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星光系统,我带人干翻整个娱乐圈 > 第194章 林可儿的“宇宙交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章 林可儿的“宇宙交响”

江川那句“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通过星河平台的直播,像一场风暴瞬间席卷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最初的几分钟,是死一般的寂静。网络上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仿佛全世界七十亿人同时屏住了呼吸。紧接着,便是山崩海啸般的爆发。

恐慌、狂喜、质疑、信仰……无数种极端的情绪,在同一时间被点燃。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在开盘的瞬间就见证了历史,指数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垂直坠落,无数公司在几秒钟内市值归零。梵蒂冈的圣彼得广场上,跪满了茫然祈祷的信徒。世界各国的紧急专线被打爆,人们疯狂地想要从官方那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然而,与混乱一同到来的,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全人类的集体兴奋。当那株沐浴在柔光中,叶片上仿佛有星河流转的“宇宙之树”幼苗影像,出现在全球所有屏幕上时,大部分的恐惧,竟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美感所取代。

它不像任何恐怖电影里的外星怪物,它安静、优雅,充满了生命最本源的诗意。

“原来……外星人送来的,是一棵树?”

“我的天,它太美了,简直像一件艺术品。”

“所以,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搞艺术交流的?”

江川公布的后续信息,包括《水滴》短片和对方回赠的dNA序列,更是彻底扭转了舆论的走向。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并非一次冰冷的遭遇,而是一场跨越星海的、基于艺术与哲学的浪漫邂逅。

“大航海时代”这个词,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最热门的标签。无数年轻人涌向天文馆和图书馆,曾经冷门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成为了最时髦的学科。探索未知的渴望,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思潮风暴中心,林可儿却选择了远离人群。

她把自己关在了星尘塔顶层的温室里,那是“宇宙之树”的新家。自从那次用歌声“唤醒”了种子,她就发现自己与这棵小树苗之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共生联系。

当她靠近它时,她的词条【盖亚之心】会变得异常活跃。她能清晰地“听”到小树苗欢快生长的声音,那是一种远比任何乐器都复杂、都和谐的生命律动。

但很快,她听到的,就不止于此了。

“宇宙之树”就像一个信号放大器。以它为中心,林可儿的感知被无限延展开来。起初,她只是能更清晰地听到地球上风的声音、海的声音、亿万动植物呼吸的声音。但渐渐的,她的“听觉”穿透了大气层,飘向了无垠的太空。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体验。

不再是地球上和谐的“盖亚之声”,而是一种混沌、宏大、狂野而又充满秩序的“宇宙之声”。

木星那强大磁场风暴,在她的感知里,是一段沉重、压抑、充满了金属质感的持续低音。脉冲星每一次精准的旋转,都像节拍器一样,在她脑海中敲下清晰的鼓点。遥远的两个黑洞并合前互相拉扯,掀起的引力波涟漪,传递到她这里,化作了一段如泣如诉、令人灵魂战栗的大提琴独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创世大爆炸的余烬,则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由无数细碎音符织成的温暖地毯,包裹着这一切。

这些“声音”太多,太杂,太宏大。第一次完整地接收到这一切时,林可儿当场就承受不住,晕了过去。

醒来后,她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江川。

“我好像……听到了宇宙在唱歌。”她坐在病床上,脸色还有些苍白,眼神却亮得惊人,“但它的歌太庞大了,我记录不下来,也无法理解。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站在瀑布下的孩子,只能感受到那股力量,却接不住任何一滴水。”

江川看着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宇宙之树”不仅是一份礼物,它还是一个“调频器”,一个让地球文明能够“收听”宇宙频道的装置。而拥有【盖亚之心】的林可儿,就是全地球唯一能使用这个调频器的“收音师”。

“你不是接不住,你只是需要一个‘桶’。”江川对她说。

他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立刻召集了陈默的团队。

“我要你们为可儿小姐,打造一个‘翻译机’。”江川下达了一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任务,“一个能把所有已知的宇宙信号——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射线……所有这些数据,实时‘翻译’成她能理解的音乐语言的系统。”

陈默和他的科学家们都愣住了。把天体物理数据转化成音乐?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

“老板,这……这没有理论基础啊。”一个负责AI“女娲”算法的博士为难地说,“我们可以把频率转化成音高,把强度转化成响度,但这没有意义,只会产生一堆噪音。音乐是艺术,是包含情感和结构的,数据是冰冷的。”

“那就让它变得不冰冷。”江川的态度不容置疑,“‘女娲’当初能模拟外星文明的思维方式来校准《水滴》,现在,就让它学习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乐理和作曲法,去学习可儿小姐的歌唱习惯,去学习‘宇宙之树’的生命律动。我要你们创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转换器,而是一个全新的‘乐器’!一个以全宇宙为琴弦,以林可儿为演奏者的乐器!”

这个疯狂而又浪漫的构想,点燃了在场所有技术狂人的热情。

他们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宇宙交响”。

接下来的几个月,林可儿几乎与世隔绝。她和陈默的团队一起,住在星尘塔的最高层。白天,她向AI“女娲”描述她“听”到的感受,哼唱那些不成调的碎片旋律。晚上,科学家们则根据她的描述,疯狂地修改算法模型,试图将那些冰冷的数据,与她感性的描述对应起来。

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

“不对,木星的声音不是这样的‘嗡嗡’声,它更……更孤独,像一头被囚禁在黑暗里的巨兽在呼吸,你们的低音贝斯里,缺少那种‘孤独’的质感。”

“太阳风拂过地球磁场,应该像……像无数根丝绸琴弦被同时拨动,清脆,但带着一丝危险的颤音,而不是现在这种单调的电子音。”

在经历了九十七次失败后,终于有一天,林可儿戴上连接着“女娲”主机的脑机接口耳机,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她听到的不再是混沌的噪音。

一段旋律,在她脑海中缓缓响起。

那旋律的开端,是宇宙大爆炸奇点化作的、一个几乎穿透灵魂的最高音。紧接着,是长达数亿年的、由暗物质谱写的虚无与寂静。然后,第一颗恒星被点燃,像一颗小军鼓,敲响了第一个节拍。无数的恒星汇聚成星系,化作雄壮的铜管乐部。超新星爆发,是定音鼓的轰鸣。黑洞的引力,则像一张无形的巨手,指挥着整个乐团的节奏与和弦。

最后,一个温柔的、由无数生命共同谱写的蓝色音符,悄然加入了这场宏大的交响。

那是地球。

林可儿睁开眼,已是泪流满面。

她知道,自己这一生,只为谱写这一部乐章。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璀璨的星海。

她对着星海,轻声开口,唱出了这部宇宙交响乐的第一个,属于人类的音符。

她给这部作品,取名为《星海》。

这部乐曲,将不再仅仅是音乐,它将成为一种新的“语言”。一种能让地球上的孩童,都能“听”懂宇宙的语言。一种在未来,能让所有智慧文明,都“听”懂地球的语言。

江川看着窗外那个与星海融为一体的纤细身影,露出了微笑。

大航海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而林可儿,成为了为这支舰队谱写出征乐曲的首席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