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 第103章 十年的功夫半年的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十年的功夫半年的枪

“好好好,原来都在这里,小的见过几位。”虞积功自竹林暗处缓步现身,拱手一礼,语气恭敬,眼神却锐利如鹰。

太监之中,一人蓦地闪身而出,示意其余人速速退去。他紧盯着虞积功,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是他派你来的?你可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两人凛然相对,林间空气霎时凝滞,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我自然清楚!”虞积功冷笑一声,目光森寒,“这正是我往上爬的绝好机会。所以,只好借几位项上人头,为我铺一铺这青云路了!”

话音未落,他眼中杀机毕现,毫无预兆地骤然发难!右脚一蹬,身形如电,贴身侧移,右腿撕裂空气,宛若一根沉重的钢鞭,带着尖啸直扫对方下盘。

那公公抬脚一挡,“砰”地一声闷响,硬生生化解这凌厉一击。旋即借势疾进,快得只余一道残影,左手已如铁钳般攥住虞积功的前襟;同时脚下悄无声息地一踢一勾,动作行云流水,狠辣老练。

虞积功心头一震,急忙卸力后撤,踉跄数步才勉强站稳,骇然道:“你……究竟是什么人?”

“哼,”公公嘴角浮起一抹讥诮的冷意,“虞家后人,竟也沦落到干这等勾当?”

虞积功深知遇上了顶尖高手,近身缠斗绝无胜算。心念电转间,他猛一弓步,如饿虎扑食险险避过对方又一记杀招,旋即袖中机栝轻响——“锵”地一声,一支寒芒乍现的梅花镖疾刺而出!

却见公公双臂柔如灵蛇,竟顺势缠绕而上,一绞一拿,瞬息扣死其手腕脉门。“呵,阴险玩意儿倒是不少。”

话音未落,指间猛一发力,咔嚓一声脆响,虞积功腕关节已被硬生生卸了下来!紧接着一记重腿狠狠踹在他胸口,虞积功整个人倒跌出去,连退三四步,猛地喷出一口鲜血,一条手臂软软垂下,再提不起半分力气。

公公凝望远方,忽地屈膝跪下,郑重叩首。起身后,他神色平静,径自朝山下走去,再未看虞积功一眼。只从容地从怀中取出一枚乌黑药丸,纳入口中。

片刻后,他已行至山下。坦然环顾四周,骤然间,“砰”的一声枪响划破寂静,他应声扑倒在地。

“功夫是俊,可张大人的汉阳造,终究更爽利一些。”林间转出几人,当中一人持枪冷笑,“任你苦练十年功,也抵不过老子练半年的枪啊!”

可他笑声未落,却见倒在地上的公公猛地一阵抽搐,口中涌出汩汩黑血!

持枪者顿时脸色大变,惊惶的叫了起来:“哎哟不好!这老鬼竟一心想死,提前吞了毒!快、快救他!总管说了活要见人,死也得留口气!绝不能放过他们!”

袁平才刚潜至山下,便惊觉林间道旁遍布暗桩。他心头一沉,顿时明白自己并未真正逃出生天。那位的手段,果然不凡,怕是从未松懈,自己终究还是引起了他的疑心。

他不敢再贸然行动,转而缩回山上寺院,藏身于荒废禅房之中,一连数日不曾踏出半步。只靠野果山泉勉强维生,忍饥挨饿,静待风头过去,再图脱身之策。

与此同时,齐二爷已在东交民巷的洋楼内与人密会达成交易。他沉稳地伸出手与对方一握,语气笃定:“放心,必保你安然离去。只需依计行事,待风平浪静,自然完璧归赵。”

“多谢二爷,此番恩情,在下没齿难忘。”对方低声叹道,“经此一劫,我也算看清了……布衣之身,纵有千般谋划,若无人提拔打点,终是徒劳。”

齐二爷面上笑了笑,未置可否,转身告辞离去。心中却冷冷一哂:当年胡家落难之时,又何曾见你手软过?如今轮到自个头上,便就受不住了?

马车轻晃,驶离了东郊民巷。齐二爷靠在柔软的椅垫上,对车夫吩咐了一句:“老裕丰茶馆。”

随即目光便投向了窗外,眉宇间带着一丝办完事的松懈,正打算去寻个清静地方松快松快。

不料,马车才行不过几条街,便猛地减缓了速度。齐二爷微微蹙眉,只见前方一队顶戴花翎的清兵,如临大敌般团团围住了一处宅院,刀枪闪烁,气氛肃杀。他定睛一看,心中不由一凛,这竟是金姐的场子!

他面色沉静地收回目光,心中却是一声冷笑。朝廷这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过是病急乱投医,只知一味打压这些与革命党可能沾边的地方,仿佛如此便能天下太平。殊不知,这不过是扬汤止沸,真正的根源痼疾,何曾触及分毫?

车厢内光线微暗,齐二爷闭上双眼,仿佛假寐,只唇角微动,逸出一段轻悠悠的话来,像是自语,又像是说与这动荡的时局听。

“蠢呐……若肯放开内阁,效仿古今成法,将各方势力拉拢,妥为安置、互相牵制,这隐患未尝不能化解。偏生读了些西洋的死书,便连老祖宗“二桃杀三士”的绝妙手段都忘了个干净。” 话语消散在辘辘的车轮声中,带着几分讥诮,几分冷淡。

马车转进胡同,碾过青石板路,在老裕丰茶馆门前稳稳停住。齐二爷躬身下车,脸上已挂起平日那派闲适的笑意,撩起长衫下摆,不紧不慢地跨过高高的门槛。

堂内,宋少轩正握着梦玲的手在案前描红。齐二爷瞧见便笑了声:“宋小子,又在这儿夫妻唱随,切磋笔砚功夫呢?早跟你说过,你那字嘛,算的上端正,却无丝毫韵味。没有天赋,这般苦练怕是事倍功半呐。”

“二爷,您来了!”宋少轩闻声急忙搁笔,起身相迎,“快里边请。”

齐二爷顺势凑近他身侧,声音压得极低,只容二人听见:“事已了了。姓谭的倒是个识时务的,舍了官职,带上钱爽气地走了。”

宋少轩闻言,心头紧绷了几日的那根弦终于一松。这几日京城风声鹤唳,巡兵如织,抓人之声不绝于耳,实在让他寝食难安。

默然片刻,齐二爷像是斟酌再三,终是开口问道:“那……孩子的事,可有下落了?”

“唉,若不是方郎中透出口风,我竟不知还埋着这么一桩事。”宋少轩面露惭色,摇头叹道,“正在尽力寻访,尚无头绪。”

“若实在寻不着,”齐二爷语气倏忽转冷,侧过脸,递给他一记意味深长的眼神,“便罢手吧。常三就要回来了,这个节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