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 > 第107章 回到发改委,孙主任的态度更加亲近和重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回到发改委,孙主任的态度更加亲近和重视

###

刘建国抛出的那个终极难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孙宏斌办公室的空气里。

“——你能给我找到新的水源。”

这句话,他说得不急不缓,尾音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在欣赏一个无解的棋局。他身体向后靠进柔软的沙发里,双手一摊,姿态放松,却将所有的压力都推到了对面。

孙宏斌端着茶杯的手,指节微微泛白。他知道,刘建国这不是刁难,而是财政系统最现实的逻辑。省里的财政盘子是固定的,任何一个超常规的大动作,都必须有超常规的资金来源,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他心里也不禁为林舟捏了一把汗,这个年轻人虽然思路天马行空,但面对财政厅这位掌管钱袋子的“铁算盘”,终究还是太嫩了些。

办公室里,只有老式挂钟的秒针在不疾不徐地走动,每一次“咔哒”声,都像在叩问林舟。

刘建国好整以暇地端起茶杯,准备喝一口茶,结束这场在他看来已经分出胜负的谈话。

然而,林舟开口了。

“刘厅长,您提的三个问题,都问在了根子上。”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没有丝毫被逼到绝境的窘迫。这份从容,让刘建国端着茶杯的动作,在空中停顿了半秒。

“关于风险,”林舟迎着刘建国审视的目光,继续说道,“我想问,我们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无偿拨款,难道就没有风险吗?那些钱投下去,听不见响声,收不回本金,甚至连水花都看不见,这难道不是百分之百的风险,是确定的损失吗?”

刘建国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林舟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多年工作的痛点。

“而产业基金的模式,是将一笔确定的‘开销’,变成了一笔有风险的‘投资’。是,投资有失败的可能,但它同样有成功的希望。我们用可控的风险,去博取一个让地方自我造血、让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的机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孙宏斌的眼睛亮了。他没想到林舟能从这个角度去辩驳,直接把刘建国的“风险论”给解构了。

“至于管理,”林舟的目光转向了窗外,仿佛在思考,“您说得对,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发改委的职责是制定规划,而不是操盘基金。我的设想是,这支基金从成立之初,就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面向全国,招标最顶尖的基金管理团队。政府的角色,是作为‘有限合伙人’,我们只设定投资的大方向——比如,必须投向省内贫困地区,必须与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但具体的项目选择、投后管理,我们不干涉,完全交给专业团队去判断,用他们的专业,来对我们财政资金的安全负责。”

这番话一出,刘建国脸上的那份从容,已经有些挂不住了。他本以为林舟会大包大揽,说自己能行,那他正好可以用“外行指挥内行”来堵死这条路。可林舟却主动亮出了底牌,承认自己的短板,并提出了一个完全符合市场逻辑的解决方案。

他放下了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盯着林舟,终于问出了那个他认为无法逾越的天堑:“说得都很好。但,还是那个问题。钱呢?你的‘新水源’,在哪?”

孙宏斌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林舟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那不是嘲讽,而是一种成竹在胸的淡然。

“刘厅长,这片新的水源,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习惯了在自己的院子里找水,却忘了抬头看看天。”

“天?”刘建国有些迷惑。

“国家开发银行。”

林舟轻轻吐出了这五个字。

五个字,像五道惊雷,在刘建国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脸上的表情凝固成一个混合着震惊、错愕与难以置信的复杂神情。作为财政厅的副厅长,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开行?但他脑子里的国开行,是和那些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大型水利枢纽等国家级基建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他从未想过,也从未有人敢想过,能把国开行的政策性资金,和一个地方的扶贫产业基金,如此天马行空地嫁接在一起。

“国开行……”刘建国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声音有些干涩。

“是的。”林舟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像一颗钉子,敲进了办公室所有人的心里,“国开行有一项核心业务,就是针对‘中长期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政策性贷款。我们这个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旨在打通贫困地区发展脉络的系统性工程,完全符合它的投向。更重要的是,”林舟加重了语气,“这类政策性贷款,具备两个我们最需要的特点:第一,利率极低,远低于商业贷款,能最大程度降低我们的融资成本。第二,周期极长,可以给我们投资的项目,留出足够长的成长期和回报期。”

“我们不是在向省财政要一笔钱,而是以省政府的信用和我们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作为背书,去撬动国家级的金融杠杆。这笔钱,不是从我们省里的财政盘子里切蛋糕,而是从外面引来的一条活水。一条足以灌满我们‘蓄水池’的,真正的活水。”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孙宏斌怔怔地看着林舟,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他原本只是想让林舟在刘建国面前展示一下才华,为后续合作铺路。可他没想到,林舟直接拆掉了整座房子,然后拿出了一张全新大厦的设计图。

刘建国呆坐在沙发上,大脑在飞速运转。风险、管理、资金……他之前抛出的三个无解难题,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用一种他完全没想到的方式,层层递进,全部化解。而且,这个解决方案,逻辑严丝合缝,具备极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他甚至能想象到,如果这个方案真的成功了,对他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不再是一笔普通的扶贫拨款,而是一个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先河的“金融创新扶贫”样板工程。这笔政绩,足够他受用终身。

他看着林舟,眼神彻底变了。那不再是审视和戒备,而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一种发现新大陆的狂热。

“好……”刘建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吐出胸中所有的震惊,“好一个‘抬头看看天’!”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两步,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孙宏斌和林舟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等着他消化。

终于,刘建国停下脚步,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舟,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林舟同志,我收回我刚才的话。你画的不是空中楼阁,你这是想在咱们云江省的地面上,凭空建起一座通天塔!”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被彻底折服的感慨。

“但是,”他话锋一转,神情重新变得无比严肃,“国开行的门槛有多高,我比你清楚。他们省分行的行长王致远,是出了名的‘老法官’,对项目风险的把控,严苛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我们财政厅跟他打过几次交道,想从他口袋里多掏一分钱,比登天还难。”

刘建国重新坐回沙发,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摆出了一个谈判的姿态。

“方案是你的,路是你指的。现在,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他看着林舟,一字一顿地说道,“王致远这只拦路虎,你打算怎么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