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 > 第137章 老科长疲于奔命,终于明白林舟不好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老科长疲于奔命,终于明白林舟不好惹

###

通知下发的第一个小时,赵明没有动。

他把自己关在资料室里,那间他经营了半辈子的“独立王国”。他没有去碰那冰凉的茶壶,而是点上了一根烟,任由辛辣的烟雾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呛得他自己都有些咳嗽。

烟雾缭绕中,他的思绪也像这烟一样,混乱不堪。

绩效考核……试点组长……十五天……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让他窒息的压力。但他几十年的机关生涯不是白混的,慌乱过后,一种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开始抬头。

不就是个试点吗?不就是个年轻人想出来的花架子吗?这种事,他见得多了。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孙主任也就是在会上说一句场面话,真能天天盯着他一个科长不成?

他掐灭了烟头,心定了下来。对付这种事,一个字,拖。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给了档案库房的两个管理员,都是他带出来的老部下。

“小王,小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他的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很快,一高一矮两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惯常的恭敬。

“赵科,您找我们?”

赵明清了清嗓子,指了指桌上的红头文件:“这个,看到了吧?委里要搞档案数字化试点,孙主任亲自抓的,点了我的将。”他刻意加重了“孙主任亲自抓”和“点了我的将”这几个字,想以此建立权威。

“任务重,时间紧,你们两个是库房的老人,业务最熟。这样,你们先把红山县项目近五年的相关档案都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做个清单给我。”他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口吻下达了命令,这是他习惯的工作方式。

然而,往日里无往不利的招数,今天却失了效。

高个子的小王挠了挠本就不多的头发,面露难色:“赵科,这……恐怕有点难。我老婆这几天肠胃炎住院,我下午得请假去医院。您知道,就我一个人,走不开。”

矮个子的小张也赶紧低下头,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赵科,我……我妈前天摔了一跤,我得早点下班回去照顾。而且,我下周约了体检,医生说我颈椎压迫神经,不能干重活……”

赵明看着这两个往日里对他言听计从的下属,一个老婆生病,一个老妈摔跤,理由找得天衣无缝,让他连一句重话都说不出来。

他心里那点刚刚燃起的火苗,“噗”地一下就被浇灭了。他明白,这些人精都看懂了。这活儿是孙主任亲自抓的烫手山芋,谁沾上谁倒霉。他们不敢得罪自己,但更不敢拿自己的年度考核开玩笑。

“行了,知道了,你们去忙吧。”赵明无力地挥了挥手。

两人如蒙大赦,飞快地溜了出去。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赵明一个人。他看着那份文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整个世界孤立了。

拖,是拖不下去了。他只能自己上了。

赵明换上了一件旧夹克,戴上口罩和一双白线手套,拿着一把大钥匙,走进了那间他除了盘点和应付检查外,已经很少踏足的档案库房。

沉重的铁门发出“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呻吟,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灰尘和霉菌的气味扑面而来。昏黄的灯泡悬在半空,光线勉强照亮了脚下一方天地,更远处的铁皮架子则隐没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像一排排沉默的巨兽。

他按照记忆,走向存放“区域经济规划”档案的区域。架子上的档案盒堆得歪歪斜斜,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灰,用手一摸,能留下清晰的指印。

他搬来一个梯子,开始一盒一盒地往下搬。这些档案盒沉重无比,每一个都塞满了文件。他搬了不到十个,就觉得腰酸背痛,额头上见了汗。他有多久没干过这种体力活了?十年?还是二十年?

他打开一个档案盒,里面的文件纸张已经泛黄发脆,用夹子一碰,边角就碎成了粉末。他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故纸堆里,找出所有和“红山县”沾边的材料,哪怕只是一次会议纪要里的一句话。

这项工作比他想象的要繁琐一百倍。有的文件标题模糊,有的归档错乱,他必须一页一页地翻看。库房里没有空调,又闷又热,灰尘不断扬起,钻进他的鼻孔和喉咙,让他不停地咳嗽。

一个上午过去,他只整理出了两小堆文件,而他浑身上下,从头发到裤脚,都沾满了灰,看上去像个刚从煤窑里爬出来的矿工。

中午去食堂吃饭,他刻意挑了个角落的位置。但那些平日里总爱凑过来跟他聊天的同事,今天都像约好了一样,对他视而不见。他能感觉到那些投向他后背的,混杂着同情、幸灾乐祸和疏远的目光。

他草草扒了两口饭,便没了胃口。

下午,他刚回到库房,就听见有人在门口喊他。

“赵科长,您在里面吗?真是辛苦了!”

