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梅家三朵花 > 第9章 婚姻的裂缝(1)超市的裂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婚姻的裂缝(1)超市的裂变

主题:经济压力与情感疏离,个体价值与家庭责任的冲突

一九九五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县城街道两旁的法桐树叶才开始泛黄,萧瑟的秋风却已带着一股透骨的凉意,卷起地上的尘土和零星的落叶,打着旋儿,扑向行色匆匆的路人。梅小红站在“梅记百货超市”的玻璃门后,望着门外这片熟悉的、如今却倍感压力的街景,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半旧不新的卡其色风衣。超市里灯火通明,货架整齐,但在她眼里,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名为“焦虑”的薄雾。

扩张。这个念头像一把双刃剑,悬在她的心头。最初的“梅记百货超市”成功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了县城里一个小小的话题,谈论着这个打破本地商户垄断、真心为邻里提供实惠的“新鲜事物”。

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很快就被更大的野心和随之而来的压力所取代。她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邻近的乡镇,乃至更广阔的市场。连锁化、规模化,似乎是做大做强的唯一途径。她熬夜做出的扩张计划书,详细规划了下一家分店的选址、货品结构、人员配置,每一个数字都经过反复推敲,闪烁着诱人的前景。

然而,现实的冰冷很快浇熄了理想的炽热。资金,像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横亘在蓝图与现实之间。银行贷款门槛高企,条件苛刻;民间借贷利息惊人,如同饮鸩止渴。原有的超市利润,维持现有运营、支付员工工资、偿还初期投入后,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支撑新店庞大的启动资金。她感到自己仿佛被一张越收越紧的网束缚着,呼吸艰难。

这种事业上的紧绷感,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家庭之中。她的丈夫陈伟民,那个在县卫生局有着一份稳定但清闲工作的男人,越来越无法理解,也越来越无法忍受妻子这种“疯狂”的状态。在他以及他那个典型的体制内家庭看来,女人有一份安稳的工作,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才是正途。像小红这样,早出晚归,甚至常常彻夜在超市仓库里盘账、理货,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事业”弄得心力交瘁、家不成家,简直是本末倒置,不可理喻。

今晚,陈伟民特意提早下班,去小学接了女儿小梅回家,甚至还难得地下了厨房,炒了几个小红爱吃的菜。桌上摆着红烧茄子、清炒豆苗,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西红柿鸡蛋汤。

他原本指望用这顿精心准备的晚餐,缓和一下近来几乎降至冰点的夫妻关系,或许还能再次劝说小红,放弃那个不切实际的扩张梦,哪怕把现在的超市盘出去,找个清闲单位上班,也好过现在这样折腾。

墙上的挂钟指针慢吞吞地走向七点,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小梅饿得受不了,扒了半碗饭就先去做作业了。陈伟民脸上的期待逐渐被焦躁和怒气取代。当小红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推开家门时,看到的便是丈夫阴沉得能滴出水的脸,和一桌早已失去温度的饭菜。

“还知道回来?”陈伟民的声音冷得像地窖里的冰,“这个家对你来说,是不是就跟旅馆一样?高兴就回来睡一觉,不高兴就连人影都见不着?”

小红累得连解释的力气都没有,她脱下外套,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声音沙哑:“对不起,今天盘货,事情太多。你们先吃就好,不用等我。”

“等等等!等到什么时候?等到你那个破超市关门大吉吗?”陈伟民猛地站起身,积压已久的怨气终于爆发出来,“梅小红!你睁开眼睛看看!看看这个家!还有点家的样子吗?小梅的功课你多久没管了?爸妈那边多久没去探望了?这个月的房贷、水电费,你知道交了多少钱吗?你眼里除了你那些货架、账本,还有什么?”

小红深吸一口气,试图保持冷静:“伟民,我知道我最近忙,忽略了家里。但超市正在关键时期,扩张计划如果能成,以后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小梅也能有更好的条件……”

“更好的条件?”陈伟民打断她,语气充满了讥讽,“就是让她天天见不到妈?就是让你把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还想把房子抵押出去,去填那个无底洞?小红,你醒醒吧!你就是个普通女人,不是什么女强人!别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了!安安稳稳过日子,不行吗?”

“普通女人?”小红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却也燃起了一簇火苗,“什么叫普通女人?相夫教子,围着锅台转,仰仗着丈夫的工资过活,这就是女人该有的样子?伟民,我不想那样。超市是我的事业,是我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它不仅能养活我们,还能养活跟着我干的那些员工!它让我觉得我自己有价值,不仅仅是一个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价值?你的价值就是不顾家?就是让所有人都指着我的脊梁骨,说我陈伟民没本事,要靠老婆出去抛头露面、拼死拼活?”陈伟民的自尊心被刺痛了,他猛地一拍桌子,碗碟震得哐当作响,“我看你是被那个什么李国庆灌了迷魂汤!整天跟你谈事业、谈发展,他安的什么心?!”

