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359章 再造魂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公之言,真是振聋发聩!”人群闻言,纷纷拱手敬服。

“除了其立意振聋发聩之外,主公这段话也是文采飞扬,不愧是我朝状元。”郑进是举人功名,对学问比较热衷,对文字辞藻的运用有一种狂热的追求和喜爱还有喜欢欣赏,“此外主公每一段论述,都引用圣人之言,简直无懈可击。”

“尤其是那段——则我辈之傲骨无需凭借言辞之盛,自成嶙峋气象。我邦之威,不必依赖宣扬之力,便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使万方辐辏,贤达景从。简直是状元文章。”

“主公,在下之言皆出自肺腑,绝非奉承。”

“但凡奉承、阿谀虽动听却空泛,但主公这段话的文采如华茂春松,是有目共睹,人之共识。”

“不错,不错!”其余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都纷纷附和。

“尔等专注主公此话的文采,肤浅了。”身为朝廷前首辅的冯良才明显有些激动,

他站起身来发言,“主公刚才之言极对。我中华之傲骨,必如迎晨曦、踞东方之泰山。”

他身为朝廷中书省左丞,当世大儒、熟知历史。

当然知道泰山之于国人的意义。

泰山,相当于国人之魂。

稳固、崇高、不可撼动之精神。

泰山,紫气东来,历代皇帝都以封禅泰山为荣。

“而傲骨需要有根基!”冯良才说这几个字的时候,几乎是咬着牙,颤抖说出来的。

他身为大梁王朝前左丞,比在场任何人都清楚当今的大梁王朝是个什么样子,民间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易子而食……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如此情形,国人之傲何来?

傲骨之根基何在?

所幸主公……管辖了翼州,秉承圣人‘民为重’理念治理。

秉承圣人信之美德,开通互市,要求以礼待外邦之民。

百姓丰衣足食,翼州一日比一日强盛。

主公不但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断绝了易子而食的禽兽之行,府衙之内更是没有了奴颜婢膝秉政,禽兽之辈食禄。

更是让仁、礼、信重回人间。

“主公,实是在为国人之傲骨,修筑最强大的根基!”冯良才道,“再造华夏之魂!”

话音刚落,在场人群一阵沉默,鸦雀无声。

“这……才是主公的大义!”良久,郑进开口,“我等能追随主公,实乃毕生之幸!”

“我等没有主公的雄才大略,没有主公的远见卓识。”冯思远看样子也很激动,“但我等身为寒窗苦读数十年圣贤书的读书人,愿意为践行圣人圣训,鞠躬尽瘁。”

“本官可没有你们说的哪个宏大志向,什么再造华夏之魂?太空泛了。本官只想让百姓过的好一点,不愿看到百姓易子而食,人间地狱之事,此乃身而为人最基本的怜悯。本官所做的一切,也都只是在遵循圣人之训教。”

苏文比任何人都要平静,“别把自己想的有多么了不起。”

“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喜好金钱、权势、美色。不过我们可以在这凡俗的躯壳之下,在直认喜好权势金钱美色,不伪真、不损害他人的情况下,秉持身而为人,最基本的怜悯善良,去践行圣人之教化——仁、以、礼、智、信。”

“踏踏实实,做好你们的分内之事,为翼州的互市做好枝干作用。”

“百姓能否过上好日子,全赖尔等能否恪尽职守,能否遵循圣人教导。”

“遵命。”人群纷纷领命。

苏文的做法是以基本人性为起点,以圣人教化的普世道德为准则,以恪尽职守为路径,以实现民生福祉为最终目标。

这对古代的政治生态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

说实话,作为穿越者,苏文已经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降维打击古人了。

千年的时代发展,以及历史前进的脚步。

其中的鸿沟巨大。

……

“行了。刚才大家议到要对海外商贩实行翼州百姓同等待遇,要落到实处,以律法为准绳。”苏文将话题引入正轨,“任何政令、措施都必须以律法的形式,并以之为准绳,否则就是空谈,更容易被不法之徒和宵小利用、钻空子。”

“《市场与商户管理法》的第一条,就用这个。”

“任何对海外商人蔑视、说他们是大马猴、不知圣人教化等丧失‘礼德’的言论,皆应受到处罚。比如罚银五两、十两……具体金额由制定律法者仔细裁夺。”

“遵命。”人群纷纷允诺。

“这部律法接下来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公证商户之间的签订契约,以及失信者的具体处罚措施。”苏文继续,

“还有对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短斤缺两不良商人的处罚,以及设立公平秤的方式。”

“诸般细节,由律法制定者根据市场规律、以及自己对律法的了解,对商事的理解去制定。”

“制定好了之后,交予本官过目。”

“之前的《翼州商税法》由冯良才冯大人主持制定,诸位以为,这部《市场与商户管理法》由谁主持制定为好?”

这又是一项人事任命。

人群闻言皆不说话。

其实他们内心早已清楚,这部律法由齐仁诚等豪商巨贾制定最好,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公平秤、商户之间如何签订契约才公平,都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场这些读书人官员,圣贤书读的多,对商事知之甚少。

但让商户主持如此重要的事务,他们内心又有点不舒坦。毕竟,制定一部前所未有的律法,其姓名将来有可能名垂青史。

士农工商高低贵贱的思想,他们无法彻底抛弃干净。

“既然大家都不说话,那就由本官来指定好了。”苏文道,“秦云秦先生,你愿不愿意承担此责?”

“草民,愿意!”秦云声音颤抖起来。

“你的学问多在商事上面,因为不能参加科举,在对律法的制定上面多有欠缺。”苏文道,“因此你应多向那些师爷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