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687章 捷智之三《敏悟》14 明成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7章 捷智之三《敏悟》14 明成祖

明成祖:帝王“筑土竖碑”智慧!靠一梦破解巨碑难题,藏着借力垫高的玄机

明成祖朱棣要在钟山上雕刻他老爸(朱元璋)的功德碑。这石碑不仅无比宏伟华丽,下面的石龟底座(龟趺)也特别高,工匠们想尽办法,都没法把巨大的石碑安放到龟背上,彻底犯了难。

有一天,朱棣做梦梦到一位神仙告诉他:“想把这石碑竖起来,得让石龟看不见人,人也看不见石龟。”醒来后,朱棣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出了办法。他让人沿着石龟四周堆土,一直堆到和龟背一样高,然后用车子把石碑运到土堆上,对准龟背的位置放好。等石碑固定稳了,再把周围的土慢慢挖掉,轻轻松松就完成了竖碑的工程,一点没费大力气。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巨碑登龟”困局,关键在“筑土垫高+创造平面”

朱棣能搞定工匠们束手无策的难题,核心逻辑直击要害:

1.拆解核心障碍:难题的关键是“龟趺太高,石碑无法抬升到位”,而非石碑本身太重;

2.用筑土创造过渡条件:通过堆土和龟背找平,把“高空抬升”转化为“平地搬运”,既消除了高度差的障碍,又符合“龟不见人,人不见龟”的隐喻(土堆遮挡视线),本质是“借力垫高,搭建过渡桥梁化解高度难题”的智慧。

这就像面对有高度差、无法直接完成的任务,硬抬硬扛只会徒劳;搭建过渡平台,把陡峭的“难题坡”变成平缓的“平地路”,就能轻松推进。

二、核心启示:遇“高度差\/无法直达难题”,别硬扛,用“过渡搭建+借力转化”破局

朱棣的思路,对现在工作、工程、生活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工程作业遇“高度障碍”:比如要给高楼外墙安装大型设备,别直接高空吊装。像朱棣那样,搭建逐层上升的脚手架或临时平台,把设备先运到平台上,再逐步转移安装,既安全又稳定,避免高空风险;

- 工作遇“层级跨越难题”:比如新手要接手高阶任务,别直接硬上。先搭建“过渡学习平台”——先从基础环节入手,逐步接触核心内容,再搭配导师指导,像堆土一样逐步提升能力,最终胜任高阶任务,避免急于求成导致失误;

- 生活遇“高度搬运难题”:比如要把大件家具搬上没有电梯的高楼,别直接硬抬。用结实的木板搭成斜坡,在斜坡上垫上滚轮,把家具顺着斜坡慢慢推上去,借助“过渡斜坡”化解高度和重量的双重难题,省力又安全。

简单说就是:“遇到有高度差、无法直接直达的难题,硬扛硬上只会事倍功半。关键是搭建过渡载体(土堆、平台、斜坡等),把难题转化为可平稳推进的简单任务,轻松高效搞定。”

【原文】明成祖

成祖勒高皇帝功德碑于钟山。碑既钜丽非常,而龟趺太高,无策致之。一日梦有神人告之曰:“欲竖此碑,当令龟不见人,人不见龟。”既寤,思而得之。遂令人筑土与龟背平,而辇碑其上,既定而去土,遂不劳力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