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 > 第184章 怀柔安息与京华夜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怀柔安息与京华夜宴

建元八年六月(公元223年),盛夏已至。 帝国在西域的赫赫武功之后,迎来了更为精妙的怀柔之策;北疆的烽火暂熄,却难掩深宫的波澜与朝堂的暗涌。

襄阳皇城,清凉殿。 这里不似宸极殿的庄严肃穆,更多了几分雅致与宁静。 今日,林羽在此设下小宴,召见数月前被俘的安息贵族女眷。

十余位身着素雅汉装、却难掩异域风情的安息女子,在内侍引导下,低眉顺目,鱼贯而入。 她们经过礼官数月严格教导,已能行标准汉礼,但微微颤抖的指尖与眼底深藏的惊惶哀戚,仍透露出国破家亡的痛楚。

“平身,赐座。”林羽端坐主位,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严。 他并未急于问话,而是令内侍呈上精美的江南点心与时令瓜果,温言道:“西域路远,风物与大秦迥异。这些吃食,可还习惯?”

一位年稍长、原为安息王庭女官的女子,强忍悲戚,依礼作答,感谢天朝皇帝恩典。 林羽颔首,又问及安息风俗物产、宫廷礼仪,言语间充满探究与宽容,绝口不提战事胜负。 殿内气氛,渐渐从凝滞转为一种略带伤感的平静。

问答间,林羽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始终微垂着头、沉默不语的少女身上。 她约莫十五六岁年纪,金发如瀑,肌肤胜雪,鼻梁高挺,一双碧眼如深邃的湖泊,即使穿着朴素的汉宫衣裙,也难掩其绝世姿容与一种近乎倔强的孤高气质。 礼官低声禀报:“陛下,此女名阿尔茜娜,乃安息王族远支。”

“阿尔茜娜……”林羽轻声念道,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方移开。

是夜,林羽摆驾至安置阿尔茜娜的馆舍“凝香苑”。

苑内烛火朦胧,阿尔茜娜 身着安息式样的素白长裙,跪迎圣驾,身形单薄,背脊却挺得笔直。 林羽挥手屏退左右,走近前,以指轻抬起她的下颌,迫使她与自己对视。 那双碧眼中,清晰地映出惊恐、屈辱,以及一丝不肯熄灭的火焰。

“害怕?”林羽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阿尔茜娜咬紧下唇,用生硬的汉话回答:“败军之族,不敢言惧。”

“倒是倔强。”林羽松开手,转身坐下,“安息已亡,你既入秦宫,便是朕的人。顺从,可得富贵安宁;逆抗,唯有自取灭亡。这道理,你可明白?”

阿尔茜娜娇躯微颤,沉默良久,终是缓缓伏下身去,声音几不可闻:“……明白。”

这一夜,凝香苑内, 异国少女的泪水浸湿了绣枕,也标志着一场政治联姻的尘埃落定。

次日清晨,圣旨下达:“安息女阿尔茜娜,柔嘉成性,风姿特秀,深得朕心。特册封为美人,赐号‘息’,赐居‘椒风殿’偏殿,享美人俸禄。另赐宫中至宝【驻颜长生丹】一枚,愿芳华永驻,长伴君侧。”

息美人阿尔茜娜 手捧那枚流光溢彩、异香扑鼻的丹药,与象征身份的册宝,心情复杂难言。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命运已与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紧紧捆绑在一起。 林羽 此举,意在通过纳娶安息王族之女,安抚降俘,向西域诸国彰显怀柔远人之气度,为长久统治西域打下基石。

安息女刚入宫,北疆的捷报亦如炎夏疾风,传入京师。

镇北将军张合、平北中郎将夏侯霸 联名八百里加急奏报:“托陛下天威,臣等已于雁门关外百里处设伏,大破柔然主力,阵斩其王弟郁久闾阿那瓌,歼敌数千,缴获辎重马匹无算,残敌已远遁漠北!”

林羽览报,拍案叫好:“张儁乂、夏侯仲权,真乃朕之北疆柱石!此战,当打出三十年太平!” 当即下旨: 晋张合为征北将军,夏侯霸为镇北将军,犒赏三军,优恤伤亡。 并敕令二人,加固边塞,广布斥候,严防柔然报复。 同时,遣使携严诏北上,申饬柔然汗王郁久闾斛律,责令其遣使谢罪纳贡。 北疆局势,暂得喘息之机。

北疆捷报的喜悦尚未散尽,后宫却传来一则令人扼腕的消息。

北宫然才人郁久闾月娜(柔然公主),因闻听北疆战事惨烈,其族兄(柔然王弟)阵亡,心情激荡,悲恸过度,竟致胎气大动,不幸小产。

林羽闻讯,亲往北宫探视。 见郁久闾月娜 面色苍白,卧于榻上,泪痕未干,心中亦感惋惜。 他坐于榻边,温言抚慰:“爱妃年轻,子嗣日后尚有,当以玉体为重。” 并厚赏太医令,命其竭尽全力调理然才人身体。 然,经此一事,这位柔然公主在宫中的处境,因其特殊的身份与此次变故,变得更加微妙且艰难。

与此同时,弘文馆则传来佳讯。 太子少傅司马徽 向林羽奏报:“皇长子林宸殿下,天资聪颖,近日与臣论及‘王霸之道’,能引《春秋》、《韩非》,辨析精微,见解超卓,颇有陛下年少时之风范。”

林羽闻之,面露欣慰之色。 他深知,文治武功,后继有人,方是帝国长盛不衰的根本。 对林宸 的学业更为关注。

前朝,由科举引发的波澜再起。 以弘农杨氏、清河崔氏为首的世家官员,联名上奏,弹劾新任洛阳令顾承(寒门) “办案急躁,不谙民情,屈打成招,冤判士族”,并附上所谓“苦主”血书与旁证,言之凿凿。

朝堂之上,支持科举的寒门新锐与维护旧制的世家重臣再度激烈交锋。 顾承 被推至风口浪尖。

林羽高踞龙椅,冷静听取双方辩论,心知此乃党争激化的表现。 他未偏袒任何一方,决然下旨:“洛阳令顾承,暂停职司,交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务求水落石出,公正断案。若顾承有罪,依律严惩不贷;若系诬告,诬告者同罪!”

此旨看似不偏不倚,实则 将案件纳入法定程序,既安抚了世家情绪,避免事态扩大,也为寒门官员留下申辩和喘息的空间,体现了高超的帝王平衡术。 朝堂之争,暂时被压制在可控范围内。

夜色下的襄阳皇城,灯火璀璨,恍若白昼。 林羽独立高台,手中是北疆的捷报与三司会审的谕旨,耳边回响着然才人悲切的哭泣与司马徽对皇长子的赞誉。 息美人阿尔茜娜那双含屈带倔的碧眼,仿佛仍在眼前。 怀柔与征伐,朝争与宫闱,继承与平衡…… 治理这庞大的帝国,犹如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步都需精准的计算与绝对的掌控。 而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而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