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的三千美男梦 > 第54章 画里是谁的曾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晨,我带着柳絮悄悄蹲在教室窗根下。

沐兰的白裙子被晨风吹得轻轻飘动,新凉鞋上的水钻闪着细碎的光。

“一闪一闪亮晶晶...”孩子们奶声奶气地跟唱,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拼命踮脚,调子跑到山那头去了。

沐兰噗嗤笑出声,眼角弯成月牙。

她弹琴的手指在阳光里跳跃,琴键映出陆青州举着相机的影子——这人订婚后简直成了沐老师的专属摄影师。

“瞧见没?”我掏出张旧照片。画面里沐兰的裙摆洗得发白,凉鞋带用麻绳缠着,破风琴缺了三个键。

柳絮的睫毛颤了颤。山魈不知从哪钻出来,毛爪子轻轻碰了碰照片上开裂的墙皮。

教室里突然爆发出欢笑。原来沐兰在教孩子们轮唱,结果全班分成两派互相带跑调。

陆青州趁机抓拍,镜头里沐兰去捂最淘气男孩的嘴,发梢沾了粉笔灰。

“她用工资买书。”我指指教室角落的新书架,“破琴弹了三年,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

柳絮忽然掏出素描本。炭笔沙沙划过纸面,线条渐渐勾勒出沐兰弯腰搂着孩子们的背影。

下课铃响时,画完成了。沐兰被孩子们簇拥着,窗外是修好的柏油路。

柳絮在右下角郑重写下“风飞絮”,山魈用爪子蘸印泥按了个梅花印。

“絮絮。”沐兰突然跑过来,往她手心放了块糖,“下周毕业汇演,来看吗?”

陆青州凑近看画,突然红了眼眶:“这比我婚纱照还珍贵...”

阳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把画上的孩子们照得毛茸茸的。

柳絮把糖放进嘴里,甜味化开时,她轻轻点了点头。

下课铃响时,孩子们像小鸟般扑向柳絮。扎羊角辫的小丫拽住她裙角:“姐姐!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

柳絮僵在原地。沐兰轻轻推她后背:“絮絮当母鸡?我当老鹰。”

孩子们欢呼着排成长龙。柳絮张开手臂时,白裙子被风吹成帆。

沐兰佯装凶狠地扑来,孩子们尖叫着躲闪,笑闹声惊飞了梁上的燕子。

“左边!往左边躲!”柳絮突然出声,嗓音像久未上弦的琴。

小丫躲在她身后,小手紧抓裙摆。柳絮转身护崽时,发梢扫过沐兰的脸。两个姑娘相视一笑,眼角都漾出细纹。

游戏结束时,柳絮额角沁出薄汗。山魈用尾巴卷着野花编成环,笨拙地戴在她头上。

孩子们围着她又唱又跳,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回程路上,我拿出照片指着白石滩的学校:“沐兰当年在这破学校教了三年书,雨天还得用盆接漏水。”

柳絮望着球场上奔跑的少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山魈送的野花环。

“她没抱怨过。”我轻声道,“所以等来了陆青州修路盖学校。”

暮色中,柳絮忽然蹲下身,在尘土上划字:“我会好。”

山魈用鼻子供开她手心,放上一颗熟透的野莓。

她慢慢咀嚼着,酸涩的汁水染红唇角,却露出了这两年来的第一个微笑。

饭桌上,柳絮安静地端起瓷碗。筷子尖在米饭上停顿片刻,终于夹起一筷清炒笋尖。

曹吟秋盛汤的手微微发颤,汤勺碰着碗沿发出细响。

林雨柔在桌下轻轻握住陆远征的手,目光扫过柳絮不再苍白的指尖。

“再添点?”曹吟秋声音发紧,舀汤时排骨掉回盆里。

柳絮轻轻摇头,继续小口吃饭。米粒嚼得很慢,腮帮微微鼓起,像存粮的小松鼠。

桌边众人都屏着呼吸,直到她吃完最后一口,放下筷子时,瓷碗与木桌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她起身走向西厢房,背影在暮色里显得单薄,却不再佝偻。

白熙扬正要收拾碗筷,柳絮忽然转身,用炭笔在速写本上写:“麻烦买画具。”

字迹还有些发抖,但每一笔都带着力道。

白熙扬愣了下,立即掏出手机:“要什么牌子的?温莎牛顿的水彩,还是马利的国画颜料?”

