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一的管理层会议上,顾明将项目的预算申请推到陈序面前,眉头紧锁。

陈总,请解释。他声音低沉,启明项目攻关期,为什么要分散资源做软件?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序身上。赵知远低头翻看技术文档,林晚晴不安地捏着钢笔。

陈序不慌不忙地打开投影仪:各位,先看一组数据。

屏幕上显示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曲线,那条陡峭上升的红线让在座众人都屏住呼吸。

去年全球卖出四亿部智能手机。陈序点击下一页,预计明年将突破七亿部。

他环视众人:每部手机都是一个流量入口,而我们还在只盯着硬件利润。

顾明忍不住打断: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硬件制造......

诺基亚也是这么想的。陈序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

他切换幻灯片,展示出苹果公司的业务构成:看,iphone的利润率确实高,但App Store的营收增长率是硬件的三倍。

林晚晴若有所悟:您是说......

硬件是入口,软件是生态。陈序在白板上画了两个相交的圆,没有生态的硬件,终将沦为管道。

赵知远抬起头:电管家不只是个App?

它是连接用户与硬件的桥梁。陈序目光炯炯,通过它,我们能收集使用数据,优化产品,甚至开拓新业务。

顾明仍然质疑:但我们从未涉足软件领域......

正因为没涉足,才是机会。陈序调出一份报告,国内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bAt还没完全发力。

他指着报告上的空白区:在这个窗口期,谁先布局,谁就能掌握未来。

林晚晴快速计算后说:如果按您预测的增长率,软件业务三年后可能超过硬件利润。

不止。陈首自信地说,更重要的是用户黏性。用过我们App的用户,下次换手机时会优先选择序言的配件。

这时,苏梦举手发言:从技术角度看,软硬结合确实能提升用户体验。比如根据App收集的数据,优化充电芯片的设计。

没错!陈序赞赏地点头,这才是真正的闭环。

他转向仍存疑虑的顾明: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资源分散,风险加大。

顾明叹了口气:现在周天明虎视眈眈,我们不该冒进。

这不是冒进,是战略转移。陈序语气坚定,等所有人都看到机会时,就来不及了。

他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上周我陪小雨去买文具,她非要那个带密码锁的文具盒。知道为什么吗?

众人摇头。

因为其他小朋友都有。陈首意味深长地说,未来的移动生态就是这样,没有生态的产品,就像没有密码锁的文具盒。

这个生动的比喻让不少人露出思索的表情。

赵知远突然站起来:我支持陈总。其实我们研发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确实需要软件配合解决。

比如?顾明问。

比如电池衰减预测。赵知远解释,单靠硬件传感器不够,需要结合用户习惯数据。

苏梦补充道:而且软件研发成本远低于硬件。同样的投入,回报可能更高。

林晚晴翻阅着预算表:如果控制团队规模,前期投入确实可控。

见众人态度转变,陈序趁热打铁:我们不求一口吃成胖子。先做精一个小产品,验证模式。

他分配任务:顾总负责资源调配,赵工带队研发,林总做好资金管控。

那市场推广呢?顾明问。

先用我们自己的产品做试验田。陈序早有打算,每卖出一个充电宝,就推荐用户下载电管家

会议结束后,陈序特意留下核心团队。

我知道你们还有疑虑。他坦诚地说,但请相信,这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

林晚晴轻声问:你是不是看到了什么......特别的信号?

陈序望向窗外,想起前世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

我只是相信,他收回目光,未来属于那些敢在黎明前出发的人。

当晚,项目组收到新的指示:研发周期从六个月压缩到四个月。

令人意外的是,团队反而士气高涨。年轻工程师杨涛说:终于可以参与前沿项目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第二天就传来突破性进展。

陈总!赵知远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我们找到了软硬件协同的关键算法!

原来,团队成员受会议启发,连夜想出了解决方案。

看着演示效果,顾明终于彻底信服:看来,确实是我眼光太局限了。

陈序拍拍他的肩:守成重要,拓新更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在守住阵地的同时,开辟新战场。

就在这时,吴伟匆忙进来:刚收到消息,周天明也在接触软件团队。

众人神色一凛。

陈序反而笑了,连敌人都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他立即下令:蜂鸟项目保密等级提到最高。我们要在周天明反应过来前,抢占先机。

前瞻性的布局,在这一刻显露出它的战略价值。而更激烈的竞争,正在看不见的领域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