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 > 第100章 投其所好,初步建立联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章 投其所好,初步建立联系

第100章:投其所好,初步建立联系

赵清平那句关于《武经总要》的低语,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柳惊鸿的心底漾开一圈无声的涟漪。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饵,一个她无法拒绝的邀请。

《武经总要》,前朝的军事百科全书,孤本。里面关于军械、粮草的详尽记述,尤其是“常平仓”转“军需仓”的账目条陈……这几乎是把户部与兵部之间最核心的运作机密,给她开了一道门缝。

柳惊鸿的心跳没有漏掉一拍,脸上甚至连一丝惊喜都未曾流露。她只是微微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掩盖了那一瞬间的精光,声音清浅如故:“大人厚爱,惊鸿愧不敢当。若能有幸拜读前朝孤本,实乃三生之幸。”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激与向往,又没有显得过分急切,将这份天大的机缘,仍旧归于文人间的雅事交流。

赵清平看着她这副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的模样,心中越发赞赏。他觉得,这才是能与醉墨先生风骨相配的气度。他哈哈一笑,先前那番激愤带来的阴郁一扫而空,整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

“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卷残篇重新放入木盒,却舍不得盖上,仿佛多看一眼都是好的。他摩挲着那焦黄的纸边,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柳惊鸿,问出了一个他憋了许久的问题:“惊鸿,老夫有一事不明。此物残破至此,又混于废纸堆中,你是如何能一眼断定,它便是醉墨先生的真迹?这份眼力,可不是单凭‘笔法不凡’四个字就能解释的。”

这个问题,才是真正行家之间的考较。

绿萼在一旁听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生怕自家小姐答不上来,露了怯。毕竟在她看来,小姐能认出这东西,多半是运气。

柳惊鸿却笑了,她伸出一根纤细的手指,没有去碰触卷轴,只是虚虚地指向那句“笑入胡姬酒肆中”的“酒”字。

“大人请看,这‘酒’字的三点水,看似随意挥洒,但若在灯下细观,便能发现其墨色边缘,都带着一圈极淡的青晕。”

赵清平一愣,连忙将卷轴凑到灯火下,摘掉眼镜,眯起眼睛仔细审视。果然,在那浓黑的墨迹边缘,有一层几乎难以察觉的、如烟似雾的青色。若非柳惊鸿提醒,他沉浸于笔法气势之中,还真就忽略了。

柳惊鸿的声音继续不疾不徐地传来:“寻常松烟墨,或是桐油墨,历经百年,墨色只会变灰发暗,绝不会呈现此等色泽。惊鸿曾在一本西域杂闻中看到过记载,说前朝有西域贡墨,以顶级松烟,混以少量青金石粉末共研而成。此墨书写时与常墨无异,然百年之后,石粉之色会从墨中微微析出,形成一圈‘青砂’,在光下隐现。用此墨者,非富即贵,且必然是深谙此道的行家。醉墨先生虽一生狂放,但他出身前朝望族,用得起此等贡墨,也懂得此等雅趣。”

她顿了顿,抬眼看着赵清平已经呆住的脸,补充了最后一句:“笔法可仿,气势可学,但这藏在岁月里的颜色,却是仿不来的。惊鸿斗胆猜测,这便是铁证。”

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灯芯偶尔爆开的一声轻响。

赵清平捧着那卷残篇,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他看看那“酒”字,又看看柳惊鸿,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自诩穷尽半生研究金石书画,眼力超凡,却不想今日,竟被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子,上了一课。

笔法、气势,这是鉴赏的第一层。而柳惊鸿,却直接穿透了表象,从“材料学”的角度,找到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这种釜底抽薪式的论证,比说上一万句“气势磅礴”都更有力。

“青金石……贡墨……”赵清清喃喃自语,忽然一拍大腿,神情激动地冲到一排书架前,踩着凳子,从最顶层抽出一本用蓝布包裹的册子。他吹开上面的灰尘,飞快地翻阅起来,口中念念有词。

终于,他停在某一页,手指颤抖地指着其中一行字,声音都变了调:“找到了!找到了!《墨经补遗》残本记载:‘李氏白石,好以青金入墨,曰:写我胸中一点蓝天白云气!’……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他放下书,回过头,看向柳惊鸿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长辈对晚辈的欣赏,也不是官员对王妃的客气,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找到了同类的认同与敬佩。

“知己!真正的知己啊!”赵清平长叹一声,竟是有些老泪纵横,“我赵清平自负半生,到头来,竟不如你一个女子看得通透!惭愧,惭愧啊!”

