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小队成功脱险的消息传回,并附上了对“龙巢”神乎其技的远程支援的由衷感谢和极高评价,这让基地里紧绷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战士们走路都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尤其是通讯班和技术团队,那更是成了香饽饽,走到哪儿迎接的都是敬佩的目光。
“瞅见没?隔了几百里地,咱动动手指头,就让那帮龟孙子吃了大瘪!”铁蛋逢人便吹,虽然他那“动动手指头”主要是负责扛设备。
然而,高层核心的几人却不敢有丝毫放松。老周办公室的烟灰缸又快满了。
“这次支援,我们暴露了不少东西。”老周吐着烟圈,眉头紧锁,“那个记录仪肯定把咱们的能量波动和通讯模式记录得清清楚楚。‘夜枭’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张建国杀气腾腾,“他们敢露头,就敲掉他们的牙!”
李诺没参与讨论,他正对着“炎黄”号控制台,反复回放分析着支援“利刃”时的各项数据,尤其是那台环境记录仪在基地启动强力干扰和远程通讯时的细微能量反馈。他总觉得,那东西的反应过于“平静”了,平静得有些诡异。
就在这时,又一个加密通讯接了进来,来源是更高层级的指挥机关。
“龙巢,这里是‘昆仑’。”通讯那头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有一批重要战略物资,需要紧急从S城运往b地区。原定路线经过的青龙峡区域,近期敌特活动频繁,且有迹象表明可能存在空中侦察威胁。鉴于你们在信息处理和远程支援方面展现出的独特能力,现征求你们对运输路线的评估意见。相关区域的地形、近期气象及敌情通报数据,已通过安全链路发送给你们。”
“昆仑”!这是比老周级别还要高的直接上级!任务来了,而且是指名道姓,考验他们“信息价值”的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老周立刻回应,语气肃穆。
通讯结束,相关数据流立刻开始传输、解码。巨大的全息沙盘上,S城到b地区的广袤区域地图迅速构建,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已知的敌方据点、以及近三天的详细气象预报数据——风速、风向、云层高度、降水概率,甚至还有电离层扰动指数。
“嚯!这气象数据够详细的啊!”陈雪有些惊讶,这个时代能提供如此精细的预报,可见上级对这批物资的重视程度。
“青龙峡……”张建国指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峡谷,“这里是必经之路,但也确实是打伏击的好地方。两边山高林密,头顶视野受限,一旦被堵在里面,就是瓮中捉鳖。”
“原定路线是走青龙峡主谷,最快,但风险也最高。”老周看着地图,“‘昆仑’的意思,是看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李诺。如果说通讯对抗是矛与盾,那么路径规划就是大脑和眼睛。
李诺没有立刻说话,他快速浏览着所有数据,大脑如同超频的处理器,将地形、气象、敌情、车队规模、车辆性能等无数变量纳入计算。“炎黄”号强大的辅助计算能力被他调用到极致,无数条可能的路线被生成、模拟、评估、淘汰。
几分钟后,他眼睛一亮,手指在全息地图上划出一条曲折的、看似绕远的蓝色线路。
“不走青龙峡主谷。”李诺语气肯定,“我们走这里——绕行北侧的野马坡,然后沿枯水河床南下,在落鹰嘴附近重新汇入主路。”
“什么?野马坡?枯水河床?”张建国第一个提出异议,“李顾问,野马坡那路况极差,卡车很难走!枯水河床现在虽然不是汛期,但沙地松软,容易陷车!这太耽误时间了,而且路况风险很大!”
“看气象数据。”李诺早有准备,将一组气象预报高亮显示,“未来36小时内,青龙峡区域及周边,将有持续的小到中雨,并伴随间歇性浓雾。能见度会变得极差,而且雨水会使得峡谷道路泥泞,两侧山体有小型滑坡的风险。”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反观野马坡和枯水河床区域,处于雨带的边缘,预计只有零星小雨,能见度尚可。野马坡路况虽差,但地基是岩石,下雨影响不大。枯水河床的沙地,因为近期干旱,表层板结尚可,只要车队控制好车速和间距,快速通过问题不大。最关键的是——”
李诺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落鹰嘴的位置:“这里!根据气象模型和电离层数据推测,在车队预计抵达落鹰嘴的时间段,该区域上空将出现一个短暂的、小范围的‘电磁窗口’——云层和电离层扰动会显着减弱!这意味着,如果敌人有高空侦察,在那个时间段,他们对落鹰嘴区域的监控能力会降到最低!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窗口,让车队快速、隐蔽地通过这个最后的暴露点!”
一条看似绕远、路况不佳的路线,在他的分析下,竟然变成了利用天时地利,规避主要风险,甚至能钻敌人监控空子的“安全通道”!
张建国张了张嘴,一时无法反驳。老周眼中精光闪烁,仔细审视着李诺提出的路线和依据。
陈雪则快速进行着验算,片刻后,她抬起头,语气带着佩服:“李诺的计算没错,气象模型和电磁窗口的预测吻合度很高。这条路线,虽然里程增加了约百分之十五,预计时间会延长四到五小时,但安全系数比走青龙峡主谷,高出至少三倍!而且,野马坡和枯水河床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伏击,小股敌特难以构成威胁。”
风险和收益,被清晰地摆在面前。
老周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干了!就按李诺同志规划的路线和建议上报!把分析依据写清楚,特别是那个‘电磁窗口’!”
详细的评估报告和路线建议被迅速整理,发往“昆仑”。
等待回复的时间并不长,但每一分钟都显得有些煎熬。这不仅关乎一批重要物资的安全,更关乎“龙巢”尤其是李诺团队的判断力和价值,能否得到更高层面的认可。
几个小时后,“昆仑”的回复抵达,只有简短的八个字:
“建议采纳。依计行事。”
成功了!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张建国用力拍了拍李诺的肩膀:“行啊!李顾问!你这脑子,比地图好使!”
老周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意味着,“龙巢”在上级眼中的定位,已经从“需要保护的技术奇点”,开始向“可以提供战略决策支持的技术核心”转变了!
然而,就在众人为这次“纸上谈兵”的胜利感到振奋时,一直监控着那台环境记录仪的陈雪,突然发出一声低呼:
“李诺!老周!你们快看!”
只见屏蔽箱内,那台一直毫无动静的记录仪,中心那颗水晶般的透镜,忽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散发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带着某种……确认和标记意味的冰冷蓝光。紧接着,一段比之前捕获到的任何信号都要短暂、都要尖锐、能量层级也更高的脉冲信号,以近乎光速,无视了屏蔽箱的阻隔,向着某个深邃的宇宙方向,骤然发射了出去!
信号的内容无法解析,但其指向性无比明确!
它不再仅仅是观察和记录。
它刚刚……发出了一个“确认目标” 或者 “标记高危” 的信号!
李诺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价值展现,果然如同火上浇油,彻底引起了那个隐藏在最深处的、冰冷存在的注意!
真正的暴风雨,恐怕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