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后还是来到村外一个窑洞,进去。林桂香给林如意接了生,竟是一对龙凤胎。三人很是平安,都觉得对不起林如意,让她吃苦了。可林如意只是甜甜一笑,没什么的,她却不觉得吃苦,毕竟这一家子都把她宠宠着,虽说家里困难,可什么好的,家里人都让着他们,让着她先吃。现在窑洞里边,让林如意出了月子,母子二人又出去买绿豆糕,林如意在家中看两个孩子,又去村子里边租了个房子。就这样,日子遂渐艰难,但一家人很快乐。一转眼,7 年过去了,林天祥为了让林如意能过上,和儿女都能过上好日子。林如意生的这两个孩子很是乖巧,从小到大帮家里边干活不说,成绩都是学校的第一名,很懂事、很听话、很乖巧。志林天祥呢,便决定要把糕点铺给开起来,毕竟他们三口子都是在外边挎着篮子,或者是林天祥每天起早贪黑的骑着三轮车给大家给别人送货,也太辛苦不说,还赚不了几个钱。若是开成糕点铺的话,绿豆糕还能卖些,红豆糕各种各样的。大家听着海兰讲的故事,桌上的饭菜早已凉透,不得吃

(兰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软,继续在寂静的屋里流淌)

林天祥揣着攒了七年的零钱,在镇上租下了个不足十平米的小门面,刷墙时不小心踩空了梯子,摔得胳膊肘青肿,却笑着对林如意说“没事,这点疼算啥”。林如意背着小的,牵着大的,蹲在旁边给砂浆里掺水,阳光透过未装玻璃的窗框照在她脸上,鬓角的碎发沾着灰,眼里却亮得很。

糕点铺开张那天,没有鞭炮,只在门框上贴了张红纸剪的“吉”字。两个孩子懂事地搬来小板凳坐在门口,见人就甜甜地喊“叔叔阿姨买块糕吧”,声音脆得像冰糖。林桂香守在蒸笼旁,额头的汗珠滚进眼角也顾不上擦,掀开笼盖的瞬间,绿豆糕的清香漫出半条街——还是当年的方子,只是多加了把红豆,是林如意偷偷换的花样,说“多一味甜,日子就多一分盼头”。

头天收摊时,林天祥数着硬币,忽然红了眼。两个孩子趴在桌上,把最大的那块绿豆糕推到林如意面前,异口同声说“娘吃”,又转头看向林天祥,“爹也吃”。林如意把糕掰成四块,连林桂香的那份都算上,塞进他们手里时,指尖沾着的糕粉蹭到了孩子脸上,像落了层雪。

(海兰停下来,端起凉透的茶杯抿了口,轻笑一声)后来啊,那铺子渐渐有了名气,有人专门绕远路来买,说林如意做的糕里,能尝出股暖乎乎的劲儿。孩子们上了中学,放学就来铺子帮忙,女儿算账比算盘还快,儿子总爱研究新口味,把桂花加到绿豆糕里,竟成了招牌。

(她抬眼看向众人,目光落在窗外的月光上)日子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不过是你疼我一分,我让你一寸,把苦日子熬得慢慢发甜罢了。就像那绿豆糕,磨碎了渣,熬过了蒸,才能糯得化心啊。

(桌上的凉菜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没人动筷,仿佛都在回味那糕里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