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他眼里有星光 > 第235章 柳荫春醒时!故事册“新生页”,嫩芽与期盼共生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柳荫春醒时!故事册“新生页”,嫩芽与期盼共生长

柳荫的冰雪消融殆尽,暖阳刺破云层,老柳树抽出嫩黄的新芽,雪地里埋下的“心愿柳”也冒出翠绿的枝丫。16位孙辈踩着湿润的泥土赶来,手里提着花苗、扛着小铁锹,要陪王俊凯(爷爷)、苏清颜(奶奶)一起“唤醒柳荫”,播种春日的新绿与期盼,这份生机与温情,填进了故事册的“新生页”。

“爷爷奶奶,我们来种新柳啦!”辰宇、瑶心扛着一捆柳树苗走在最前面,树苗根部裹着湿润的泥土,还带着山野的清新气息。王俊凯正蹲在“心愿柳”旁,轻轻拨开根部的积雪,苏清颜则拿着小喷壶,给刚冒芽的枝丫浇水,听到声音笑着抬头:“等你们好久了,泥土刚化冻,正是种树的好时候。”溪然、温景然赶紧放下手里的花苗,蹲到爷爷身边:“爷爷,我们这次选的是耐寒的垂柳苗,种在河边,夏天就能垂成绿荫啦!”

孙辈们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泽安、陈亦舟在河边挖树坑,铁锹插进湿润的泥土里,溅起细碎的泥点;林栀、苏晓棠把花苗拆开,小心翼翼地放进提前挖好的小花坛里,有月季、蔷薇,还有爷爷爱吃的金银花;熙安、沫希举着相机,拍下这充满生机的瞬间——爷爷教辰宇扶苗的姿势、奶奶帮溪然整理花苗的侧脸、孙辈们挥锹铲土的身影,每一幕都透着春日的活力。

王俊凯扶着一棵垂柳苗,教泽安如何扶正根部:“树苗要栽直,根部要埋实,浇足定根水,这样才能长得稳。”泽安认真听着,按爷爷说的调整树苗角度,陈亦舟则挥锹填土,两人配合得严丝合缝。苏清颜则在花坛边指导林栀、苏晓棠:“金银花要种在向阳的地方,开花才旺;月季的根要埋深点,不然容易被风吹倒。”她边说边示范,指尖轻轻拂过花苗的嫩叶,眼里满是爱惜。

顾念、夏星眠和念禾没有加入种树队伍,而是抱着乐器坐在柳叶书廊旁,弹唱起新写的《柳荫春醒曲》。吉他、手风琴的旋律轻快灵动,混着远处的鸟鸣、铲土声,像春日的溪流般欢快流淌:“冰雪融,嫩芽生,柳荫里,盼新生;祖孙手,共播种,岁月暖,爱常青……”歌声飘遍整个柳荫,正在种树的孙辈们跟着轻轻哼唱,连王俊凯都忍不住跟着打拍子。

中午时分,新柳苗全部栽好,河边一排垂柳亭亭玉立,花坛里的花苗也扎根沃土。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分享带来的干粮和水果,苏清颜给孙辈们递上温水:“歇会儿再忙活,刚种的树苗要浇足水,可不能偷懒。”王俊凯则翻出一本旧笔记本,里面记着他当年种老柳树的心得:“你们看,这棵老柳树就是三十年前我和你奶奶种的,当年也是这么细的树苗,现在都能遮天蔽日了。”孙辈们凑过去看,笔记本上的字迹已经泛黄,却记满了浇水、施肥的时间,满是岁月的痕迹。

下午,大家给新柳苗浇水、培土,还在每棵树苗旁立上铭牌,刻着种植人的名字和春日的心愿:溪然和温景然的铭牌写着“愿柳丝长青,情谊不散”;苏晓棠和陈亦舟的写着“愿花开四季,爱意绵长”;辰宇和瑶心的写着“愿树苗茁壮成长,柳荫永远热闹”。王俊凯和苏清颜也在老柳树旁种了一棵新苗,铭牌上写着“愿隔代情浓,岁月静好”。

种完树,孙辈们提议办一场“春日小市集”,把家里闲置的书籍、手工品拿来分享,所得款项用来买柳苗和花肥。熙安、沫希负责布置摊位,把书廊的木架当展台;顾念、夏星眠在旁边弹唱,吸引邻里;泽安、陈亦舟则去村里通知大家来赶集。很快,邻里们就带着孩子赶来,有的挑选书籍,有的欣赏手工品,小市集热闹非凡。张爷爷买了一本旧诗集,笑着说:“这样的市集好,既环保又热闹,还能为柳荫出力!”

傍晚时分,小市集圆满结束,孙辈们把所得款项仔细收好,计划下周去买花肥。大家围坐在新种的柳苗旁,看着夕阳给柳芽镀上金边,晚风拂过嫩梢,沙沙作响像在道谢。王俊凯和苏清颜坐在石凳上,看着满院的新绿和孙辈们的笑脸,心里满是踏实:“春天是新生的季节,柳荫有了这些新苗,就有了新的希望;我们有你们这些孙辈,就有了永远的牵挂。”

沫希把今天的瞬间——栽苗的专注、唱歌的欢快、市集的热闹、铭牌上的心愿,一一拍下来贴进故事册“新生页”。苏清颜在页末写下:“春醒柳荫,嫩芽破土;祖孙同心,播种幸福——每一棵新苗,都是对未来的期盼;每一份陪伴,都是最珍贵的礼物。”

夕阳西下,孙辈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下周再来给树苗浇水、施肥。王俊凯和苏清颜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小路尽头,手里还攥着孙辈们送的手工书签。新种的柳苗在晚风里轻轻晃动,嫩芽舒展,像在诉说着春日的故事,也预示着柳荫更加热闹、温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