是李瑞的声音,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在此刻的赵明听来,却显得格外刺耳。

赵明从一堆档案后面探出头,看见李瑞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夹。

“有事?”赵明的声音沙哑而疲惫。

“林哥让我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李瑞说着,走了进来,他夸张地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哎哟,这味儿可真冲。赵科长,您可真是咱们委里的老黄牛,这种活都亲力亲为,太让人敬佩了!”

赵明听着这明褒暗贬的话,脸上火辣辣的,却又发作不得。

李瑞像是没看到他的脸色,自顾自地打开了手里的文件夹,递到他面前:“哦对了,赵科长。这是我们项目组根据投资方的需求,紧急梳理出来的第一批急需数字化的资料清单,一共是三百一十七份。林哥说,孙主任那边也看过这份清单了,指示我们,务必在三天内,将这批资料优先处理出来,方便我们周末跟一家重要的潜在投资方开个视频预备会。”

三天?三百一十七份?

赵明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从梯子上栽下来。他颤抖着手接过那份清单,A4纸上密密麻麻地打印着文件名、年份和编号,看得他头晕眼花。他今天一上午,才勉强找出了不到二十份!

“这……这么多?三天怎么可能?”他脱口而出。

“哎呀,是有点多。”李瑞一脸“我懂你”的表情,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林哥才让我来问问您需不需要帮忙啊。要不,我跟苏晓也来帮您一起找?不过我们俩对库房不熟,要是把文件顺序弄乱了,或者损坏了什么保密文件,那责任可就……”

李瑞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赵明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一个任务,这是一个局。一个用“规矩”和“责任”编织起来的,让他无处可逃的局。林舟算准了他拉不下脸求助,算准了别人不敢帮忙,算准了他对库房的掌控力早已名存实亡。

他像一头被精准围猎的老狼,每一步都被算计得死死的。他引以为傲的经验和手腕,在对方绝对的智力优势和阳谋面前,不堪一击。

李瑞走后,赵明一个人在库房里站了很久。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灰尘在光柱中无声地飞舞。他想起了昨天自己对徒弟说的那番话,想起了自己那副洞悉一切的得意嘴脸,只觉得脸上臊得慌。

他终于承认,自己看走了眼。那个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年轻人,根本不是什么愣头青。他的手段,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官场老油条都要狠,狠在他让你明知道是个坑,还不得不自己跳下去,跳下去之后,还得对他说声谢谢。

傍晚,天色渐暗。

赵明拖着灌了铅一样的双腿,从库房里走了出来。他没有回家,而是先去洗手间,用冷水冲了把脸,又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被弄得乱糟糟的头发。

然后,他走到了项目组的办公室门口。

透过玻璃,他看到林舟正坐在灯下,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赵明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林舟闻声抬头,看到是他,脸上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是平静地问:“赵科长,有事?”

赵明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将一份薄薄的、已经有些泛黄的文件,轻轻地放在了桌上。

“林博士……你上次要的那份……关于全省产业协同规划的原始数据文件。”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曾察别的屈辱和颓败,“我……找到了。”

这就是他当初故意刁难林舟,声称“要找一找”的那份文件。他此刻亲手送来,无异于一次公开的投降。

林舟的目光从文件上扫过,然后,他抬起头,重新看向赵明。他没有说“辛苦了”,也没有提清单上剩下的那三百一十六份文件。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满身疲惫的老人,忽然开口,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赵科长,你在这个岗位上,盘了多少年核桃?”

赵明愣住了,完全没料到他会这么问,下意识地回答:“快……快二十年了。”

林舟点了点头,将那份文件推回到赵明面前。

“这份文件只是开始。”林舟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我需要的,不只是这些沉睡的纸堆,我需要一个能管好它们,并且让它们活过来的人。”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

“赵科长,你想不想……换一种方式,盘一盘这整个发改委的‘数据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