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们那代人 > 第181章 裁缝铺与成衣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服务员很快拿着一楼最贵的“人头马xo”和一张名片,来到邱洁的面前。

邱洁问来的服务员,“这上面写的什么?”

服务员拿起来,读给她,“这是香港来的刘凯德先生,在我们这里做玩具生意。”

他又悄悄跟邱洁说,“出手很大方,你可要把握好了,刚才给我了十块钱港币呢。”

再看着这昂贵的酒,邱洁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谢谢你。”

邱洁拿了一包烟塞给服务生,她并不抽烟,只是为了人情世故买的。

邱洁拿着酒,袅袅婷婷的来到刘先生面前,“刘先生,谢谢你的酒。”

刘凯德文雅一笑,并没有回应邱洁的话,而是夸她,“舞跳的不错。”

邱洁也学会了察言观色,优雅的给刘凯德倒了一杯酒。

邱洁低眉顺眼的说,“谢谢刘先生的夸奖。”

刘凯德开始仔细打量起邱洁,虽然此刻的她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可是骨子里的野性根本掩盖不了。

刘先生和她两人正在交谈间,平常就嫉妒她的菲菲挤进来,她刚才听说来了个生面孔,又很大方,她也想过来看看,可不能什么好事都让那个小洁占了。

菲菲伸出手,“哎呀,刘先生吧?一看您就气质不凡,还是小洁有本事,能有荣幸和刘先生坐在一起,”

刘先生并没有伸手,他略带玩味的看着眼前的两人,本来出来就是放松的,他没必要去迎合谁,谁让他高兴了,他就选择谁。

菲菲见刘先生对自己并不感兴趣,她升起一股妒意,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反正今天没人点自己。

菲菲凑到邱洁身边,用刘先生能听到的声音,“小洁你本事真大,上次那个蛇哥都让你耍的团团转,怎么?现在又换人了?”

邱洁并没有回答菲菲的恶意问题,而是,淡定的转头看向刘先生,“我的眼里只有客人,您在海天一色的时间,我会好好陪伴。”

邱洁的回答很有职业素养,刘先生点了点头,“你这个女仔,聪明。”

从此以后刘先生来了就只叫邱洁。

每次都是最贵的酒,送的礼物也都大方。

邱洁从小跟她妈混迹牌桌,很小就会察言观色,电子厂打工的经历,加上海天一色几个月的历练,此刻的她已经逐渐褪去青涩。

邱洁的危机暂时解除,重新开始有钱挣。

邱燕那边此刻就没那么轻松。

东北的天气说冷就冷了,邱燕穿着深蓝色的棉袄,好在邱燕身量大,肚子还没那么明显,还能穿的下,以后再冷了,她就准备穿上高志远的旧的军大衣。

如果再做新的不划算,生完也就不用穿了。

来了裁缝铺一段时间了,邱燕已经适应了这里。

她本打算和老板学一下手艺,将来自己开个裁缝铺。

可是她发现这段时间里只给她安排最简单的缝纫和熨烫,但凡要涉及到裁剪,算料以及看图纸,老板就背着她,或者把她支走。

平常老板的工具都不会让邱燕看到,总是神秘兮兮的用完就装到他的铁盒里。

有时候邱燕有不懂的地方,多问一句,老板都会说:“别瞎琢磨了,干好你自己手里的活,别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邱燕只能自己琢磨着来,做不好,老板娘就会返工。

邱燕的希望落空,有点闷闷不乐,但是她不在这里干,别的地方也去不了,谁会要一个大肚子工人。

这天,邱燕下班回家,高志远看她整天闷闷不乐,他问:“咋了?媳妇,咱要干的不愉快就别干了。”

邱燕低着头,“没事,工钱还是能发给我的,李淑芬给我介绍的,知根知底的,就是我想学剪裁的事情恐怕学不成了,咱们的裁缝铺开不了。”

“没事,不开就不开,以后我也养你,咱俩有钱就多花,没钱就省着花。”

邱燕听高志远嘴上这么讲,心情也是愉快的,这种有靠山的感觉真好。

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虽然老板两口子把技术方面的东西严防死守,邱燕也还是理解的。

掌握一门技术就是饭碗,教是情分,不教是本分。

就算邱燕愿意付学费学习,两口子也有权利决定教不教。

邱燕在缝纫机前面坐久了,她起来活动活动酸胀的腰,老板娘立刻投来一个不屑的眼神。

邱燕知道现在的活少了,大家做棉袄的都提前做完了,店里没那么缺人手了。

一开始老板两口子就不想要大肚子的自己,也碍于介绍人李淑芬的面子。

邱燕立刻坐了下去,现在已经能感受到胎动了,有时候小家伙动的厉害,邱燕就悄悄的挪动一下坐姿,不敢有大动作。

今天中午,婆婆生病了,没人给她带饭,她自己出去买吃的。

路过旁边一排排新兴的个体服装店,邱燕忍不住往里面看。

挂在橱窗里的一件款式新颖的棉袄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件衣服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都很新潮,可是售价才二十五块钱。

要知道邱燕在裁缝店干了那么久,虽然没学到技术,但是对面料的价钱和款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件衣服,如果手工做,这种工艺费时又费力,所以工钱一般都在十块钱块钱,加上自己掏钱买面料,一共要三十五块钱才下的来,比成衣卖的价格还要贵。

老板是要赚大头的,像她们只能挣点微薄的手工费。

自己只能最多挣两块钱的手工费,而且做一天也不知道能做完不。

她们店里的衣服,忙得时候是不会接这种款式的。

突然一种新潮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呼之欲出。

她脑袋里在想着事情,直接回到了裁缝店,她看老板为了省下布料精打细算,为了手工费和顾客讨价还价。

晚上下了班,她也没有早走,去了个体商店门口转转。

里面顾客很多,生意自然还不错。

年轻时髦的姑娘三三两两的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逛着街。

“今天你买那件衣服真好看,咱们这的裁缝店可做不出来。”

“是啊,而且裁缝店还做不出来这个版型,老板娘说这都是广东来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