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百变奇瑛 > 第130章 还要请你扮个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青玉朗声说道:“多谢各位宗亲长辈、各位族人今日见证,认我归宗。

往后,青玉既然归了宗,自当以林家为重,光大门楣,不负父亲在天之灵。 族中若有需我出力之处,青玉绝无半分推托。

只是我初回府中,许多事尚不熟悉,还望各位前辈、兄长日后不吝赐教,多多提点。”

接着,他又转向仍跪伏在地的一众下人,温言道:“各位管事、伙计,都请起,不敢劳烦大家如此多礼。林府能安稳多年,全靠各位尽心打理,青玉在此谢过。

以后府中诸事,仍需倚仗各位,还需各位一如往日,用心办事。青玉在此承诺,定不会亏待大家!”

最后,他的目光落回黛玉身上,声音也柔和下来:“妹妹,这些日子让你受委屈了。往后有大哥在,定不会再让你独自担着这些事。父亲的嘱托,林家的家业,我们兄妹一同承担,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一番话下来,面面俱到。既有对族人的敬重,又有对下人的体恤,更有对妹妹的承诺。

更兼他气度沉稳,情真意切,让在场众人无不心中暗赞。

林如海之子,果然非凡!林家后继有人矣!

早有伶俐的下人给林青玉快步捧来孝衣孝帽。

林青玉披麻戴孝,走入灵堂,在林如海的灵位前缓缓跪下,行孝子之礼。

他心中想着,反正我以后定要娶林妹妹为妻的,妻之父便是我之父,早点尽一下儿子的孝心也是应当。何况,林如海为国为民,办了那么多好事,为他多行些礼也是应该的。

整个下午,林氏众族人都留在灵堂内静坐守丧。但见林青玉行事有度,谈吐不俗,经史子集信手拈来,时务见解更是精辟。

众人对这个突然出现的林家公子越来越佩服,最后一点疑虑也消散殆尽。

傍晚时分,扬州知府派人来到了林府。

这次却是指名要找贾瑛。来人恭敬地递上一份请柬,竟是知府大人沈修亲自邀请贾瑛至扬州有名的抱月楼一叙。

这个邀约来得突然,倒不好推辞。

贾瑛昨日曾以荣国府的名义给知府衙门递过帖子,请对方对林家多加照拂。此刻知府相邀,于情于理都该前往。

左思右想一番之后,贾瑛把石三妹请到后面的书房。

“三妹,还是要请你扮个人。”

石三妹睁大眼睛:“这次要扮谁?”

“就是今日才到府里的林青玉。”

“我怕扮不好呢……”石三妹有些犹豫。

“无妨,”贾瑛安抚道,“你只需戴上面具,尽量不说话便是。他们也是今日才见到林青玉,无人能认出真假。我出去见知府应付应付,很快便回。”

石三妹现在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点头道:“好吧。”

贾瑛忽地想起一事,问道:“三妹,你是不是没练过真气?”

石三妹茫然摇头:“什么是真气?”

贾瑛眼睛一亮:“我这里有个好玩的功法,练成之后就能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人的声音,还能改变相貌,你想不想学?”

石三妹顿时兴奋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当然想!快教我!”

于是贾瑛一字一句地将无相功第一重的口诀心法背诵给石三妹,同时郑重告诫道:“开始练时,会非常疼,你试着练练,如果实在受不了那就先别练。”

石三妹却一脸坚定:“我不怕疼!”

于是,石三妹摇身一变,又变成了林青玉,开始在书房中静坐练功。

贾瑛恢复本来面目,走出书房,对外宣称表兄林青玉一路奔波劳累,需要早些安歇。

接着又吩咐慕管家不必另行准备住所,说他今晚要与这位表兄抵足而眠,畅叙家常,二人就一同歇在书房中。

待一切安排就绪,贾瑛整了整衣冠,带着张若锦、赵亦华等六名精干护卫,翻身骑上高头大马,在渐浓的暮色中向抱月楼疾驰而去。

抱月楼紧邻瘦西湖而建,三层飞檐映着粼粼波光,朱漆雕栏间透出融融灯火。远远便听得丝竹声袅袅传来,夹杂着文人墨客的吟咏笑语,端的是一处风流雅集之地。

贾瑛到时,抱月楼已是宾客盈门。各色车马簇拥在门前空地上,数十盏琉璃灯将门庭照得亮如白昼。

抬头望去,抱月楼正门两侧悬挂着一副楹联,却只见右边写着“湖西抱月楼,楼月抱西湖”,左边那一联竟是空白的红木牌匾,未曾题字。

这般留白,在灯火辉煌间显得有些突兀,透着几分耐人寻味。

早有扬州知府衙门的幕僚小吏们在阶前迎候,见贾瑛下马,连忙上前行礼问安。

为首一人满脸堆笑,言语殷勤,引着贾瑛绕过热闹的一楼大堂,沿着雕花木梯直上三楼的贵宾厅。

贾瑛步履从容,目光却敏锐地扫过周遭,瞥见木梯旁边肃立着几名身着轻甲的兵卫。

他心下略觉诧异,便看似随意地向身旁陪同的胥吏问道:“看来沈大人今日宴请,还邀了军营里的朋友?”

那胥吏躬身赔笑,低声解释道:“那倒不是,他们是扬州卫的人,大概今天碰巧也在此处设宴。与沈大人的宴请并非一路。”

贾瑛言,面色如常,心中却隐隐感觉一丝不妥,便向张若锦递去一个眼神,让他们小心注意。

张若锦点头表示明白。随即,他们六名护卫也被知府的亲随引至二楼雅间。这里既便于护卫值守,又不失体面。室内早有仆役奉上香茗细点,周到却不逾矩。

贾瑛刚到三楼,扬州知府沈修已带着数人亲自迎出。他年约五旬,身着靛蓝暗纹直裰,腰间系着青玉带钩,虽面带官威,却更显文雅之气。

见贾瑛上来,沈修脸上顿时绽开热络的笑容,快步上前寒暄见礼:

“贤侄可算到了!早闻荣国府上的公子乃人中龙凤,今日一见,见贤侄如此丰神俊朗,气度超然,果真有令尊当年的风采!”

贾瑛忙恭敬地行晚辈礼,惊讶道:“沈大人见过家父?”

沈修哈哈大笑,挽着他的手向里行去,边走边道:“说来话长,十几年前,当年我曾在淮北任知县,那时存周兄就已是工部的大员,曾到淮北巡查大沙河的提防。

听到大沙河三字,贾瑛心中又是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