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晏羽回头看去。

便发现丁二狗去喘吁吁爬上全椒县城墙。

“校长!王在晋接任腐明东路大军总指挥,先率八万大军出安庆城东进,欲寻我大军决战。”

没想到离间计这么快有就有效果。

看来这史可法和历史上一样,争权夺势还是差了些火候。

难怪最近不断有侦察兵传来消息,杨州、淮安等各州府官兵,都往滁州城内集结。

原来是王在晋下达的命令。

这是试图以滁州城为饵,与我汉家人民军在滁州城外决战啊!

晏羽问道:“晏火旺第三军了,可有动作?”

“晏火旺现在不但要面对安庆城内守军,还有郑芝龙水师、南京水师进犯,不敢贸然分兵追击。”

“嗯!看来晏火旺成熟了不少,知道不能被战功蒙蔽双眼,给晏火旺再去一道军令,一定要守住长江水道,不能让腐明大军西进,进犯我汉家人民军治下。”

丁二狗补充道:“等王在晋八万大军抵达无为州后,便可让晏火旺寻机夺下安庆城,只要安庆城在手,留下一个重炮营,和水师团,就能稳稳锁死长江水道了。”

“你有什么谋划?”

“校长!眼下德安府战事吃紧,据黑冰台战友汇报,张凤翼留在新蔡大营的各路明军,似有南下湖广异动。”

“呵…想不到张凤翼真有换家的魄力。”

“不是张凤翼有换家的魄力,是崇祯此战已孤注一掷,腐明大军若败,大明王朝也就终结了。”

“那依你看来,王在晋东进滁州,更多是为拖住我第六、第七旅回援?”

“王在晋在第六旅手上吃过亏,也知他那江南营兵不是我汉家人民军对手。”

晏羽点了一支利群,抽了好几口。

问道:“曹木根现在到哪了?”

“曹木根第一旅已抵达黄州府,黄州大营十个预备连也划归到曹木根第一旅了。”

“行军速度太慢了,让曹木根将重炮营就在黄州城,轻装赶往德安城驻防。”

“校长!第一旅没有骑兵,又没有重炮,只怕曹木根抵达德安府后,也只能分兵守城,无法阻止张凤翼的骑兵,荼害我汉家人民。”

晏羽猛吸一口烟说道:“我军主力现在折返湖广,只怕张凤翼会率骑兵北逃。”

“校长是在等张凤翼十万大军进入德安府,在回援堵住张凤翼后路?”

“只有灭了张凤翼和洪承畴两路边军精锐,腐明才彻底没了抵抗力。”

丁二狗犹豫一会说道:“随州城就第五旅一个连驻防,要不给晏水生下令,分派一个营驻防随州城吗?”

晏羽笑了笑道:“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晏水生,他虽未请示分兵救援随州城,但晏水生在应山县折损了一个连,他会不报仇?”

“可武关道日夜激战,第五旅主力已调去武关道,他拿什么去报仇?”

“第五旅在襄阳城内,不是还留守一个步兵营和一个辎重营吗?若是我猜得不错,那个步兵营已在去往随州城的路上了。”

“一个步兵营面对三万骑兵,捉襟见肘啊!”

“野战是没法打的,可张凤翼没有攻城器械,有一个营驻守随州城,张凤翼的骑兵也无法拿下随州城。”

“那只期望晏水生那一个步兵营,能赶在随州城破之前,赶到随州城吧!不然随州城内上万人民危矣,就连这一个步兵营在野外都难以全身而退。”

晏羽轻叹一声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通知各营以上军官,到全椒县衙来开会,没钓到张凤翼,却来了个王在晋,来者是客,咱们也得为王在晋八万大军,准备好一桌丰盛大餐了。”

丁二狗已经猜到了!

看来校长已下定了决心,放张凤翼三万骑兵深入湖广了。

也对!

若不将张凤翼的骑兵放入湖广。

那汉家人民军两条腿,怎么也追不上四条腿的骑兵。

丁二狗补充问道:“是否通知后勤部,让行政部配合实施,给德安府、黄州府各州县民兵,发放燧发枪。”

晏羽点了点头道:“后勤部碎发枪现在就万余杆,由两府州县守备营营长酌情分配,轰天雷但是充足,够两府民兵都配上一两枚。”

正如晏羽所料一样。

晏水生得知第五旅驻防在应山县一个作战连。

与应山县共存亡,全部牺牲在应山县城后,大发雷霆。

若不是第五旅参谋长肖铁库反复劝阻,没准晏水生就亲率第二、第五旅主力,去寻张凤翼去报仇了。

考虑到腐明洪承畴八万边军,日夜轮番进攻武关道。

第二旅和第五旅主力,需得在武关道及周边山道布防,无法抽调大军。

晏水生便向驻防襄阳城,第五旅第三营营长陆平安下令。

紧急赶往随州城守城,并利用夜行军优势,伺机出城讨要一些利息。

原本还以为要在襄阳城,坐冷板凳的陆平安。

收到晏水生军令后,便星夜率第三星赶往随州城救援守城。

只是!

当陆平安第三营进入随州地界后。

侦察排战友,就时常与官兵斥候,在野外搏杀。

无奈!

虽说涢水河以北,地势平坦,利于大军快速行军,早些进入随州守城。

但频繁出没的官军斥候,也意味着随时会吸引来大股官军骑兵。

若是在平坦的野外,被数倍骑兵缠住。

那就别说救援随州城了,恐怕他陆平安第三营,也有可能全军覆没。

陆平安当机立断,率大军渡涢水河南下,进入桐柏山。

虽说桐柏山不利于炮兵连、辎重连行军,援救随州城需要多耽搁几日。

但能摆脱官军骑兵的围追堵截。

能顺利抵达随州城南外,涢水河对岸的山区。

随州城北十里。

万店乡乡所。

虽有不少百姓已逃入随州城躲避战火。

但还是有些来不及逃离,沦为边军精锐们的战功。

万店乡乡所公学教谕林曼怡,由于年过六旬,来不及也不想逃了。

便在万店乡的惊恐声,喊杀声中。

静静坐在万店乡乡所内,静候匪兵的到来。

几个官兵见林曼怡坐乱不惊,刚欲举刀拿人。

便见林曼怡掏出一个象牙腰牌。

那几个官兵虽不识字,但象牙腰牌他们清楚,这是大明官员、士人才拥有的腰牌。

巧了!

这几个边军正是张凤翼家丁亲兵。

是张凤翼派来清扫乡所,作为临时中军大帐。

得知乡所内还有一大明官员,座乱不慌。

张凤翼也来了兴趣,想寻那官员聊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