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倭人安敢如此欺我!”他怒不可遏,一拳狠狠砸在御案之上,震得笔墨纸砚乱跳,“区区岛夷,竟敢犯我疆土,陷我重镇!真当我朝鲜无人吗?!”

殿内群臣也都被这消息惊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人人面露惊惶。

釜山乃朝鲜对倭交往和海防重镇,如此轻易陷落,意味着南部海防门户洞开!

“大王息怒!”领议政(相当于首相)连忙出列,“当务之急是立刻调兵遣将,火速南下平倭!绝不能让倭人在庆尚道站稳脚跟!”

“没错!”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也急忙附和,“应即刻命令庆尚道巡察使收拢溃兵,固守待援!同时从京畿、忠清、全罗各道调集精锐,尤其是火器营,南下围剿!”

李芳远强压下怒火,正要下令调兵,又一名内侍连滚爬跑地冲进大殿,声音都变了调:“报——!大王!庆...庆州府急报!庆州...丢了!”

“什么?!!”李芳远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庆州可是庆尚道的治所,新罗古都,地位远比釜山更重要!这才几天?怎么连庆州也丢了?

他一把抢过第二份军报,只看了一眼,就气得浑身发抖。

军报内容更加骇人听闻:

“倭寇攻陷釜山后,并未停歇,旋即北上,直扑庆州!

庆州守军本欲依托城墙固守,奈何贼寇故技重施,夜间以妖法惑乱军心,更有多名被俘我军士卒竟临阵倒戈,反助倭人攻城!

守军内外交困,士气崩溃,庆州府尹下落不明,城...遂陷!”

“倒戈?!临阵倒戈?!”李芳远简直要吐血了!这比城池陷落更让他心惊和愤怒!“还有妖法?天神护体?不死不灭?荒谬!荒唐!”

他虽然口中斥责荒谬,但接连两份军报都提及敌方有“妖法”,而且都能导致守军迅速崩溃,这让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极度的不安和烦躁。

这绝不是普通的倭寇!

“大王!”一名从庆尚道逃回来的溃兵将领被带了上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臣...臣万死!但那倭人...那倭人首领绝非凡人!

臣的手下亲眼所见,他手指一点,重伤垂死者即刻痊愈!阵亡之人...竟...竟能死而复生!我军士卒见之,皆魂飞魄散,以为天神降罚,故而...故而才有倒戈之事啊大王!”

死而复生?定是这些打了败仗的家伙找来搪塞自己的借口!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李芳远和所有大臣的心上。死而复生?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如果是真的...那这仗还怎么打?

李芳远沉默了,殿内一片死寂。原本主战的大臣们也闭上了嘴,脸上露出了恐惧和犹豫。

良久,李芳远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和狠厉。他不能被这些谣言吓倒,无论对方是人是鬼,是倭寇还是别的什么,都必须立刻扑灭!

“传旨!”他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冰冷和威严,“即刻起,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命平安道、黄海道抽调精骑五千,火速南下!”

“命京畿道所有卫所兵、及各道可用之兵,由兵曹判书亲自统领,携带所有库存火器,即日开赴庆尚道!”

“告诉前线将士,凡有敢言妖法乱军心者,斩!凡有临阵脱逃、倒戈投降者,株连全家!”

“再令全罗道水师,立刻出击,封锁朝鲜海峡,断倭人归路及援兵!”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查!那些倒戈的叛军,他们的家眷何在?全部锁拿下狱!寡人倒要看看,是倭寇的妖法厉害,还是寡人的王法厉害!”

