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双星齐刃:魔窟伪装者 > 第154章 双城危局暗夜寻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十六日,夜,台北草山基地。

郑耀先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台灯的光晕将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映照得半明半暗。窗外,山风呼啸,林涛阵阵,仿佛无数冤魂在哭泣。桌上摊开着赵工程师送来的报告副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李振机要秘书与香港昌茂贸易公司的可疑通讯。这三个简短的记录,如同三把淬毒的匕首,直指密钥泄露的核心。

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低响。不能急,越是接近真相,越要沉住气。李振绝非易与之辈,这三次通讯记录能被如此地筛查出来,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引诱他深入,进而反咬一口的陷阱。但无论如何,这是目前唯一的、明确的突破口。

他拿起内部专线电话,接通了一个绝对忠于毛人凤、且与李振素有嫌隙的行动队队长钱斌。此人骁勇,但缺乏心机。

钱队长,有件机密任务,需你亲自带可靠人手去办。郑耀先声音低沉,查一家香港的‘昌茂贸易公司’,背景,资金往来,主要联系人,特别是近期与岛内非官方人员的接触。要快,要密,直接对我负责。

他故意模糊了调查起因,只强调机密和直接负责,既能调动钱斌的积极性,又能避免过早暴露真实意图。

处理完台北的调查事宜,郑耀先的心却无法完全平静。刘铭章那边情况如何?密钥泄露若为真,南京必然是风暴眼。他必须设法预警!但线风险巨大,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动。他踱步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那个伪装的微型电台核心部件,指尖抚过冰冷的金属外壳。启动它?不,时机未到,环境太恶劣,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反而可能暴露一切。

就在他心绪翻腾之际,桌上的外部电话突然响起,铃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他眉头微蹙,这个时候,谁会打来?

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一个略显焦急又刻意压低的声音:是沈先生吗?我是基隆港务局的老周啊!您白天巡查时落下的那份港区仓库分布图副本,我们整理房间时找到了,您看是给您送过去,还是……?

是三合兴崔掌柜的声音!但用的是预定的紧急情况下的变音暗语!仓库分布图副本意味着有极其重要、紧急的情报需传递!

郑耀先心中一震,但语气保持平稳:哦,是周主任。一份副本而已,不必麻烦,我明日派人去取。 这是同意接头的回应。

好的好的,那明天上午,还是老地方?崔掌柜确认。

可以。郑耀先挂断电话,心跳加速。组织主动紧急联系,必定有大事发生!是否与密钥泄露有关?还是刘铭章那边出了状况?他必须尽快拿到这份分布图!

同一片夜空下,南京城万籁俱寂。但刘铭章的心,却如同被放在文火上炙烤。白天的审查虽暂时过关,但陈科长那锐利而存疑的眼神,如同梦魇般在他脑中挥之不去。方案被提及,意味着危险已经逼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他不能再被动等待!启用线风险巨大,但坐以待毙同样是死路。他再次拿出那张写满演算草稿的纸,目光死死盯住那些代表备用唤醒频率的加密数字。发送一个极度简短的警示信号?这个念头再次浮现,并且越来越强烈。

他仔细推演着每一个步骤。信号必须极其短暂,功率必须控制在最低,频率必须精准,内容必须伪装成无意义的噪音或常见的商业信号片段,但其调制方式中,要嵌入代表危险,静默的特定脉冲模式。这需要他对设备进行极其精细的微调,并且要避开苏晓晚所在电讯监察科的常规监测时段。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凌晨一点。这是监测相对松懈的时段。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轻轻反锁了办公室的门,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些隐藏的零件,开始借助桌面上合法的无线电维修工具,极其小心地组装、调试一个微型发射装置。他的动作精准而迅速,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与此同时,南京市军管会电讯监察科内,苏晓晚值夜班。她坐在庞大的监测设备前,看似在例行扫描,但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白天她标记为疑似工业干扰的那个微弱信号上。她动用权限,调取了该信号更详细的历史记录和特征分析。

她发现,这个信号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在最近半个月内,断断续续出现了几次,每次持续时间极短,且出现时间毫无规律。更重要的是,其加密方式虽然陌生,但某些底层的信号结构,让她隐隐感到一丝熟悉一种源于旧电讯处技术规范的、被刻意扭曲掩盖的熟悉感。

她的心提了起来。这很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残留敌台,而是自己人?一个试图联络或示警的自己人?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信号正暴露在监察科的监控之下,极其危险!她必须想办法确认其性质,并在必要时,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保护或引导。

她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信号最新的细微特征,并悄悄修改了系统对该信号的自动识别标签,将其风险等级从待观察手动下调为持续关注,优先级低,试图为其争取更多时间。但同时,她也意识到,必须尽快弄清信号来源和意图。

凌晨一点十五分。刘铭章终于完成了微型发射装置的调试。他将其连接到一个经过伪装的、功率极小的天线上,天线隐秘地延伸到窗外一盆茂盛的盆栽植物之中。他屏住呼吸,按照计算好的参数,设定了频率、功率和持续时间。然后,他按下了发射按钮。

装置轻微地震动了一下,指示灯闪烁了不到一秒,随即熄灭。一段被巧妙伪装、内含特定警示脉冲的极简短信号,如同投入浩瀚夜海的一粒石子,悄无声息地发射了出去。

刘铭章迅速拆解了装置,将零件藏好,擦掉所有痕迹。他瘫坐在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冷汗浸透了后背。他不知道信号是否成功发射,更不知道会被谁接收到。他只能祈祷,这绝望中的一搏,能起到作用。

几乎就在刘铭章信号发出的同一时刻,苏晓晚面前的监测设备屏幕上,那个被她标记的信号源,突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出现了与之前几次截然不同的、更加短暂的脉冲特征!她立刻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心脏几乎跳出胸腔,这绝非偶然!这更像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信号传递!

