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理论是别人的,遭遇是自己的。”
“天佑皇帝其父皇,不足一月离奇驾崩,而他自己更是重复了父皇的悲剧。父子两代皇帝皆不得善终的恐怖事实,比任何史书都要有说服力。所以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大的感悟绝不是君临天下的荣耀,而是身为皇帝却如蝼蚁般任人摆布、朝不保夕的极致恐惧。”
“综合以上四点,天佑皇帝临终前最核心、最紧迫的关切,绝不可能是什么中兴大梁的虚妄幻想,而是最朴素的、最本能的诉求:如何让皇室的血脉、皇室活下去。”
“他想用这句话隐晦的告诉继位者:这个皇位已经是一个诅咒了。我和你父亲的结局就是血证。效法尧舜最核心的做法,找机会把位置让出去,或许还能为我们司马家保留一丝香火,避免那注定的灭顶之灾。”
“当我们把自己代入一个身处绝境、为家族未来做最后安排的家长的身份时,那种充满现实主义甚至黑暗生存智慧的劝退意图,就变得合情合理,甚至可能是唯一的解释。”
一番话说完,人群尽皆沉默。
“既然如此,那么皇帝为何不把自己的想法,明确告诉新皇?”杨景辉提出了疑问。
我的老天爷,这种话怎么可能明说?苏文想说,这种话只能靠后世之君自己去领悟。皇帝这句遗言,已经算是明确暗示了。
难道非要让别人说出‘禅让’两个字来?
有没有那么蠢?
并未理会,而是把目光看向冯良才,发现他的脸色有些难看,好像内心翻江倒海。
于是问道:“冯大人你怎么了?”
“回主公。”冯良才回过神来,脸色恢复正常,语气变得平静异常,“不瞒主公,盛昌皇帝驾崩前的遗言也是这一句。”
“虽然不是一字不差,但也基本一样。盛昌皇帝的遗言是:吾弟当为尧舜之君,多了后面两个字。”
冯良才刚才之所以脸色难看,内心犹如翻江倒海。
是因为。
盛昌皇帝就是他让人弄死的。
当时他听到盛昌皇帝的这句遗言之后,并没有想到盛昌皇帝的遗言里,竟然还有这么深的一层意思。
自己当时极其自豪,觉得盛昌皇帝只是一个无能之君,能被自己轻易弄死。却没想到,盛昌皇帝竟然有让新皇禅让的政治远见。
简单的说,盛昌皇帝之所以能被自己弄死,并非因为自己的权谋有多强。
而是因为王朝已经积重难返,皇权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看吧。如果只有天佑皇帝一位帝王说了这句遗言,你们还可以认为我的说法,只是巧合和过度解读。”苏文说道,“但两位皇帝的遗言如出一辙,那就不再是巧合。”
“两位皇帝的重复遗言,让其不再是孤证。”
“在当前的王朝情况下,稍微有点判断力的人都知道,在王朝这个时间出现尧舜之君并实现天下大治,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重复性加上天下大治的不可实现性,让两位皇帝的遗言成为了一句密码,一个隐晦的表达:我把皇位传给你你找机会把它让掉,以保存皇室血脉,避免最终被屠戮殆尽的悲惨命运。”
“如果直接说这句话,太惊世骇俗。且会立即引发朝局动荡。”
“因此,他们必须使用一个高度凝练、正面、但内行人能品出别样意味的隐晦语言。尧舜及其核心的行为禅让,就是这个最完美的载体。”
说完,苏文自己也在沉思。
天佑皇帝的临终遗言,是一个基于历史智慧的‘终极避险策略’。
两位皇帝从自身可怕的遭遇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当中,已经预见到紧握皇权不放的最终结局,就是整个皇族的覆灭。
他们留下的遗言,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冷酷计算的家族生存指令:当船注定要沉时,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徒劳地舀水,而是想办法穿上救生衣。
而‘禅让’,可能就是那件救生衣。
他们的遗言,是一个超越表面字意、关乎家族生死存亡的强烈求生意图。
他们看清了皇权与家族生存在末世不可兼得的残酷现实,从而劝诫继承人,在无可挽回时,应效法尧舜禅让的精神,放弃帝位以图保全宗族。
由此可见,两位皇帝都有先见之明。
说实话,天佑皇帝的遗言,再次让苏文对他刮目相看。
天佑皇帝有先见之明,让他的形象在苏文心中再次丰满,补全了最后一块。
历史是由文官书写。
当后世人看到文官书写的史书之后,只会觉得天佑皇帝昏庸、沉迷炼丹、重用奸臣,坐视宦官专权,是个不折不扣扁平化的无能之君。
然而实际上,他隐忍。在清流专权的情况下,身为皇帝还能忍辱负重,这得需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
有雄心和能力,重用陈忠良给清流文官集团予以沉重打击。
如果不是王家亲自入局,他还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有敏锐的政治远见,在临死之前,说出了‘劝禅让’这句石破天惊的遗言。
禅让,可以说是皇室能够保全自身,唯一可能的出路。
当然更多的还是,他身为王朝末期皇帝的深深无奈,和无力回天感。
天佑皇帝算不上‘明君’。
但说实话。
他的能力和远见,已经超过了很多帝王,他是一个清醒的绝望者。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天佑皇帝其实和自己前世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极其相似。就像高丽的恭愍王,是宋徽宗的翻版一样。
所以天启和这个世界的天佑皇帝一样,不是无能之君,只是一个绝望者。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临终前让继位者想法禅让出自家皇位已经非常残酷了,然而有一件事情,比这个真相更加残酷。”苏文悠悠道,“那就是——就算新皇下定了决心禅让掉皇位,也没人接。”
“大梁王朝这个烂摊子,谁接盘谁是傻子,谁接盘谁的家族会死的渣都不剩。”
“当下没有任何一家有这个接盘能力。”
“所以大梁王朝的悲剧是注定的,两位皇帝临死前是绝望的。”
“对皇室而言,这是一个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