一系列命令迅速发出,整个朝鲜王朝的战争机器开始艰难地运转起来。

李芳远走到殿外,望着南方,目光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对方来势汹汹,手段诡异,他从头到尾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而更可怕的是其居然能蛊惑人心的手段。

朝“倭”之战,已然拉开序幕。

但李芳远此刻绝不会想到,他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倭寇,而是一个一心要把大明拖下水的“搅局者”。

而他的反应越是激烈,就越快地将何健旺的计划推向下一步——向大明求援。

几乎就在何健旺的“倭寇”在朝鲜庆尚道掀起腥风血雨的同时,浩瀚的东海之上,郑和率领的明朝特遣舰队,历经风浪,终于抵达了倭国西海岸。

舰队并未前往常见的贸易港口博多或堺市,而是根据情报,直接驶向了相对偏僻的石见国沿海。

巨大的宝船如同移动的城堡,给当地倭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恐惧。

郑和站在旗舰舰首,面色沉静的扫视着眼前这片陌生的土地。

他此行肩负着陛下的密旨,目的明确而尖锐——验证金银矿藏的虚实。

船队刚一靠岸,郑和丝毫不理会闻讯赶来、试图交涉的当地倭国守护(地方长官)的使者和武士,直接下令:

“工部矿冶司官员、锦衣卫勘测好手,随咱家来!水师陆战营警戒,凡有靠近、阻拦者,视为敌对,格杀勿论!”

命令一下,一队队精锐的明军士兵迅速登陆,结成战斗队形,锋利的刀枪和黑沉沉的火铳对准了外围躁动不安的倭人,明军强大的压迫感让那些平时凶悍的倭国武士也不敢轻举妄动。

郑和亲自带着一队由工部专家、经验丰富的矿工和锦衣卫中精通勘测的好手组成的队伍,在几名提前安插在此地的细作的引导下,快马加鞭,直扑传说中的石见银矿所在地——大森矿山区(史称“大森银山”)。

一路上,随处可见倭人简陋的开采痕迹,但规模似乎并不算特别巨大。郑和心中稍定,但又不敢完全放松。

到达矿脉核心区域后,工部的官员和专家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使用带来的先进工具,仔细勘察岩层结构、矿脉走向、矿石品位...

这一勘测,就是整整一周时间。

随着勘测的深入,每一位专家的脸色都变得越来越凝重,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兴奋和震惊。

最终,工部矿冶司的一位老郎中,颤抖着双手,将一份初步勘测报告呈给了郑和:“郑...郑提督...此...此地银矿...”

郑和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专业术语,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当他看到报告最后估算的总储量和可开采年限时,饶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言当真?!”郑和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千真万确!”老郎中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大人!此矿银脉之富、分布之广、品质之佳,远超我等想象!其储量...其储量恐怕真如传言那般,足以支撑我大明开采...上百年!此乃天赐我大明之瑰宝啊!”

轰!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在郑和脑中炸响!

可供大明挖掘上百年的银矿!这是何等恐怖的概念?这将为大明的财政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陛下北伐、下西洋、营建北京等等。

所有的宏图伟业,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力支持!

巨大的惊喜之后,是无比强烈的占有欲和警惕心!

郑和瞬间冷静下来,想到沿途看到简陋的开采痕迹,心中就有些不快,如此重宝,绝不能再让倭人染指!

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强硬至极的命令:

“传令!即刻起,以有我大明士兵在石见地区勘测时‘失踪’为由,派兵封锁银矿周边所有交通要道!设立警戒线,严禁任何倭人靠近矿脉区域!若有强行闯入者,视为劫掠天朝矿藏,立斩不赦!”

“立刻在此建立临时营寨,派驻重兵把守!所有勘测数据,列为最高机密,不得外泄!”

“安排快马快船!将此地情况,八百里加急奏报陛下!”

安排完银矿的事宜,郑和的心却更加火热起来。石见银山已然证实,那另一个传言中的佐渡金山呢?

“立刻分出一半勘测人手和护卫军队,”郑和的目光投向了东北方向的海面,“乘快船,直扑佐渡岛!勘探金矿虚实!咱家有预感,那里的惊喜,恐怕不会比这里小!”

信使飞快离去,一支分舰队立刻启航,带着郑和的期望和无比的紧迫感,驶向佐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