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力量虽源于星辰,却在后天修炼中融入了自身的意志与人格,早已与这最本源的韵律产生了偏差,如同走偏了轨道的马车,想要重新回到正轨,必须经历痛苦的调整。
每一次频率的靠近,都像是用细针在元神上雕刻,带来尖锐的疼痛;每一次模仿的尝试,都会引发体内力量体系的剧烈震荡,经脉如同被拉扯的琴弦,发出嗡嗡的声响。
有好几次,我疼得浑身痉挛,汗水浸透了衣袍,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在身前积成一小滩。
有好几次,深渊污染借着震荡的机会反扑,识海中的呓语变得清晰,让我险些放弃。
但每当我想起阿茸那双带着信任的眼睛,想起部落里人们期盼的目光,我便咬牙坚持下来。
我不能倒下,我是他们的依靠。
渐渐地,奇迹开始发生。
当我的本源频率与那古老韵律产生极其细微的共鸣时,识海中的深渊呓语突然减弱了一丝,秘契连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攻击性”,反而多了几分柔和,像是终于接纳了我这个“学习者”。
虽然能调动的星脉力量依旧微弱得可怜,甚至不足以支撑一次强力攻击,但那如芒在背的反噬刺痛感,却明显减轻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星辰本源变得更加凝练,运转星力时的滞涩感也消失了。
我不再是在“对抗”秘契,而是在“融入”它,用星辰的秩序压制深渊的混乱,从而化解其害。一条险峻却可能行之有效的路径,在我面前缓缓展开。
时间在煎熬与感悟中流逝,不知不觉又过了七日。
部落的能量储备以可观的速度增加,中央的“光山”已经堆到了一人高,乳白色的光芒笼罩着整个营地,连夜里都不用再点灯笼,那温和的光流足以照亮周围的区域。
阿茸的努力没有白费,妖阵光幕变得前所未有的凝实厚重,表面流淌着淡淡的灰银色光泽。
那是心辉能量与妖阵融合的迹象,不仅防御力大增,甚至对那诡异的精神低语都有了一定的隔绝效果。
有一次,沼泽方向再次传来微弱的呢喃波动,妖阵光幕瞬间亮起,将波动挡在了外面,帐内的孩子们没有再被惊醒,只是睡得更沉了些。
一座由心辉能量驱动的、坚不可摧的壁垒,正在逐步成型,成为部落最坚实的守护。
战士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利用阿茸转化出的能量矿石,开始尝试制作简单的能量装备。
铁匠将矿石敲打成细小的石片,镶嵌在长矛的矛尖和匕首的刀刃上,再用特制的藤蔓将石片固定。
这些镶嵌了能量石片的武器,挥动时会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对沼泽中的毒虫和深渊生物有着天然的威慑力。
有个年轻的战士用新做的能量匕首测试,一刀就斩断了之前需要两刀才能砍断的枯木,刀刃上的光芒甚至灼烧了木茬,让它无法再被深渊瘴气污染。
战士们还将剩下的石片镶嵌在兽皮甲的胸口和肩部,这些石片能散发出微弱的防护光膜,虽然不能抵挡强力攻击,却能隔绝瘴气和细小的毒物,让他们在巡逻时多了几分底气。
希望的曙光再次顽强地穿透阴霾,照亮部落。
族人们脸上的惊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坚毅。
他们或许依旧害怕那隐藏在沼泽深处的黑暗,但更明白,退缩和恐惧唯有死路一条,唯有拿起武器、守护彼此,才能活下去。
傍晚时分,营地中甚至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他们围在阿茸身边,看着他用指尖的微光催生帐篷边的小草,小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生长,嫩绿的叶片在夕阳下格外可爱。
然而,深渊的回响并未停止,反而以更加诡异的方式持续蔓延。
那直接作用于神魂的低语不再出现,但黑沼泽中的变化却越来越令人心惊。首先是沼泽里的低阶毒虫,比如毒蚊、黑蚂蟥,开始变得异常狂躁和具有攻击性。
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躲避人类,反而成群结队地冲向部落的妖阵光幕,密密麻麻地趴在光幕上,用口器疯狂啃咬,哪怕被光幕的能量灼烧成灰烬,后面的毒虫也会毫不犹豫地跟上,仿佛被某种无形的意志驱使着,前来送死。
每天清晨,妖阵外侧都会堆积一层厚厚的虫尸,散发着刺鼻的焦臭味,需要战士们用长杆清理。
紧接着,沼泽深处的植被开始大面积枯萎。
不是正常的枯黄,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灰败色,像是被瞬间抽干了所有的生机和水分。
以前能看到的绿色苔藓、紫色毒花,如今都变成了灰黑色,用手一碰就会化为飞灰,随风飘散。
而在这片死寂的灰败区域中心,地面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缝,从裂缝中会缓慢地生长出一些漆黑如墨的晶簇,这些晶簇约莫手指粗细,表面光滑,却散发着不祥的寒气,哪怕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它们带来的阴冷。
更诡异的是,这些晶簇仿佛能自主吸收周围的光线和能量,它们所在的区域总是比其他地方更黑暗,连月光都无法穿透,只能看到一片漆黑的影子。
最令人不安的是巡逻的战士带回的消息。
他们在靠近晶簇区域的地方,偶尔会看到一些模糊的、由阴影和污秽能量构成的人形轮廓。
这些“影子人”没有具体的五官和形态,像是一团团飘荡的黑雾,行动缓慢,对战士们的攻击毫无反应,长矛穿过它们的身体,只会让黑雾短暂地散开,很快又会重新聚拢。
它们只是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晶簇周围,散发着与那混沌低语同源的、冰冷空洞的气息,仿佛是混沌之卵无意识催生的“卫兵”。
有个战士试图用能量匕首攻击它们,匕首上的光芒碰到黑雾时,黑雾会发出滋滋的声响,像是被灼烧一般收缩,但很快又会恢复原状,根本无法彻底消灭。
这些迹象无不表明,混沌之卵的影响正在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