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浮世金钗录 > 第113章 故园东望路漫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的寒风卷着细雪,呼啸着穿过潞州城的大街小巷。沈青岚站在城墙上,望着东南方向,目光似乎要穿透这千里冰封,看到那个她魂牵梦萦的地方。

金陵,那个她生长于斯的故园,如今已是遥不可及的梦。

“夫人,城下又来了十几个流民,说是从金陵逃难来的。”守城士兵前来禀报。

青岚心中一紧:“快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当那些衣衫褴褛的难民踉跄着走进城门时,青岚快步迎了上去。他们个个面黄肌瘦,嘴唇冻得发紫,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惊恐。

“金陵...金陵怎么样了?”青岚扶起一个几乎冻僵的老者,急切地问。

老者浑浊的眼中滚下泪来:“完了...全完了...北狄大军围城半月,城中粮尽,已经开始吃树皮了...”

青岚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勉强稳住身形:“太子呢?朝廷呢?”

“太子还在坚守,可是...听说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老者哽咽道,“萧相国那些人,天天在太子耳边念叨投降...”

青岚的心沉到了谷底。她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将难民安置妥当后,青岚独自登上城楼最高处,向着东南方向极目远眺。风雪模糊了她的视线,却模糊不了心中那个熟悉的影像——

金陵城东的沈府,那棵她幼时常爬的老槐树,树下母亲温柔的笑脸,父亲教她读书时严肃的神情...还有后园那片梅林,每年冬天,红梅映雪,暗香浮动。她与文轩就是在那里初遇的,那时他还是个青衫书生,手执书卷,站在梅树下吟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而今,故园可还在?梅花可还开?

“夫人又在想家了?”采薇不知何时来到她身后,将一件厚斗篷披在她肩上。

青岚没有回头,轻声道:“采薇,你还记得金陵的梅花糕吗?香甜软糯,入口即化。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亲手做给我吃。”

采薇眼中泛起泪光:“记得...夫人最爱吃了。还有元宵节的灯会,秦淮河的画舫,夫子庙的糖人...”

主仆二人沉默下来,沉浸在共同的回忆中。那些平淡的日常,如今想来,竟是如此珍贵。

“报——”一个探马急匆匆跑上城楼,“夫人,南方有消息!”

青岚猛地转身:“快说!”

“陆将军已抵达金陵,但...但被困在城中,无法突围。北狄大军层层包围,城中粮草已尽,恐怕...支撑不了几日了。”

青岚的脸色瞬间惨白。文轩...她日夜牵挂的丈夫,如今正身处绝境。

“还有...”探马犹豫了一下,“萧相国派人传话,说若夫人愿意开城投降,他可保陆将军平安。”

青岚冷笑:“这种话,骗三岁孩童还差不多。”

她挥手让探马退下,独自在城楼上站了许久。风雪越来越大,她的肩头积了薄薄一层雪,却浑然不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她忽然想起岑参的这句诗。从前读来,只觉意境苍凉,如今方知字字血泪。

当夜,青岚召集众将议事。

“我们必须驰援金陵。”她开门见山,“太子和陆将军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众将面面相觑。一位老将军起身道:“夫人,非是我等贪生怕死。只是潞州兵力有限,若分兵南下,只怕不仅救不了金陵,连潞州也保不住啊!”

“谁说我们要分兵?”青岚目光坚定,“我要亲自率兵南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不可!”李将军第一个反对,“夫人乃一城之主,岂可轻离?况且南下之路已被北狄切断,凶多吉少啊!”

青岚缓缓站起,走到厅堂中央:“正因凶多吉少,我才必须去。潞州可以没有沈青岚,但不能没有诸位将军。而金陵...不能没有太子,我...不能没有文轩。”

她环视众人,声音哽咽却坚定:“我意已决,三日后出发。李将军,我不在时,由你暂代城主之职。”

众将还要再劝,青岚抬手制止:“我不仅是潞州的夫人,也是大燕的子民,陆文轩的妻子。有些责任,我必须承担。”

散会后,青岚独自来到伤兵营。这里还住着上百名重伤未愈的士兵,他们都是在守城战中负伤的勇士。

“夫人!”见她进来,伤兵们纷纷挣扎着要起身。

“都躺着。”青岚快步走到一个伤势最重的士兵床前,为他调整了一下枕头的位置,“张校尉,今日感觉如何?”

