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林超结交了不少国外的文化界人士。他们对中国玉石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还邀请林超在国外举办玉石文化展览。

林超回国后,立刻着手准备国外的展览。他又开始忙得不可开交,从挑选展品到布置展厅,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亲自把关。

“这可是把玉石文化推向世界的好机会,咱一定得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外国人看。”林超干劲十足。

展览终于在国外的一个大城市开幕了。展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外国朋友们看着那些精美的玉石作品,不停地发出赞叹声。

有个外国收藏家对一块和田玉籽料摆件爱不释手,他找到林超,非要买下这件作品。“林先生,这块玉石太迷人了,我愿意出高价收藏它,您看可以吗?”

林超犹豫了一下,他心里有点舍不得,毕竟这块摆件是他精心挑选的。但他又想到,要是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外国人接触到中国玉石文化,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行吧,既然您这么喜欢,就卖给您吧。希望您能好好珍藏它,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美。”林超最终还是答应了。

随着在国外的展览大获成功,林超的名声越来越响啦。好多国外的媒体都跑来采访他,把中国玉石文化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这事儿传回国内,那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国内的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又对林超进行了一波报道。

这一下,来找林超合作的人简直踏破了他家的门槛。有想让他帮忙做玉石文化旅游项目的,有想跟他联名推出玉石周边产品的,各种各样的合作意向书像雪花一样飞过来。

林超这下可犯难了,这么多合作,到底该选哪些呢?“这么多机会摆在眼前,可不能盲目做决定啊,得选那些真正能把玉石文化发扬光大的合作。”林超一边翻看着那些合作方案,一边自言自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超最终挑选了几个靠谱的合作项目。其中一个是和国内一家知名的影视公司合作,要拍一部以玉石文化为背景的电视剧。林超担任这部剧的文化顾问,负责把关剧中关于玉石的各种知识和细节。

“这可是个宣传玉石文化的好机会,要是能通过电视剧让更多人了解玉石文化,那可太棒了。”林超对这个合作充满了期待。

在电视剧筹备期间,林超忙得晕头转向。他不仅要给编剧讲解玉石文化的历史典故,还要陪着导演和演员们去玉石产地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玉石开采和加工的过程。

“你们看这玉石开采有多不容易,工人们在山里没日没夜地找矿、采矿,每一块玉石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啊。”林超在玉石矿场对着演员们感慨地说。

演员们也都特别认真,跟着林超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个年轻演员本来对玉石一窍不通,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竟然也能像模像样地说出一些玉石鉴别小知识了。

“林老师,您真是太厉害了,跟着您我才知道原来玉石里面有这么多学问。”那个年轻演员对林超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几个月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这部电视剧终于开播了。一播出就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追捧,收视率那叫一个高。剧里那些精美的玉石道具和精彩的玉石故事,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哇,原来玉石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啊,我以前都不知道。”“这部剧拍得真好,让我对玉石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众们在网上纷纷留言。

看着电视剧取得这么好的反响,林超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玉石文化又成功地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除了电视剧合作,林超还和一家大型的文化创意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玉石文化创意产品。有设计精美的玉石首饰,有印着玉石图案的文具,还有以玉石为主题的家居装饰品。

这些创意产品一上市,就成了爆款。年轻人特别喜欢,觉得这些东西既时尚又有文化内涵。

“这个玉石书签好漂亮啊,我要买来送给我的好朋友。”“这款玉石耳环好独特,戴在耳朵上感觉自己都变得优雅了。”商场里,顾客们一边挑选着产品,一边夸赞着。

林超看到这些产品这么受欢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通过这些创意产品,玉石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超也开始考虑起传承人的问题。“我年纪越来越大了,得找个靠谱的接班人,把这玉石文化传承的担子交给他。”林超心里这样想着。

他开始在自己身边的年轻人中留意,希望能找到一个既有才华又对玉石文化充满热爱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超终于发现了一个叫小李的年轻人。

小李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小伙子,学的是文物鉴定专业,对玉石文化特别痴迷。他经常参加林超举办的各种活动,每次都听得特别认真,还会主动向林超请教问题。

林超觉得小李这孩子挺不错,就有意培养他。他带着小李去见各种玉石界的前辈,让小李跟着学习玉石鉴定的技巧。

“小李啊,这玉石鉴定可是个细致活,得慢慢来,不能着急。每一块玉石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你得多看多摸,才能掌握其中的门道。”林超耐心地教导小李。

小李也特别努力,跟着林超没几个月,玉石鉴定的水平就提高了不少。

他还经常提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林超刮目相看。

“这孩子有潜力,假以时日,肯定能把玉石文化传承得更好。”林超打心眼里觉得小李是个可造之材。

日子过得飞快,林超手把手地教小李,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都传授给了他。从辨别玉石的产地,到判断玉石的品质优劣,再到如何与各路行家打交道,林超都一一给小李讲得明明白白。

有一回,他们收到一块送来鉴定的玉石,这块石头从外观上看平平无奇,但小李凭借着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查看玉石的纹理,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林老师,我感觉这块玉石有点问题,它的纹理虽然看似自然,但总感觉有些不连贯,会不会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小李带着疑惑向林超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