“你胡说什么!跟李科长没关系!”小红又气又急,脸涨得通红。李国庆在百货公司改制期间以及她后来创业时,确实提供过一些信息和建议上的帮助,但她自问言行端正,从未越轨。丈夫的猜疑让她感到屈辱。

“我胡说?那你看看现在!深更半夜,一个电话你就准备往外跑!不是他是谁?”陈伟民越说越觉得自己的猜测就是事实,怒火烧光了他最后一丝理智。

就在这时,小红放在包里的bp机尖锐地响了起来,在这剑拔弩张的寂静里格外刺耳。她拿出来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省城的电话号码,后面跟着简短的信息:“有急事,速回电。”

是李国庆。他之前提过,省城有一批价格极低的日用百货库存,可能是某个大厂处理的尾货,如果能吃下来,对超市缓解资金压力、甚至为扩张备货都极有好处。但对方要求急,必须马上决定,并且需要负责人亲自去验货、押运。这个机会,对她来说,就像是溺水之人看到的稻草。

她顾不上再和丈夫争吵,快步走到客厅角落的电话机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喂?李科长?是我,小红……对,我看到信息了……批发的价格确实很诱人,但量太大了……我需要亲自过去一趟?今晚就出发?……好,好,我明白机会难得……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安排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她压低着声音,语速很快,脸上混合着焦虑、权衡和一丝看到希望的急切。这神情,在陈伟民看来,无疑是坐实了他的指控。她为了那个男人的一个电话,就要深夜离家?什么批发生意,分明是借口!

小红刚放下电话,一转身,差点撞上站在她身后的陈伟民。他的眼睛通红,胸膛剧烈起伏着,手里拿着一样东西。

那是他们结婚三周年时,县里评选“五好家庭”,他们被单位推选,获得的一个水晶玻璃的“模范夫妻”奖杯。奖杯不大,造型是两颗交织的心,在灯光下曾经折射出幸福梦幻的光彩。陈伟民一直很珍视这个奖杯,把它摆在客厅最显眼的酒柜上,视为他们婚姻美满的象征。

此刻,他举起那个奖杯,声音因极度愤怒而颤抖:“梅小红!你告诉我!到底是什么生意,需要你半夜三更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就往外跑?!我们这个家,在你眼里到底算什么?!这个‘模范夫妻’的牌子,是不是早就成了一个笑话?!”

小红看着他手里的奖杯,又看看他扭曲的面容,心一点点沉下去,疲惫和失望像潮水般淹没了她。她张了张嘴,想解释那批货的重要性,想说明李国庆只是提供一个商业信息,想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更好的未来……

但她最终什么也没说。所有的言语在丈夫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毫无信任的猜忌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她的沉默,在陈伟民看来等同于默认。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绝望和暴怒达到了顶点。“你不是要你的事业吗?你不是觉得这个家捆住了你的手脚吗?那我成全你!”

话音未落,他猛地将手中的奖杯狠狠摔向地面!

“砰——哗啦——!”

清脆刺耳的碎裂声猛地炸开,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水晶玻璃的心脏瞬间支离破碎,化成无数细小的、尖锐的碎片,四溅开来,像极了他们此刻破碎的关系和信任。一些碎片甚至溅到了小红的裤脚上。

女儿小梅被巨大的声响惊醒,穿着睡衣惊慌失措地从卧室跑出来,看到一地的碎片和父母对峙的僵硬身影,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陈伟民指着满地狼藉,声音冰冷彻骨,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进小红的心口:“梅小红,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们离婚!”

说完,他不再看小红一眼,转身抱起哭泣的女儿,重重地摔上了卧室的门。

巨大的摔门声之后,是死一般的寂静。小红独自站在原地,像被钉在了地板上。她低着头,怔怔地看着脚下那些闪烁着冰冷光芒的碎片,每一片都映出她苍白而麻木的脸。刚才那声决绝的“离婚”,还在耳边嗡嗡作响。

bp机再次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屏幕上依然闪烁着那个省城的号码和“急事”的字样。

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信任与猜忌……所有矛盾在这一刻汇聚、爆炸,将她推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渊。她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孤立无援。扩张计划所需的资金像一座大山压着她,而身后原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却已经先一步分崩离析。

她缓缓地蹲下身,手指颤抖着,想要拾起一块较大的碎片,指尖却被锋利的边缘划破,渗出一颗鲜红的血珠。疼痛感传来,却远不及心口的万分之一。

她该怎么办?放弃那批可能救急的货源,留下来试图挽回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还是……

夜深了,窗外的风更大了,呜呜地吹着,像是为这个陷入僵局的家奏响的一曲挽歌。小红缓缓站起身,脸上泪痕已干,只剩下一种近乎绝望的坚毅。她最终没有去捡那些碎片,而是转身,拿起电话,回拨了那个省城的号码,声音出奇地平静:

“李科长,是我。那批货,我要了。我马上安排去省城的事宜。”

挂了电话,她走进卧室,简单地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经过紧闭的次卧房门时,她停顿了一下,里面传来女儿压抑的抽泣声和丈夫低沉的安慰声。她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但她没有敲门。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她需要的是钱,是让超市活下去、进而发展壮大的资本。只有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她或许才有资格,才有底气,去面对和解决家庭的危机。

最终,她拉开门,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冰冷的秋夜之中。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将一地的破碎、女儿的哭声和丈夫的决绝,暂时关在了那个曾经名为“家”的空间里。

她开车前往超市仓库,那里还有未清点完的库存,还有明天需要处理的订单,还有她几乎全部的心血和希望。此刻,那里似乎成了她唯一能去的地方,唯一能让她暂时忘却烦恼、专注于“生存”本身的避难所。

然而,她并不知道,更大的风波正在前方等待着她。关于她“挪用公款炒股”的举报信,已经在黑暗中悄然投递了出去。而她与李国庆之间这场纯粹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的深夜通话和即将成行的省城之旅,在别有用心之人眼中,早已被扭曲成了另一番模样,即将成为引爆她职业生涯的又一枚炸弹。

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裂变,已将梅小红推到了命运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