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破局 > 第131章 逆淘汰样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买官价目表”的阴影下,清州市官场生态的扭曲与溃败已昭然若揭。而最能体现这种系统性溃败残酷性的,并非那些依靠金钱和关系上位的钻营者,而是那些在逆流中坚持原则、却最终被无情淘汰的实干者。他们的悲剧,构成了这场反腐风暴中最令人扼腕的注脚。专案组在梳理刘明维体系罪证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些被掩盖的伤痕,张为民这个名字,便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逆淘汰样本”。

张为民,前清州市住建局副局长,一位在城市建设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老专家,以作风正派、业务精湛、敢于直言着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干部,却在三年前一次看似正常的机构改革中,被“调整”到了市档案局担任调研员,彻底离开了权力核心,直至提前退休。他的遭遇,在当时的清州官场被视为“不识时务”的典型。

专案组在调查刘明维等人操纵项目、违规审批的过程中,多次在旧档案和项目记录中看到张为民的签名和审批意见,其中不少都明确提出了反对或质疑,与后来刘明维强行推动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引起了李正峰的注意。

“这个张为民,好像在很多有问题的项目上都投过反对票。”李正峰指着几份档案材料对韩博说。 韩博接过材料看了看,点了点头:“我也有印象。听说这个人脾气很硬,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被‘挂’起来了。或许,他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很快,张为民被请到了专案组驻地。与许多官员不同,他接到通知后,没有惊慌,也没有推诿,只是平静地整理了一下衣着,便跟着工作人员来了。出现在韩博和李正峰面前的,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身形清瘦但腰杆挺直的老人,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从容。

“张老,打扰您了。我们是‘909’专案组的,想向您了解一些过去项目上的情况。”韩博客气地请他坐下。

张为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韩博和李正峰胸前的证件,平静地开口:“我知道你们。清州,是到了该刮骨疗毒的时候了。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吧,我知无不言。”

没有寒暄,没有试探,老人直接切入了正题。他清晰的记忆和严谨的叙述,仿佛将韩博和李正峰带回了数年前那个暗流汹涌的清州官场。

样本一:富民路项目。 “富民路的规划设计和预算,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张为民回忆道,“路线规划绕开了地质条件更好的区域,刻意经过几个拆迁成本极高的村落;建材标准和施工工艺的预算也明显偏高。我在评审会上明确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不符合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建议重新论证。”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懑,“但是,刘明维副市长当时主管城建交通,他当场就否定了我的意见,说这是市里的重点工程,要特事特办,不能因为个别技术问题影响大局。后来,我的意见被无视,项目强行上马。我坚持在会议纪要上写下了我的保留意见。”

样本二:新区安置房项目。 “那个项目的中标方,长路集团,当时资质和业绩都存在疑问。他们的报价并非最低,技术方案也存在缺陷。我作为分管领导,拒绝在初步审查意见上签字同意。”张为民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为此,刘明维亲自找我谈过话,暗示我‘要讲政治’、‘顾全大局’,甚至……暗示我可以得到一些‘补偿’。我拒绝了。后来,他们绕开了我,找了另外一个副局长签了字。项目是推进了,但质量问题后来层出不穷,老百姓怨声载道。”

样本三:城东土地违规变性。 “那是规划为绿地的一块宝地,对调节城市气候至关重要。刘明维和吴天宝他们想把它变成别墅区,我坚决反对,并在规委会上据理力争。”张为民的眼神锐利起来,“那一次,刘明维拍了桌子,说我‘思想僵化’、‘阻碍发展’。不久之后,局里进行‘岗位轮换’,我被调离了核心业务岗位,明升暗降,去了档案局。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挡了他们的财路。”

张为民的叙述平静而客观,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但每一个事例都像一把锤子,敲打着听者的心。他所坚持的,不过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法律法规和客观事实,然而在扭曲的生态下,这种坚持却成了“异类”,成了必须被清除的“障碍”。

“去了档案局之后,还有人找过您吗?”李正峰问道。

张为民淡淡一笑:“有。胡三强派人来找过我,说只要我肯‘闭嘴’,不再提以前的事,可以给我一笔‘顾问费’,保我晚年无忧。我把他骂走了。我张为民一辈子没拿过一分不干净的钱,临老了,更不会让自己的手沾上粪土!”

韩博和李正峰肃然起敬。眼前这位老人,用他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做干部的“风骨”。

“张老,您的这些经历和您保留的那些材料,非常重要。”韩博郑重地说,“它们不仅印证了刘明维等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更重要的是,它们揭示了‘逆淘汰’机制对党和政府事业的严重危害。让实干者寒心,让投机者得利,这是最大的不公!”

张为民看着韩博,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我老了,能不能看到清州变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来了,并且在做事。这就够了。”他站起身,“如果需要,我随时可以出来作证。我只希望,以后的清州,像我们这样的‘异类’,能再多一些。”

送走张为民后,韩博和李正峰久久沉默。

“一个张为民被淘汰,可能意味着无数个‘张为民’在沉默中选择了妥协,或者干脆同流合污。”李正峰的声音有些沙哑。 “所以,我们不仅要揪出蛀虫,更要重塑生态!”韩博语气坚定,“要把‘张为民’们失去的公正还给他们,要让实干者有机会,让担当者无顾虑!这才是我们这场斗争更深层次的意义!”

张为民的样本,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清州官场曾经的黑暗,也折射出对未来政治清明的深切期盼。专案组将他的证言和相关材料仔细归档,这不仅是定罪的佐证,更是未来重建清州政治生态时,必须铭记和汲取的教训。逆淘汰的悲剧,绝不容许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