柳惊鸿微微欠身:“大人谬赞了。惊鸿不过是喜欢看些杂书,恰好看到罢了。”

“这世上,喜欢看杂书的人多了,可能将杂学融会贯通,用到实处的,又有几人?”赵清平摆了摆手,他走回书案边,亲自为柳惊鸿斟了一杯茶,双手奉上,“以前,老夫只当你是个传闻中胡闹的王妃,今日方知,传闻误我!京城这潭水,看似清澈,实则底下全是污泥浊水,人人都在钻营算计,哪还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谈一谈这笔墨风骨的?你……是这浊水里的一股清流啊!”

绿萼在后面已经看得麻木了。她眼睁睁看着这位能吓得朝中官员绕道走的户部侍郎,从一开始的冷漠威严,到激动失态,再到现在的推心置腹,前后的反差,让她感觉像在做梦。她家小姐,到底是什么神仙?

柳惊鸿接过茶杯,浅浅抿了一口,姿态优雅。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赵府的大门,才算是真正为她敞开了。

两人又就着醉墨先生的几件逸闻趣事聊了许久,赵清平谈兴极浓,将自己收藏的几件珍品都拿了出来,与柳惊鸿一一探讨。柳惊鸿应对自如,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提出一些新奇却又合乎情理的见解,让赵清平连连抚掌称快。

这场会面,早已超出了“送礼”和“拜访”的范畴,变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交流。

眼看天色渐晚,柳惊鸿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她放下茶杯,站起身来:“今日叨扰大人许久,得聆教诲,茅塞顿开。天色不早,惊鸿也该告辞了。”

“哎,怎么就要走了?”赵清清意犹未尽,但见柳惊鸿态度坚决,也不好强留。他站起身,郑重地道:“今日之恩,老夫不再多言。惊鸿,你记住,日后但凡有事,只要用得上老夫,递个话来便可。那套《武经总要》,随时等你来观阅。”

这个承诺,比之前那个“不违国法,不昧本心”的承诺,又进了一大步。

“多谢大人。”柳惊鸿敛衽一礼,不再多言。

赵清平亲自将她送到府门口,钱管家跟在后面,头垂得更低了,大气都不敢喘。

上了回王府的马车,绿萼终于忍不住了,像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问道:“小姐,您也太厉害了吧!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啊?那个赵大人,前倨后恭,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柳惊鸿靠在软垫上,脸上的那份温和雅致,随着马车车轮的滚动,一点点褪去。她闭上眼,淡淡地道:“因为我送去的,是他最想要,却又求之不得的东西。”

“那卷破画?”绿萼还是不解。

“不。”柳惊鸿睁开眼,眸色在昏暗的车厢里,清冷如水,“是‘知己’两个字。”

绿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马车平稳地行驶在长街上,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咕噜”声。

柳惊鸿掀起车帘一角,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赵清平的情报价值,远比她预想的要高。他不仅身处户部要职,更关键的是,他心中有怨,有不平。这样的人,只要撬开一个缺口,里面的东西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今天的收获,已经足够了。

马车转过一个街角,前方不远处便是有名的“望江楼”茶馆。

柳惊鸿的目光随意地扫过茶楼的二层。就在车帘即将落下的瞬间,她的瞳孔微微一凝。

临窗的一个雅座里,一个身影一闪而过。

那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布长衫,但柳惊鸿却认得他腰间挂着的那块龙纹玉佩,那是七皇子府内卫的制式。

他似乎察觉到了柳惊鸿的目光,立刻转身,隐入了房间的阴影之中。

柳惊鸿缓缓放下车帘,车厢内重归昏暗。

她的指尖,在身前的矮几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萧夜澜的人。

他果然在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