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南带队破门而入时,看到的是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昨天还在歌舞厅里挥霍张扬、不可一世的白玉山,

此刻像一堆破布般倒在冰冷肮脏的地面上,双眼圆睁,凝固着醉意与惊愕。屋里家徒四壁,散发着霉味、

酒气和血腥味混合的难闻气味。桌上还放着吃剩的廉价泡面盒和空酒瓶,与昨晚他挥金如土的形象形成了无比讽刺的对比。

人前有多风光喧嚣,人后就有多破败凄凉。他死得无声无息,在这座城市的阴暗角落,如同一只被随手碾死的虫豸。

“线断了!”

现场那个抽调过来年轻的刑警忍不住低语,感到一阵沮丧。但李南的目光却愈发锐利。

他仔细勘查着现场,虽然凶手处理得很干净,但这种“过度完美”的现场本身就是一个疑点。

一个退伍老兵在家中被如此专业地一击毙命,像是抢劫?仇杀?太巧合了!更重要的是,李

南深知白玉山的为人以及他近期对赵立夏集团的威胁。

“这不是线索断了,这是对手在帮我们清除障碍,同时把他们自己更彻底地暴露出来。”

李南对周正和赶来的专案组领导冷静分析,

“白玉山的死,恰恰证明我们的调查打中了他们的七寸!他们害怕了!杀白玉山灭口,正好说明赵立夏和李卫东就是幕后主使!”

李南的判断立刻得到了专案组的认同。方向立即调整:首先排查白玉山最后的活动轨迹,重点查他死前去了哪里,

和谁接触过,谁最后见过他。另外核对李卫东及赵立夏的不在场证明,严密调查他们案发时间段的行踪。

请求分局刑侦大队对现场进行最细致的勘查,寻找凶手可能忽略的极细微物证,如鞋印、纤维、毛发等。

让专案另一名刑侦大队的民警深度分析案发前后赵、李二人的通讯记录。术业有专攻,人家的特长就是干这个事。

赵立夏和李卫东自以为高明的一步棋,在专业的侦查面前,反而成了加速他们灭亡的催命符。

白玉山的暴死非但没有让专案组陷入停滞,反而像一剂强心针,激发了所有办案人员将其背后黑手揪出来的决心。

在唐国栋和季昌明的坐镇指挥下,公安与检察院两条线紧密配合,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调查大网,

从各个方向对赵立夏和李卫东展开了缜密至极的查证。一组人马彻查案发时间段凌晨1点-3点,

专案组通过技术部门对李卫东家附近基站信号的分析显示,其手机在案发时段有过短暂的、非正常的信号漂移,

虽不足以精确定位,但表明其很可能离开了日常活动范围。技术人员对赵立夏、李卫东二人案发前后数日的通讯记录进行了地毯式分析。

发现案发前24小时内,李卫东与赵立夏有过三次短暂通话,通话时间点蹊跷。

案发后一小时左右,李卫东主动给赵立夏打了一个电话,时长不足20秒,极可能是报信或确认。

更重要的是,在白玉山死亡前几日,李卫东与一个本地开锁匠且有盗窃前科的人有过联系。

通过后来审讯该开锁匠得知,他最终承认案发当晚受李卫东(通过中间人)指使,去一个棚户区“开过一扇旧木门”,

并描述了大致位置,经核实正是白玉山住所!这直接证明了李卫东为凶手进入现场提供了技术支持。

检察院苏荃儿带领的检察院小组加大了对资金流的追查力度。他们发现在白玉山死后第二天,

赵立夏的一个远房亲戚的账户上,突然存入一笔五万元现金,来源不明。而该远房亲戚与李卫东有过资金往来。

追踪李卫东的账户,发现其在案发前几日取现五万元,与上述金额吻合。

这笔钱很可能是支付给开锁匠和可能存在的其他协助者的报酬,或者是对李卫东的“奖励”。

第二组侦查员对李、赵二人进行了外围绕核。发现案发后,李卫东明显变得焦虑,频繁联系赵立夏,

且有一次被观察到在车里与赵立夏发生短暂而激烈的争执,似乎承受着巨大压力。赵立夏则强作镇定,

但工作中屡屡出现低级失误,开会时心神不宁,与其平日作风大相径庭。就在各方信息不断汇聚,

形成强大压力但尚缺一锤定音的物理证据时,新区刑侦大队技术中队对白玉山被杀现场进行的第N次细致复勘,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