张校尉失去了一条胳膊,脸色苍白,却强撑着笑容:“好多了,就是...就是再也不能为夫人守城了。”

青岚心中一酸,握住他仅存的那只手:“你已经为这座城付出太多了。”

她逐一巡视,为伤员换药、喂水,倾听他们的诉求。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小兵拉着她的衣袖,怯生生地问:“夫人,我们...还能回家吗?”

青岚看着他稚气未脱的脸,想起自己那个早夭的弟弟。她轻轻抚摸他的额头,柔声道:“能,一定能。等打完了仗,我亲自送你回家。”

小兵满足地笑了,渐渐睡去。

走出伤兵营,青岚对采薇说:“记住这个小兵的名字和籍贯。若我回不来,你一定要找到他的家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是个英雄。”

采薇泣不成声:“夫人不要说这样的话...您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青岚望着满天繁星,轻声道:“但愿如此。”

接下来的两天,青岚忙着安排南下事宜。她挑选了五百精兵,都是自愿跟随的勇士。又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药品,虽然这些在漫长的征途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临行前夜,她将李将军唤到书房,将一卷文书交给他。

“这是...”李将军展开一看,大吃一惊,“城防图、粮仓位置、密道入口...夫人为何将这些机密全部交付于我?”

青岚平静地说:“我此去生死未卜,必须为潞州做好万全准备。若我三个月内没有消息,你可全权处置城中一切事务。必要时...可以投降保全民众。”

李将军跪地叩首:“末将誓与潞州共存亡,绝不负夫人所托!”

青岚扶起他,眼中闪着泪光:“拜托了。”

次日黎明,南门缓缓开启。青岚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座她誓死守护的城池。

“出发!”

五百人的队伍在风雪中艰难前行。青岚不时回头,看着潞州城的轮廓在视野中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天际。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能再回故园?

南下的路途异常艰难。北狄骑兵不时骚扰,粮草补给困难,再加上严冬酷寒,队伍行进缓慢。每到一个城镇,青岚都要打听金陵的消息,但得到的都是坏消息:北狄攻势越来越猛,金陵城危在旦夕。

这日,队伍行至一个名叫白石镇的小镇。镇上空无一人,到处是战火留下的残垣断壁,显然刚经历一场洗劫。

“夫人,这里好像还有人!”一个士兵在镇子尽头的一间破屋里发现了幸存者。

青岚快步走去,只见屋里蜷缩着几个老人和孩子,个个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老人家,镇上其他人呢?”青岚蹲下身,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他们。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接过干粮,老泪纵横:“死的死,逃的逃...北狄人来的时候,见人就杀...我的儿子、儿媳都...”

青岚心如刀绞。这一路走来,她看到太多这样的惨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这就是乱世的真相。

“你们跟我们走吧,前面有个临时安置点。”青岚柔声道。

老者却摇头:“不走了...这里是我们的根,死也要死在这里...”

青岚默然。她理解这种对故土的眷恋,就像她对金陵的思念一样,那是融在血液里的情感,割舍不断。

队伍继续南下,越靠近金陵,遇到的难民越多。他们扶老携幼,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不知去向何方。青岚将所剩不多的粮草分给他们,却只是杯水车薪。

这日黄昏,队伍在一条冰冻的河边扎营。青岚独自站在河边,望着冰层下缓缓流动的河水,思绪万千。

“夫人,喝口热汤吧。”采薇端着一碗野菜汤走来。

青岚接过,却没有喝:“采薇,你还记得秦淮河吗?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去那里游船。你在船上放纸船,说要让它飘到东海去。”

采薇眼中泛起怀念的神色:“记得...那时多好啊,太平盛世,无忧无虑...”

“是啊,太平盛世...”青岚轻叹,“如今才知道,那看似平常的日子,是多么珍贵。”

她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金陵所在:“我真想再看看秦淮河的灯火,再尝尝梅花糕的滋味,再听一听夫子庙的钟声...”

