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宇宙文明联邦”的构想,如同一颗投入星海的思想炸弹,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倡议发出的瞬间,议会核心通讯网络几乎被潮水般的回应淹没。支持、质疑、谨慎的试探、乃至赤裸的反对,各种声音交织成一曲混乱而充满生机的星际交响曲。
构建联邦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平衡”理念最严峻的实践考验。来自不同进化路径、秉持不同世界观的文明,要坐在一起商讨共同宪章,其难度不亚于在微观层面编织规则。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主权让渡、资源分配、军事指挥权,以及最核心的——对“变量”与“秩序”界限的界定。
“我们绝不能为了效率而牺牲多样性!”一个形态如同发光水母的气态生命文明代表,其意念波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变量是我们存在的根基!”
“但没有统一的纪律和标准,联邦只会是一盘散沙,如何在危机中生存?”一个以机械共生体为主的文明代表,其合成的电子音冷静而坚决。
就在宪章谈判陷入僵局时,边境传来的紧急战报,以一种残酷的方式推动了进程。
“虚空编织者”发动了首次大规模进攻。他们并非直接入侵,而是动用其操控空间的神奇能力,将三个位于联邦提议疆域边缘的、刚刚展现出“活体化”迹象的恒星系,从物理层面上 “折叠” 了起来。并非毁灭,而是将这些星系如同纸片般揉成一团,放逐到了已知时空结构之外的 “夹缝维度” ,切断了它们与主宇宙的一切联系!
这种攻击方式骇人听闻,超越了常规战争的理解。被折叠的星系生死未卜,其内部时间流速、物理规则都成了未知数。消息传来,所有参与谈判的文明代表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在这种超越认知的威胁面前,个体的孤立显得如此脆弱。
“看来,我们的争论需要暂时搁置了。”铸星者-阿尔法的能量场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虚空编织者’已经表明了态度。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各自为战,等待被逐个击破;或者,立刻团结起来,共同面对。”
沉默。压抑的沉默。
最终,那个发光水母般的文明代表首先发出了同意的精神波动:“为了生存……也为了那些被夺走的星辰……我们同意。”
紧接着,机械共生体文明代表也点亮了确认的信号:“逻辑结论:联合防御是当前最优解。我们加入。”
有了关键文明的表态,其他犹豫的势力也纷纷跟进。在外部威胁的高压下,《泛宇宙文明联邦临时宪章》以惊人的速度被初步通过,一个松散的、但具备统一军事指挥和情报共享机制的联盟,就此诞生。联邦的第一支联合舰队,由星环锻造者的工程舰、新生界域的变量操控舰、以及其他成员文明的各种特色舰船混编而成,在林晓的统筹指挥下,紧急开赴边境。
与此同时,深规则研究院对“虚空编织者”攻击方式的分析取得了初步进展。艾莉发现,那种空间折叠技术,并非无迹可寻。它在主宇宙的规则结构上留下了一种极其细微的 “熵减疤痕”——仿佛在时间流逝的自然方向上强行打了一个结,违背了宇宙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倾向。
“他们在逆转熵增?!”一位来自擅长热力学文明的科学家惊呼,“这不可能!这是对宇宙基础运行逻辑的颠覆!”
“并非完全逆转,”艾莉纠正道,投射出复杂的能量模型,“更像是一种局部的、强制的‘秩序化’过程,以牺牲周围时空的稳定性为代价。这种技术……与‘校准者’曾经的绝对秩序路径有某种诡异的相似性,但更加……粗暴和黑暗。”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分析那些“熵减疤痕”的数据时,研究院的敏感探测器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仿佛能侵蚀意识的 “低语”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信息结构的、充满绝望与终结意味的规则波动,其核心信息不断重复:
“一切有序……终归混沌……”
“一切存在……终将消散……”
“反抗……徒劳……”
“拥抱……永恒的静寂……”
这种“低语”带着一种诡异的诱惑力,仿佛在劝诱生灵放弃挣扎,回归虚无。研究院立刻将其命名为 “熵寂低语” ,并将其列为最高等级的精神污染源。
“虚空编织者”的目的,似乎不仅仅是领土扩张。他们在散播一种基于熵增终极性的绝望信仰,其行为更像是一种……针对宇宙本身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熵寂仪式”。
联邦面临的,不再是一场常规的战争,而是一场关乎宇宙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对抗。
林晓率领的联合舰队抵达边境,面对的不是严阵以待的敌军舰阵,而是一片片扭曲、破碎、仿佛被无形巨手揉捏过的星空,以及那弥漫在虚空中的、令人心智摇落的“熵寂低语”。舰队中的一些低阶文明船员,已经开始出现精神恍惚、意志消沉的迹象。
“启动变量共鸣屏障!过滤那些精神污染!”林晓果断下令,同时将自身的变量之力提升,如同灯塔般为舰队提供精神锚点,“所有单位注意,保持意志集中!我们面对的敌人,想要摧毁的不仅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他凝视着前方那片被“折叠”的、如同宇宙伤疤般的空域,眼神锐利。变量之火,能否照亮这试图笼罩万物的熵寂黑暗?
联邦的初啼,便在如此诡异而绝望的战场上空,吹响了不屈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