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月球时间说明书 > 第13章 抹香鲸之歌(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科奇民谣《鲸鳞》

“铁齿咬不开冰的唇,

铜鳍划不破海的纹,

直到第一头鲸吞下星尘,

皮肤便学会了水的语言 ——

用气泡写在浪的信笺。”

【抹香鲸五号,磁体舱?深度 1200 米?零下 45c】

柯小幽的防辐射服内层凝结着细密的汗珠,在零下 45c的舱室里,这些汗珠刚渗出皮肤就被低温冻成冰晶,沿着脖颈滑进衣领时带着刺骨的刺痛。

她用牙齿咬住手电筒,光束在震颤的超导磁体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双手正握着比实验室小 50% 的冷却液阀门 —— 这个直径仅 5 厘米的钛合金旋钮,此刻在她戴着手套的掌心显得格外硌手。

“莎莉教授!蒙皮的微结构角度调成 15 度,枫叶国的声呐波长在变!” 她的声音被防辐射服的循环系统过滤成电子音,通讯器里传来莎莉副教授的呼吸声,混着流体管道的低频嗡鸣。

作为远东联邦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她能从管道振动频率判断出此刻 SS-05 正在以 8 节航速蛇形机动,仿生蒙皮与冰盖的摩擦声像砂纸打磨金属,通过艇体结构传进磁体舱,让每个螺栓都在共振。

“现在是座头鲸的低频段,他们的‘铁刺’声呐应该会识别成 ——” 莎莉副教授的话突然被战术屏的爆闪切断,三个红色警示灯在柯小幽眼前炸开,代表仿生蒙皮的三维模型上,艏部、左舷中部、尾舵下方同时泛起刺眼的红光。

她扫了眼冷却液压力表,发现温度比标准值高出 2.3c—— 这意味着蒙皮的石墨烯层正在因摩擦生热而失效。

“见鬼!” 柯小幽腾出一只手,在舱壁的应急面板上敲击,调取蒙皮的实时应力数据。12 组微结构阵列的角度调节轴显示异常,其中 3 号、7 号、11 号单元的驱动电机转速比理论值慢了 15%。

她突然想起昨天在备品舱看到的润滑脂批号 —— 那是枫叶国某家轴承公司的产品,而楚科奇共和国的海参崴基地的库存清单里本不该出现这种非制式零件。

【抹香鲸五号,驾驶舱?全息战术屏闪烁着 12 个红色三角】

兰再晨的食指关节抵着下巴,盯着实时模拟画面中 12 艘枫叶国潜艇的尾迹。

这些尾迹正以等边三角形阵列扩散,像极了他在《深海流体动力学》中读到的 “冰雾战术”—— 通过释放微米级碎冰颗粒,在潜艇周围形成能吸收声呐波的悬浮云。

“他们在把碎冰磨成直径 5 微米的颗粒,” 他的指尖划过空气,将画面放大至分子级别,“每个颗粒表面都附着铁氧体涂层,这是针对我们蒙皮的定向干扰。”

全球鹰通信系统的通讯终端里传来柯小幽的咒骂,她知道磁体舱的冷却液系统正在超负荷运转,而这正是枫叶国战术的一环 —— 通过制造高频摩擦迫使蒙皮升温,进而暴露潜艇轮廓。

“夏夏!锡梓,用楚科奇的铨合金算法分析这些颗粒的电磁反射率。”

兰再晨的声音冷静,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作为《月球时间》研究所最年轻的流体力学专家,他曾在鄂霍次克海用三年时间研究抹香鲸群的游动轨迹,此刻却不得不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对抗人类的武器。

夏锡梓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量子计算机的风扇声通过通讯器传来。

她调出的光谱分析图上,铁离子的特征峰像尖锐的匕首,直接刺向仿生蒙皮的石墨烯分子键:“超标 300%!这些颗粒里掺了二茂铁,专门破坏蒙皮的电磁感应层。”

她的战术眼镜反射着红色警报,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楚科奇共和国的卡尔平山脉矿场基地的中心实验室,莎莉副教授曾用铨合金粉末做过类似的抗干扰实验。

【抹香鲸五号,备品舱?低温保险柜的蓝光映着上官南烬的瞳孔】

上官南烬的手掌按在零下 196c的低温保险柜上,指纹识别的蓝光在她的瞳孔里跳动。

昨天金社长授予的 “鲸骨计划” 徽章此刻正硌着她的胸口,徽章内侧的楚科奇文 “鲸歌永续” 在冷光下泛着微光,而她的视线正对着保险柜里的 “萤火虫” 磁体核心 —— 那个被液氮包裹的银色圆柱体,表面蚀刻着远东联邦大学的校徽。

当微型扫描仪的红光扫过核心时,身后传来人工智能 “Rose” 的机械音:“上官实习生,您的权限等级不足以接触三级备品 —— 需要帮您转接柯小幽工程师吗?”

她的后背瞬间绷紧,扫描仪的镜头在 0.3 秒内完成 360 度数据采集。作为来自龙国的东吴大学的交换生,她曾在东吴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里批判过 mhd 推进器的能量损耗问题,此刻却在为枫叶国军方窃取自己导师的技术!

保险柜的密封条发出轻微的 “嘶” 声,她知道自己只有 12 秒时间。

扫描仪的内存里,磁体核心的应力参数正以量子加密方式传输,而她故意在数据中混入了三组错误的冷却剂配比 —— 这是昨天柯小幽教她调试阀门时,无意中提到的 “新手常犯错误”。

当 人工智能Rose 的询问声第二次响起时,她已经将扫描仪藏进袖口,转身时露出得体的微笑:“抱歉,我想找些备用的密封垫圈,柯小幽姐姐说蒙皮的驱动轴可能需要润滑。”

【抹香鲸五号,仿生材料舱?培养皿里的蒙皮样本正在崩解】

莎莉副教授扯下防护面罩,任由零下 20c的冷气刺痛脸颊,盯着培养皿里正在溶解的仿生蒙皮。

石墨烯层像被酸蚀的金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露出下方蜂窝状的硅基聚合物。

她知道,枫叶国的 “铁刺” 声呐之所以能穿透伪装,正是因为这些铁离子颗粒能引发石墨烯的量子隧穿效应,导致蒙皮的电磁特性暴露。

“铁离子会破坏石墨烯层的分子键,必须用铨合金粉末做临时补丁。” 她的声音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冷静,右手却在发抖 —— 这种情况在鄂霍次克海的测试中从未出现过,当时他们面对的是自然环境,而非针对性的技术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