他为君之道,带他处理政务,磨练他的心性与能力。谢宸也不负众望,性情沉稳仁厚,聪慧睿智,颇具明君之风,朝野上下对其皆十分认可。

太子已立,国本早固。

如今,太子年已十六,到了该选妃的年纪。此事关乎国本延续,自然成了朝野内外关注的焦点。

这一日,皇帝下旨,于宫中御花园举办赏花宴,邀请京中适龄的名门贵女、勋戚千金入宫赏春。

旨意一出,京中但凡收到邀请的人家,无不心领神会,激动万分——这分明是为太子选妃而设的宴会!

一时间,各大府邸内暗流涌动。

收到帖子的家族,无不将此次宴会视为家族更进一步的绝佳机遇。母亲们拉着女儿反复叮嘱宫廷礼仪,分析帝妃喜好;父亲们则考量着政局风向,教导女儿如何端庄得体,又不失时机地展现才情家世。

“切记,太子殿下仁厚,皇贵妃娘娘性子和善,但天家威仪不容冒犯!”

“言行举止务必大方得体,莫要学那等轻浮做派!”

“若有机会,可稍稍提及诗书或园艺,听闻皇贵妃娘娘雅好此道……”

种种教导,不一而足。绣坊日夜赶制新衣,首饰楼拿出压箱底的珍品,只求自家女儿能在宴上一鸣惊人。

与此同时,许多从未见过皇贵妃温暖本人的贵妇和贵女们,心中也充满了对她的强烈好奇。

这位皇贵妃的经历堪称传奇——出身江南商贾,被当年外出办差的瑞亲王一见钟情,之后以侧妃之身独得帝王十数年如一日的专宠;诞下皇子,稳坐后宫;皇帝甚至为她空悬后位,特设皇贵妃之尊,摄六宫事。这简直是话本里都不敢写的故事!

她究竟是何等绝色?何等手腕?才能让冷情铁血的胤武帝如此倾心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