柳絮睫毛颤了颤,写下:“都要。再要十个画架。”

第二天清晨,柳絮穿着洗白的亚麻裙,将新画架支在槐树下。

孩子们围过来摸绷画布的铜扣,被她轻轻按住小手。

“今天画云。”她声音像蒙尘的琴弦,调子还有些涩。

沐兰拍手让孩子们坐好,有个缺门牙的男孩喊:“老师!云怎么抓得住嘛!”

柳絮不说话,只举起素描本。炭笔唰唰划过,流云便在纸上活了起来。

她牵起男孩的手,带他摸画纸上晕染的阴影:“这是风的味道。”

孩子们学着她用手指抹画,颜料弄花了小脸。

柳絮掏出手帕,蹲下身一个个擦干净。

阳光透过叶隙,在她低垂的脖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午休时,沐兰递来水杯:“絮絮,你画得真好。”

柳絮接过杯子,指尖在杯壁留下个颜料指印。

她忽然翻开速写本,画下沐兰教歌时的侧影,画角题了行小字:“致沐老师——让歌声长出翅膀的人。”

放学钟声里,孩子们举着画满云朵的纸奔跑。

柳絮收拾画具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偷偷在她画箱里塞了野花编的手链。

晚霞漫过山岗时,她抱着画具走在田埂上。白熙扬开车经过,摇下车窗问:“柳老师,需要搭车吗?”

柳絮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她正在生长的勇气。

吃完饭后,柳絮的平板电脑在餐桌上幽幽发光。

曹吟秋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屏幕上是张刚完成的油画:桃花村新校舍的落地窗前,孩子们正举着画笔涂抹晚霞。

“絮絮...”林雨柔轻声唤她,“先喝汤...”

柳絮摇头,指尖飞快地编辑微博。

九宫格中央是那幅油画,周围八张照片里:沐兰弹着崭新的钢琴,孩子们坐在新的桌椅上课,穿校服的孩子们在塑胶跑道奔跑,图书馆的书架泛着木香。

前面四张是桃花村曾经的样子:漏雨的教室,泥土的跑道,破烂的饭堂,高矮不一的破旧桌椅!

配文只有简短的标题:《破晓时分》。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评论区涌来浪潮。

“@走出大山的铅笔头:柳老师画的那个漏雨教室,我当年点煤油灯考上了清华!现在给母校捐了电脑室[图片]”附图中,戴眼镜的年轻人站在堆满电脑的教室里,背后黑板写着“知识改变命运”。

“@逆风翻盘的种子:看到第三张照片的食堂了吗?我当年总饿着肚子听课,现在开了农业公司,免费给贫困县送菜种!”配图是卡车满载的蔬菜箱,车身上印着“让每个孩子吃饱画画”。

柳絮突然抓过炭笔,在速写本上唰唰勾勒。线条渐渐汇成无数双手——握粉笔的、敲键盘的、扶犁耙的...所有手臂托起个穿校服的小女孩,女孩正把颜料泼向天空。

“叮——”特别关注提示音响起。

“@曾经的山里娃:柳学姐,您画的破课桌我用了六年。去年我设计的课桌椅获得了国际金奖,今年会给全县小学换新!”下面跟着设计图照片,桌角刻着小小的桃花村校徽。

柳絮睫毛颤了颤,突然翻出旧手机。相册里有张模糊的照片:十五岁的她站在老家漏雨的土墙前,举着只剩毛头的画笔。

她把这照片与新闻截图拼在一起,新微博标题是:《接力》。

深夜十一点,柳絮的银行app弹出通知。某基金会打来首笔画款,备注写着:“风飞絮女士《破晓时分》版权费”。

她打开购物车,里面堆满画材和绘本。勾选“捐赠给山区美术教室”时,指尖在“确认支付”上悬停良久。

月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照见速写本末页的新构思:连绵群山间,无数条路正向同一个方向延伸。路标上写着:“每个孩子都该有追光的权利。”

曹吟秋送来热牛奶时,发现柳絮伏在画架上睡着了。画纸被泪水晕开一小片,正好化作黎明前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