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七零年代生存日志 > 第172章 一对三小组课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姑,我写完了。”

芳芳看自己的书呢,她也学习呢。

“来,我看看。”

她把自己出题的本子拿出来,翻到刚才让他们几个做的那一页题目上。

芳芳专门买了个笔记本,特别好的本子,她把给孩子们出题,她都记在本子上。

这个就是她的教案,也是学案,上面写着考点,公式,然后下面带着解题步骤,还有一些能使用的方法。

虽然都是小学的知识点,但芳芳还是很认真的备课了。

说实话,虽然高中的数学她学着还有点难度,但是小学的还是可以的。

甚至她还自己编写应用题呢。

今天他们进行的还是分数计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这一块,这三个孩子算起来都不算熟悉,错的概率还挺大的。

“看这个题,6\/2??你会,3??你就不会了?”

虎子歪着身子看他写的,他琢磨了一下,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还有谁写完了?”

剩下俩都摇摇头。

“我就写了四道,剩下的还没写。”

狗蛋也是。

芳芳看着她们的本子,“是还没来得及写,还是不会写?”

“不会写,我看不懂了。”

“行,那就都看着。”

虎子就站芳芳身后,她两边再一边一个。

“咱们先回忆一下分数的乘除法是咋算的来着?”

“公式是啥来着?背一遍。”

“a\/b x c\/d = ac\/bd(bxd≠0)”

“好,没错,一定注意bd都不能是0,不然就没意义了哈。”

“来,公式记住了,咱们代入,对应一下,第一个题一不一样?”

“一样,直接点进去算就行。”狗蛋很积极。

“好,带入就行。你看看你这算的对吗?”

“6?3得几?”

狗蛋开始叽叽咕咕的算,“你九九乘法表背熟练了没有?”

“十八。”

“你俩算的是多少?”

“十八。”

……

芳芳带着孩子一步一步的,每一个题都是提问公式,代入,不能直接点代入的都要进行换形式,如何换,讲完后再让他们在边上做一遍。

最后出两个不一样的题考一下。

“学会了没有?”

几个孩子点点头,“行,今儿个就写到这。我明个儿晚上检查你们背九九乘法表啊,不熟练的明天自己找时间背。”

李启东看了看时间,这都七点半快八点了。

时间倒也不算晚。他骑着自行车驮着狗蛋回家。

狗蛋坐在后座上踢着腿。

“你觉得你芳芳姑讲的你能听明白吗?”

“能啊,芳芳姑讲完了我就明白了,在看见这样的我一眼就知道咋做了。”

“那你在学校咋没听明白呢?”

“学校老师一上课就让我们爬黑板,我不会就在那站着,站那我就玩粉笔了,我根本没听着。

再说了那个老师他都不爱教我们。

他们老开会,也不咋管我们。”

看来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这事儿得去问问去,不知道是就他们班这样,还是别的班都这样。

“你不知道,我们那个老师,自己做题还错了呢。”

“是吗?”

“可不是咋的,他赶着隔壁那个来事差远了,人家那个来事老师厉害了,问啥都知道,我们班这个老师,什么都不会,做题还错了,就上回算题,他算错了,还说我们不对。”

小学数学题还能算错了?这老师的水平不咋地啊?

“我们都觉得,芳芳姑比我们学校老师还厉害。”

李卫东没说话。

“小叔,你能让芳芳姑上我们学校教我们不?”

黑夜里看不大清路,李卫东骑车压过一个小坑,车子颠簸了一下。

“我没那个本事。”

狗蛋不乐意了,“你也太不中用了,连这点事儿都办不了!要你有啥用!”

“李狗蛋,我跟你说,你这思想有问题啊,人家学校招老师,我能插上话吗?你叔得是多大的官啊?”

“你这是狡辩,都是借口。”

这话他听芳芳说过,一会儿就学会了。

“人家张航他小姨,就是他姥爷给安排的工作。”

听着狗蛋的话,“你小孩子知道什么?你又知道了,人家干什么工作还能告诉你?”

“张航自己说的,她小姨初中没毕业,不想上学了,他姥爷给安排的。”

“你不懂,张航他小姨,不是他姥爷给找的工作,那是顶替了他姥爷的岗位。”

狗蛋不知声了。

想了想,“我就觉得芳芳姑老在厨房干活,可惜了了。”

小孩丫丫的,懂个屁。

“怎么的?不然让你芳芳姑顶替我的岗位?我去给大厨房打杂去?”

狗蛋仔细想了想,“算了吧,你那个活儿也不是个好活儿。

我奶都说了,你那个工作,忙起来顾不上家,没白天没黑夜的,还得往外跑。”

嘿,你还挑上了。

这叔侄俩有一搭没一搭的回了家。

有了一对三学习小组的加持,狗蛋脑子里的知识迅速增加。

有一回老爷子在家算工分,狗蛋看他爷爷拨弄着算盘算账,他在边上口噶口的帮着算了出来。

“哎呀,还是得上学,你看看,我大孙子真是厉害,不用拨算盘珠子就能算出来。”

老头子也很开心。

大孙子会算账了,这以后就能帮上忙了。

“爷爷,咱俩比赛呗,看看谁算的对算的快。”

呦,这可是不容易,要知道以前这孩子就知道玩,这会儿居然能说这个话,看来是不怕输。

“行,你就帮我算这一张的,看看咱俩算的一不一样。”

公分嘛,就是每一天的加起来,算算每个人的,每个家的,再算算平均的。

村里的工分都是大队部统一计算,几个人算几天才能算出来。

他算的就是他自己家的。

每次出工他都会记下来的。

其实他跟老婆子这么大年纪了,出不出工的,也没啥毕竟家里头俩儿子还有儿媳妇,都是有工作的人。

可老农民,你不种地吃什么?

儿媳妇那临时工,还不知道啥时候转正呢。

万一人家不让干了,还是得回来种地。

他们老两口还能动弹,干一点挣一点,一年也分不少口粮,不然就家里头这几张嘴,光靠那点工资,可不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