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科举:寒门毒士 > 第227章 左边右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一,读书人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想要在翼州实现平等的理念,把一群有很大优越感,自认高人一等的人招揽过来协助管理翼州政务,无疑在给自己添堵。

他们早已被三六九等的思想腐蚀很难改变,因为他们读的圣贤书里就在强调等级。

其二,这群人满脑子忠君思想。

而自己将来在翼州施行的一些新政令,都会超出他们的认知,颠覆儒教圣训。

一些政令还没有开始施行,他们先成了最大反对力量。

清流文官是朝廷的祸患,自己招一群祸患过来?

“新任的属官包括同知,州判、吏目、州判,胥吏包括六房书吏、三班衙役,全部从工匠中提拔,或者从八大豪商的账房中提拔。”最后,苏文做出了决定,“属官必须全部换掉,胥吏如果有机敏能干且听话的,可以继续留用。”

“工匠虽然不如读书人读的圣贤书多,但基本识字,且头脑不笨。”

“账房更是机敏练达者。”

苏文的前世历史上,一个沛县班底就能创建大汉,一个淮西班底就能创建大明,因此他相信,自己招揽来的那些工匠当中,必然有能用之才。

“主公这是要从商户哪里挖人?”冯良才心中一惊。

……

“至于给土地施肥,我是真正的施肥。”苏文脸上露出笑容,“土地不够肥沃也是庄稼产量低的原因,在翼州周边海域寻找那些海鸟栖息的海岛,用船只将那些鸟屎一船一船运到翼州,府衙专门收购鸟粪,然后低价卖给百姓,提升土地肥力。”

“这门生意找八大商户中的一家去做。”

“遵命!”冯良才瞪大双眼:用鸟粪来增加土地肥力,靠谱吗?

鸟粪有那么多吗?

……

主仆二人就接下来的政务又商量了良久,直到最后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最后,苏文拜托冯良才:“翼州的大事就麻烦祖父岳丈了,你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拔除那些小一点的树将他们连根拔起。带人将小家族全部抄没其家产,重新丈量其土地。将他们的家眷、宗族成员全部羁押,然后秘密送到遥远海岛永久流放。”

“至于那棵最大的树海家,我亲自拔除!”

“三班衙役中的皂班、壮班归你调用,我只用快班。如果你的人手不够,就从工匠中挑选。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给他们争取土地,相信他们会踊跃报名。”

“老臣遵命!”冯良才恭敬领命。

“记住,下手要稳、准、快。你的任务争取在半个月之内完成。”苏文眼中闪出一道杀意,“而拔除海家那棵最大的树,我会立刻展开行动。”

“你现在的职位是知州的钱谷师爷,下去办事吧。”

“钱谷师爷?老臣遵命。”巨大的身份落差,让冯良才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曾经当过中书省左丞,妥妥的一品大员,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

没想到辞官十几年之后,降格为一位知州的钱谷师爷。

而且还不得不接受这个身份,因为没有身份没法办事,名不正言不顺。

算了,一切都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暗中安慰自己。

自己以前虽然混到了一品大员,但做的那些事情全都是权斗,和修身齐家根本不沾边。而现在他虽然只是钱谷师爷,但做的事情,是真正为了百姓。

比如这次拔除小树,就是为了给百姓争取土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冯良才眼中有热泪:老夫都快入土了,才开始真正践行这句圣人之言。

“我如果真正为百姓抢到了土地,也不枉读了一辈子圣贤书。”

“孟子云:民为贵!”

……

“周尚。”冯良才走后,苏文吩咐。

“属下在。”快班头目周尚从后门走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召集所有快班衙役堂前听令。”

“遵命!”周尚接令之后,转身前往快房。

“张安澜!”。

“属下在!”张安澜走到苏文跟前,“主公有何吩咐?”

“将全部人马调集过来,堂前听令。”

“遵命!”

张安澜领命下去。

很快,快班的五十名捕快集结。当人群看到张安澜调集来的一百多人,其中还有三十名道兵的时候,人群一阵震惊,不明白新来的知州大人要干什么。

“翼州海大彪伙同黄文彦谋反,其罪当诛。周尚带路,跟随本官前往海府,捉拿贼首海大彪。”苏文冷冽的下达命令。

海家谋反!?一帮衙役听完愣在当场,心中剧震。

这位新来的知州大人,刚刚拿下了黄文彦黄大人,又马不停蹄的要对海家下手了?

真是出手狠辣啊!

这知州只是一书生,怎生如此大胆?

对海家下手,他就不怕海家报复?

“大人,你凭什么说海家谋反?”此时,人群中一捕快问道,“谋反这种可怕的大罪,可不能胡乱安到别人的头上。”

“是黄文彦招供的。”苏文淡淡的回答。

“大人,那只是黄文彦的一面之词,当不得真。”那人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反应过激,立刻给苏文跪了下来,“禀大人,海家一向奉公守法,勤养乡里以忠孝治家,绝不可能做出谋反之事,还望大人明察秋毫,还海家一个公道。”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黄文彦的证词,有可能是其在临死之前的胡乱攀咬。本官断案,向来是先看那人在百姓中的口碑和名声如何,如果海家的口碑不错,应该不会做出谋反之事。”苏文向人群问道,“你们都是本地属吏对海家的作风应该皆有耳闻,你们认为海家是否是积善之家?”

“海家当然……”一人急切的想说。

“先不要回答。”话未说完,苏文就打断了他,“认为海家造福乡梓、一贯以来都在行善积德,是积善之家的站左边。”

“认为海家……”加重了语气,“配不上积善之家的站右边。”

“这样本官也能一目了然。”

“如果左边的人多,本官就判定黄文彦是在诬陷海家。”

“大家放心的站队,本官只想看看海家在翼州百姓中的口碑而已。”

“开始。”

很快,五十名捕快开始站队。

有将近四十人选择了站左边,只有十来人选择站在了右边,包括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