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透视赌石鉴宝 > 第170章 乔装打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决定混进这个地下拍卖会。到了拍卖会那天,林超和晓峰乔装打扮一番,顺利地进入了会场。

会场里灯光昏暗,气氛有些诡异。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人都遮遮掩掩的,眼神里透着一股神秘劲儿。林超和晓峰在角落里找了个位置坐下,悄悄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拍卖会开始后,一件件所谓的“文物”被拿上台展示。林超一看,这些大多都是些赝品,但也有几件看起来像是真家伙,而且极有可能是被盗掘后非法流通的文物。

林超小声对晓峰说:“这些文物肯定有问题,咱们得想办法把证据收集起来。”

就在这时,台上的拍卖师开始介绍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瓶,那瓶子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看起来精美绝伦。拍卖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它的来历和价值,台下的人纷纷开始竞价。

林超仔细观察着,他发现这个青花瓷瓶的底部有一些细微的痕迹,很像是近期出土文物被仓促处理的迹象。他心里断定,这肯定是一件非法文物。

晓峰趁着大家都专注于竞拍的当口,悄悄地用手机拍下了青花瓷瓶的照片,以及周围参与竞拍者的模样。林超则留意着台上拍卖师的每一句话,试图从中找出关于文物来源的线索。

随着价格一路飙升,气氛越来越紧张。突然,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站起来,大声喊出了一个惊人的价格。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少人放弃了竞拍。林超觉得这个男人很可疑,一直紧紧盯着他。

就在拍卖师准备落槌成交的时候,林超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这个青花瓷瓶是非法文物,你们这是在进行非法交易!”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超。拍卖师脸色一变,连忙说道:“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这是我们正规渠道得来的文物。”

林超冷笑一声:“正规渠道?底部的新土痕迹都还在,这明显是刚出土不久的文物,被你们非法拿来拍卖。你们的行为是在违法犯罪!”

那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脸色阴沉下来,恶狠狠地看着林超:“你少在这里多管闲事,否则有你好看的。”

晓峰也站了起来,毫不畏惧地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证据,你们逃不掉的。文物是国家的瑰宝,不容你们这样肆意倒卖。”

此时,会场里有些混乱,有人试图趁机溜走。林超和晓峰大声喊道:“谁都不许走,警察马上就到!” 听到警察要来,那些原本还想闹事的人也都老实了许多。

没过多久,警察就冲进了会场,将所有人都控制住了。林超和晓峰把收集到的证据交给警察,详细说明了情况。

警察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做得好啊,要不是你们,这非法拍卖会还不知道要进行多久。”

经过调查,这个地下拍卖会背后牵扯到一个巨大的文物走私团伙。他们在各地盗掘古墓,非法获取文物,然后通过这种秘密的拍卖会将文物卖给国内外的不法买家。

在林超和晓峰的协助下,警方成功捣毁了这个团伙,追回了一大批珍贵文物。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人们对林超和晓峰的英勇行为赞不绝口。

林超在接受采访时说:“文物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只要我们大家都上心,那些想偷文物、倒卖文物的人就没有机会。”

晓峰也说道:“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更多人意识到文物的重要性,一起保护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

经过这次事件,林超和晓峰的名气更大了。很多学校、单位都邀请他们去做讲座,分享文物保护的经验和故事。

林超每次都会认真准备,把自己这么多年来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毫无保留地讲给大家听。

有一次在一个大学的讲座上,林超讲完后,一个学生提问:“林老师,文物保护工作这么辛苦,还会有危险,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下来的呢?”

林超微微沉思了一下,然后深情地说:“当你真正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你就会明白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我们先辈的智慧和精神。我看着这些文物,就好像能看到过去的岁月在眼前流淌。为了让这些历史的记忆不被遗忘,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亲眼看到这些瑰宝,再辛苦、再危险,我也觉得值得。”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被林超的话深深打动了。那一刻,林超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文物保护事业充满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超和晓峰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们又开始着手推动一项新的计划——建立一个文物保护志愿者培训基地。

林超说:“光靠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培养更多专业的文物保护志愿者,让他们遍布全国各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文物。”

晓峰则负责培训基地的具体筹备工作。找场地、拉赞助、制定培训课程,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忙得不可开交。

看着晓峰这么拼命,林超既心疼又欣慰:“这孩子,比我当年还有干劲儿!”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培训基地终于建成了。那是一座位于市郊的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外观看起来朴实无华,但里面一应俱全。

培训室内摆放着各种文物保护的专业设备和模拟文物,还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用于理论教学。

培训基地的第一期招募启事一发布,就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年轻人报名。

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背景,但都怀揣着对文物保护的热爱。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林超和晓峰仿佛看到了文物保护事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