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市潜龙:我的鉴宝神瞳 > 第221章 陋巷听雨,残瓷问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陋巷听雨,残瓷问路

潮汕的阳光,带着南方特有的湿热,透过狭窄巷弄间晾晒的衣物缝隙,斑驳地洒在林轩苍白的脸上。空气中弥漫着鱼露、粿条香、以及老城独有的、混杂着海水与岁月气息的味道。

林轩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微微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后背那尚未愈合的伤口,带来一阵阵尖锐的刺痛。他那双曾经能洞悉万物的眼眸,此刻却如同蒙尘的古镜,只能模糊地勾勒出眼前这个陌生世界的轮廓。

身无分文,重伤在身,记忆残缺,强敌环伺……

他,如同一个被命运抛弃在荒岛上的囚徒,唯一的武器,只剩下怀中那块,承载着一线生机的汝窑残片,以及……那颗,纵使千疮百孔,却依旧不肯熄灭的凡心。

“打听到了。”清禾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从巷口传来。她快步走到林轩身边,将一瓶刚买的、最便宜的矿泉水递给他,同时压低了声音,快速地说道:“镇上的人都说,要论‘眼力’和‘规矩’,还得是西街‘听雨轩’的郑老。”

“听雨轩?”林轩接过水,拧开瓶盖的手指,因为虚弱而微微颤抖。

“嗯。”清禾点了点头,“据说这位郑老,是潮汕本地收藏圈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为人低调,眼光却毒辣得很。而且……性子有些古怪,寻常的‘俗物’,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但若是碰上真正的‘好东西’,或是,遇到了对脾气的‘同道中人’,他却又,极其慷慨,甚至……不问价钱。”

林轩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

眼力毒辣……性子古怪……不问价钱……

这,正是他要找的人!

一个,真正懂行,且,不完全被“利益”所驱使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看懂他这块残片背后,那份“人情”的价值!

“地址。”林轩没有丝毫犹豫。

……

西街,与之前林轩他们闲逛的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摊区域不同,这里,显得更加清净,也更加……古朴。

青石板路,两侧是保存完好的骑楼老宅。偶尔能看到几家,门口挂着“茶舍”、“书画”或“古玩”招牌的小店,门脸不大,却都透着一股,低调的雅致。

“听雨轩”,就在这条街的最深处。

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一扇,半掩着的、由老梨木打造的、带着铜环的对开木门。门楣之上,挂着一块,早已被岁月打磨得看不清字迹的匾额。只有,一阵阵,若有若无的、极其清雅的沉香气息,从门缝中,悄然飘出,如同,无声的邀请。

林轩,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那股沉香的气息,竟让他那,因为疼痛和虚弱而始终紧绷的神经,微微放松了一丝。

他,能感觉到。

这里,很“干净”。

没有,外面古玩市场那种,充满了“贼光”与“火气”的驳杂气场。

只有一种,如同,被时光沉淀下来的……宁静。

他,对着身旁的清禾,点了点头。

清禾,上前一步,伸出那只,没有受伤的右手,轻轻地,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咚,咚咚。”

三声轻响,如同,滴入静湖的雨点。

片刻之后。

“吱呀——”

木门,向内,缓缓打开。

开门的,并非什么伙计或学徒。

而是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手中,还拿着一把紫砂小壶的老者。老者面容清瘦,下颌留着一撮打理得整整齐齐的山羊胡,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却,异常明亮,如同,两颗,能洞悉人心的寒星。

他,没有立刻开口。

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极其平静地,扫了林轩和清禾一眼。

当他的目光,落在林轩那头惹眼的白发,以及,两人身上那,与这条古街格格不入的破旧衣衫上时,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仿佛,只是看到了两个,走错了路的……普通游客。

“两位……”老者的声音,带着一丝潮汕地区特有的、略显生硬的口音,却,异常的沉稳,“……有事?”

清禾,刚想开口解释。

林轩,却,抢先一步,对着老者,极其艰难地,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他的声音,沙哑,虚弱,却,带着一种,与他此刻狼狈外表,截然不符的……平静与……尊重。

“晚辈林轩。”

“冒昧打扰,是有一事……”

他,没有直接说“卖东西”,也没有说“求助”。

他只是,顿了顿,抬起那双,漆黑的眼眸,迎向了老者那,如同寒星般的目光。

“……请教。”

请教?

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他,在这西街,开了三十年的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腰缠万贯,却目不识丁的暴发户;也有,自诩高雅,实则一知半解的酸腐文人;更有,那些,拿着假货,想来“钓鱼”的江湖骗子……

但,像眼前这个,明明,落魄到了极点,眼神,却,平静得如同深潭,开口,便用“请教”二字的白发年轻人……

他,还是,第一次见。

“哦?”老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表情,“不知……小友,想请教何事?”

林轩,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极其小心地,极其郑重地,从怀中,将那个,用破报纸,包裹着的硬物,取了出来。

他,没有,完全打开。

只是,将报纸,剥开了一角。

露出了,那块,沾满了泥土,布满了裂纹,却依旧,难掩其绝代风华的……

天青……

残瓷!

他,将那一角天青,对着门口,那,并不算明亮的自然光线。

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种,仿佛,在阐述真理般的……笃定。

“晚辈,前日,于乡野路边,偶得此物。”

“观其釉色,似有宋时风韵。”

“触其胎骨,又感火候奇特。”

“心下,惶惑,不敢妄断。”

“闻听,郑老先生,乃此道大家,故……”

他,抬起眼,看着郑老,那双,骤然收缩的瞳孔!

一字一顿地说道:

“……特来……请教。”

“此物……”

“……可,入眼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