她立刻记录下这瞬间的变化,同时紧张地观察着科室内的其他同事和监控系统。万幸,这变化太过微弱和短暂,并未触发其他人的注意和系统的警报。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开始全力分析这组新的脉冲模式。

而在台北基隆,三合兴渔行后院,崔掌柜也在紧张地准备着。他将一份微缩胶卷藏入一个特制的空心鱼漂之中。胶卷里,是组织刚刚获得的、关于昌茂贸易公司的初步背景资料,该公司表面做进出口,实则与国民党情报系统某个海外分支有资金往来,近期活动异常。同时,还有一条简短的指令:密钥危机确认,源头指向李振利用‘昌茂’渠道试探‘磐石’。速查其在‘深蓝’内应,并设法误导。‘启明’处已预警,暂无回应,情况不明。

崔掌柜不知道(刘铭章)的具体情况,但暂无回应四个字,足以说明南京方面也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他将藏有胶卷的鱼漂混入一堆普通的鱼漂里,心情沉重。明天的接头,至关重要。

七月十七日,上午九时,基隆港区,三号仓库旁。

细雨依旧。郑耀先穿着雨衣,如同寻常巡查,看似随意地踱步至此。崔掌柜化装的港务局职员,早已等候,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沈先生,您的图纸副本。崔掌柜将文件袋递过去,同时看似无意地碰掉了旁边筐篓里的几个鱼漂,其中一个,滚到了郑耀先脚边。

哎呀,不好意思。崔掌柜弯腰去捡。

郑耀先默契地先他一步拾起那个特制的鱼漂,入手微沉。没关系。他淡然道,将鱼漂顺手放进雨衣口袋,同时接过了文件袋。有劳周主任。

您客气。崔掌柜低头收拾,眼神交错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自然流畅。

郑耀先没有停留,继续他的。直到回到车上,隔绝了外界,他才迅速取出那个空心鱼漂,捏开暗格,取出了微缩胶卷。他有一个秘密的微型阅读器藏在基地宿舍。

返回草山基地,郑耀先借口需要休息片刻,回到宿舍。他拉紧窗帘,在绝对隐秘的情况下,阅读了胶卷内容。

果然!组织的情报证实了他的判断!密钥泄露确有其事,李振正是通过昌茂贸易这个白手套,在试探和利用泄露的密钥!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找出并破坏网络?还是想借此向毛人凤证明自己的能力,争夺主导权?或者两者皆有?

指令明确:查内应,并设法误导!而刘铭章那边,暂无回应!这四个字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必须行动!立刻!

他回到办公室,首先召见了钱斌。钱斌的调查尚无实质性进展,香港方面反馈需要时间。

钱队长,调查继续。另外,我收到密报,‘昌茂贸易’近期可能试图通过非正常渠道,向岛内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深蓝’视线。你秘密安排人手,加强对相关渠道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信息,立刻扣押,并向我汇报! 他这是要抢先一步,拦截李振可能利用密钥炮制的假情报!

接着,他开始仔细梳理内部,有机会接触或间接了解到与大陆情报、通讯密级事项的人员名单。李振的机要秘书是明牌,但一定还有隐藏更深的内应。谁会是他呢?王继平?或是其他几个看似中立,实则与李振过往甚密的中层干部?

他决定设一个局。他故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大陆潜伏人员安全联络的几点设想的草案,其中虚虚实实,夹杂了一些看似合理、实则极易被证伪的所谓和备用联络方案。他将这份草案的阅读权限,限定在几个怀疑对象范围内,并让赵工程师不经意地透露出去,想看看谁会最先按捺不住,向外传递。

就在郑耀先布下陷阱的同时,南京方面,苏晓晚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分析,凭借其深厚的电讯功底和对旧有编码习惯的了解,终于成功破译了那组特殊信号的含义,那是一个极其简短的、代表极度危险,立即静默的通用警示信号!

她几乎可以肯定,这是自己人在发出绝望的警告!而信号源的大致区域,经过多次交叉定位,竟然指向了华东军政委员会邮电管理局所在的片区!

她的心沉入了谷底。那里有自己人?而且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是谁?她该怎么办?直接去寻找?太冒险!向上汇报?那等于直接将战友送入虎口!

而刘铭章,在发出信号后,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白天。他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处理公务,解答技术问题,但内心的焦虑如同野草般疯长。他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也不知道信号是否起到了作用。陈科长那边,也再无新的动静,但这种沉默,反而更让人不安。

下午,邮电管理局组织一场技术研讨会。刘铭章拄着拐杖走入会场,意外地发现,苏晓晚竟然也在场!她是作为电讯监察科的技术代表来参会的!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苏晓晚的眼神复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和担忧。刘铭章心中巨震,但面上依旧古井无波,微微颔首示意,便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她为什么会在这里?是巧合?还是她发现了什么?刘铭章的手心,不禁渗出了冷汗。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了。而唯一的希望,似乎都寄托在了远在台北的郑耀先身上,希望他能尽快化解密钥危机,扭转这致命的局面。

台北与南京,双城危局。郑耀先撒网捕鱼,刘铭章危如累卵,苏晓晚左右为难。密钥泄露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将所有人卷入更深的漩涡。每一个人,都在暗夜中,寻找着那一丝可能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