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破局 > 第128章 财政局长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联合专案组驻地的调查工作如同精密的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在刘明维、张克勤等核心人物相继开口,战果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原本看似边缘的人物,也开始浮出水面,他们手中掌握的秘密,往往能拼凑出腐败网络更真实的细节。

清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周斌,刘明维的外甥,就是这样一个关键人物。他被控制后,初期同样试图顽抗,但在强大的证据和心理压力下,尤其是在得知舅舅刘明维已经全面崩溃后,他的心理防线也迅速土崩瓦解。他的交代,虽然没有刘明维、张克勤那样涉及高层内幕和血腥罪行,却从另一个维度——金钱——揭开了这个腐败网络运作的核心机密。

负责审讯周斌的是专案组从省审计厅抽调的一位资深审计专家,配合纪检监察干部。他们不急不躁,将一摞摞从财政局、长路集团及相关皮包公司查获的账目复印件摆在周斌面前。

“周斌,富民路项目,专项资金三千万,实际用于工程建设的不足一千五百万。剩下的一千五百万,去了哪里?”审计专家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他手指点着账目上一笔笔看似合规、实则漏洞百出的支出。

周斌脸色蜡黄,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他看着那些熟悉的账目,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是……是刘市长……我舅舅指示的。”周斌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这些项目能批下来,上面打点、下面协调,都需要钱。这一千五百万,一部分……一部分作为‘管理费’和‘协调费’转到了几个指定的皮包公司账户,这些公司……其实都是胡三强控制的。”

“具体比例是多少?怎么分配?”审讯干部追问。

“一般是项目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中,大概……大概百分之十左右,会留在市里,由我舅舅……和我,还有几个关键部门的人……分掉。剩下的百分之十到二十,要通过观测站的渠道,或者别的办法,送到省里……主要是给魏副省长那边,还有……还有‘言侯爷’指定的账户。”周斌断断续续地交代着,每一个数字都触目惊心。

这不仅仅是富民路一个项目!在审计专家和审讯干部的步步紧逼下,周斌如同挤牙膏一般,又陆续交代了新区安置房项目、河道治理工程、数个土地开发项目……几乎每一个经过他手拨付资金的重大项目,都存在类似的操作!

一个清晰的、系统性的资金抽水模式被勾勒出来:项目立项(刘明维等人操纵)—— 违规招标(长路集团或其关联皮包公司中标)—— 虚高预算、虚报工程量 —— 财政资金拨付(周斌等人配合)—— 资金通过复杂路径被层层截留、瓜分 —— 大部分非法所得通过观测站等秘密渠道转移至境外。

周斌的办公室和家里被搜查时,还发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东西。除了大量现金、金条、奢侈品外,调查人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保险柜里,找到了一本私人笔记。

这本笔记并非正式的账本,更像是周斌个人的“备忘录”和“护身符”。里面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记录着一些关键信息:

· 时间、项目名称、总金额。

· “市留”比例和具体分配名单及金额(包括他自己、刘明维以及其他几个关键官员的份额)。

· “上供”比例、接收方代号(如“魏办”、“言系”等)以及大致渠道。

· 一些特殊备注,如“魏公子留学费用”、“言老寿礼(古董瓶)”等。

这本笔记,虽然记录不全,但其真实性极高,与查获的账目、银行流水以及胡三强、刘明维等人的口供形成了惊人的互补和印证!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这个庞大资金黑洞运作机制的锁。

“为什么记这个?”审讯干部拿着那本笔记,严肃地问周斌。

周斌瘫在地上,涕泪横流:“我……我害怕啊!我知道这些事情见不得光,万一……万一哪天出事,或者上面有人想卸磨杀驴,我总得留点东西保命吧……我也没想到,真的会有这么一天……”

除了交代自己和刘明维的问题,周斌还供出了财政系统内部另外两名与他同流合污的科长,以及国土、规划等部门几个具体负责业务操作、同样收了“好处费”的官员。这些人很快被专案组控制,使得清州市层面的腐败网络被进一步廓清。

周斌的交代和那本私人笔记,其价值在于:

第一,提供了量化证据。 之前胡三强、刘明维的供述多偏向于定性,而周斌这里,有相对具体的金额、比例和分配名单,使得腐败的规模更加直观和震撼。

第二,揭示了运作细节。 他详细描述了资金如何通过看似合规的财政流程被“洗白”和抽走,揭示了制度漏洞是如何被利用的。

第三,强化了指向性。 笔记中关于“魏办”、“言系”以及那些特殊备注,虽然仍是间接证据,但极大地强化了魏长明和“言侯爷”涉案的指向性,为下一步的调查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

第四,暴露了系统性问题。 周斌案显示,腐败并非个别人所为,而是在特定系统内,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和“利益均沾”的生态,这才是最令人警醒的。

当关于周斌审讯突破和那本私人笔记的报告送到韩博和李正峰案头时,两人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这个周斌,算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把他这条线上的蚂蚱都扯出来了。”韩博指着报告上周斌供出的新名单。 “更重要的是,他提供的这些资金流向和分配细节,让我们对魏长明和‘言侯爷’的涉案程度,有了更具体的把握。”李正峰翻看着那本笔记的影印件,目光锐利,“‘魏公子留学费用’、‘言老寿礼’……这些都是可以深入调查的切入点。”

李正峰立刻做出部署: “第一,根据周斌提供的名单,立刻对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涉案人员采取措施,扩大清州层面的战果,彻底铲除刘明维在政府系统的根基。” “第二,审计和外调组,重点核查周斌笔记中提到的这几个特殊款项,追踪‘魏公子’留学费用的实际来源和支付方式,查清‘言老寿礼’中那件古董瓶的来历和价值。” “第三,将周斌的供述和笔记内容,与胡三强、刘明维关于资金方面的口供进行整合,形成一份关于该腐败网络资金运作模式的专题报告,作为后续指控的重要依据。”

财政局长的秘密,如同撕开了腐败网络金钱血管上的又一道口子,让那肮脏血液的流动路径暴露得更加清晰。每多一分这样的证据,套在魏长明和“言侯爷”脖子上的绞索,就收紧一分。专案组的脚步,正沿着金钱的痕迹,坚定不移地迈向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