采薇哽咽道:“等打完了仗,我们一定还能回去的。”

青岚没有回答。她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能结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到故园。

夜里,青岚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回到了金陵沈府,府中张灯结彩,正在为她准备生辰宴。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在书房练字,弟弟在院子里放风筝...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她欣喜地跑过去,想要拥抱他们,却发现自己的手穿过了他们的身体。她大声呼喊,却没有一个人听得见。

“爹!娘!”她绝望地哭喊,眼睁睁看着眼前的景象如烟雾般消散。

“夫人!夫人!”采薇的呼唤将她从梦中惊醒。

青岚坐起身,满脸泪痕。帐外,风雪依旧。

“我梦见他们了...”她哽咽道,“他们都还好好的,和从前一样...”

采薇握住她冰凉的手,轻声安慰:“那是老爷夫人在天之灵保佑着夫人呢。”

青岚擦干眼泪,望向帐外漆黑的夜空。故园已远,前路漫漫,但她不能回头。

半个月后,队伍终于抵达金陵外围。站在高地上远眺,青岚的心沉到了谷底——金陵城被北狄大军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伤痕累累,显然经历了惨烈的攻防战。

更让她心惊的是,城头上飘扬的已不是大燕的旗帜,而是北狄的狼头旗。

“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几乎站立不稳。

一个从城中逃出的难民证实了她的恐惧:“三天前...城破了...太子被俘,陆将军...陆将军率残部退守皇城,还在抵抗...”

青岚眼前一黑,险些晕倒。采薇及时扶住她:“夫人!您要保重啊!”

“文轩...还活着...”青岚强自镇定,“他还活着!”

她立即召集将领商议对策。

“皇城易守难攻,但粮草有限,支撑不了多久。”她分析道,“我们必须尽快与文轩取得联系,里应外合。”

“可是夫人,我们只有五百人,如何突破北狄的数万大军?”一个将领质疑。

青岚目光坚定:“不是突破,是智取。”

她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派人秘密潜入城中与文轩联络,约定时间,由她在城外制造混乱,引开部分敌军,为文轩突围创造机会。

当夜,三名精锐士兵奉命潜入城中。青岚则率主力埋伏在城外山林中,焦急地等待着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东方渐白,城中却毫无动静。

“夫人,恐怕...”李将军欲言又止。

青岚摇头:“再等等。”

就在这时,皇城方向突然升起三支火箭——约定的信号!

“行动!”青岚一声令下,五百将士如离弦之箭,冲向敌营。

他们并不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北狄军营顿时大乱,部分兵力被吸引过来。

与此同时,皇城大门突然打开,一队人马冲出,为首的白袍将军正是陆文轩!

“文轩!”青岚惊喜交加,率兵接应。

两军汇合,来不及多说,且战且退,向城外突围。

“青岚!你怎么来了?”文轩一边挥剑杀敌,一边急问,“潞州怎么办?”

“潞州有李将军守着!”青岚答道,“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在这里!”

夫妻二人并肩作战,率部杀出一条血路。就在即将冲出重围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暗处射来,直指向文轩的后心!

“小心!”青岚想也不想,飞身挡在文轩面前。

箭矢穿透她的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襟。

“青岚!”文轩抱住她软倒的身子,目眦欲裂。

“快走...”青岚艰难地说,“不要...管我...”

文轩如何肯弃她而去?他抱起青岚,在将士的护卫下,拼命向外冲杀。

当他们终于冲出重围,来到安全地带时,青岚已昏迷不醒。

“青岚!坚持住!”文轩抱着她,声音哽咽,“我们马上就到家了...回金陵...回我们的家...”

青岚在剧痛中微微睁开眼,看着丈夫焦急的面容,虚弱地笑了:“回家...真好...”

她再次望向东南方向,那里有她魂牵梦萦的故园。虽然前路依旧漫漫,但至少这一刻,她在爱人的怀中,仿佛闻到了记忆中梅花的清香。

故园西望路漫漫,但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再远的路,也终有抵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