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故乡故事 > 第305章 菜二代里的出息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5章 菜二代里的出息孩子

张家一大家子正吃着午饭呢,村西头成军过来了。

“小刚啊,这是在伺候姑姑们?”

大勇迎出去,今天只来了一个翠花,翠兰公公刚没了,但这事村里人都不知道,也没有必要跟大家说。只是含糊着说:“大过年的,你不在家伺候姑奶奶们,出来干什么?可是有事?”

“有事啊!等不及了,来找增援了。”成军挠挠头,“大棚里黄瓜叶子发了黄,熬了除夕初一两天,眼看着不行了,等不及了,小刚在家不,让他去看一眼。”

小刚听到有人寻他,马上出来。

“大叔,我在呢,走,咱们这就去看看。”

“你吃过饭了吗?不在乎这一会子。”成军有些不好意思,大过年的就来摇人。

“吃过了,已经吃好了,咱们走吧。”小刚一听蔬菜生病了,一时也等不了。

小虎和小虎对望一眼,“去不去?”

“去!”

蒙蒙见小龙小虎也要去,她不想自己面对圆圆,也要跟着去。

小刚不同意,“大中午的,棚里温度高,你们细皮嫩肉的,一冷一热感冒了怎么办?老老实实在家等着!棚里没啥好看的,看电视去!”

蒙蒙嘟着嘴,但也不敢反驳。哥哥从来不让她进棚干活。

小龙小虎见蒙蒙泄气,也就没再坚持。不如看电视。

大勇和小刚跟着成军去看看。

“大过年的,就这么进棚干活去了?”翠花可惜,下午说好要打扑克的。

“种大棚的还讲究什么过年不过年,每天该拉棚拉棚,该放棚放棚,一点都晚不得。晚一个时辰菜就黄给你看!”淑红种了几年大棚,很有话说。

“村里结婚的人家,喜公公喜婆婆早上娶完媳妇接着去拉棚,半下午放完棚再回家待客,一点不耽误!”这是三勇。

各行各业都不容易。

翠花弄着她的小卖部,倒是不苦不累也不热,但就是没有自由,天天拴在小卖部里,连赶集进城回娘家都得等光景休班或者小龙小虎放假。

所以她很珍惜今天大家都在的机会,吆喝着要打扑克热闹热闹。

到了成军家大棚,先拉开半米宽的门帘,一股混杂着泥土和菜苗清香的热气涌出来,瞬间模糊了眼镜片。小刚没顾上擦,先弯腰钻进棚里,蹲在黄瓜架下,指尖捏着片发黄的叶子仔细观察。

“你们看这叶脉,”小刚把叶子翻过来,指腹蹭过上面细密的绒毛,“不是病虫害,是湿度大了闷的。咱这棚得改改通风口,上午10点开顶窗,下午3点放底风,温度控制在22到25度,叶片就能转绿。”

人群里的老周咂着嘴点头:“去年我家西红柿裂了一半,也是温度湿度不达标,要是早有这学问就好了。”

旁边成军媳妇赶紧接话:“可不是嘛,小刚这大学没白念,比咱瞎琢磨强多了。”

成军凑过来,递上一片卷边的黄瓜叶:“小刚,你看看,那一片的黄瓜不仅发黄还发卷,结的果全是畸形的,是不是肥料没跟上?”

小刚接过叶子,指尖摸了摸叶片边缘,又蹲下来扒开土壤看了看:“叔,不是肥料的事,是土壤酸化了,ph 值太低,影响钙吸收。你去镇上买袋生石灰,按每亩五十斤的量撒在棚里,再配合我之前教你的有机肥,下个月就能好转。对了,下次浇水别用井水直接浇,先在棚外晒两天,水温跟土温接近了再浇,不然根系会受刺激。”

成军听得连连点头,拍着大腿说:“难怪!我一直用井水直接浇,还以为是肥料不够,瞎浪费了不少钱。小刚这大学真没白念,比县里来的技术员还厉害!”

这话一出,大家都跟着附和,成军媳妇笑着说:“可不是嘛!上次我家西红柿裂果,小刚教我在棚里挂湿度计,还调整了浇水时间,现在裂果率比去年少了八成,收购商都说我家西红柿品相好,多给了两毛钱一斤呢!”

成军语气里满是羡慕:“大勇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以前咱种菜全靠瞎蒙,病虫害来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现在有小刚在,啥难题都能解决,你家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带着咱全村人致富,这可比啥都强!”

大勇听着这话,心里像大冬天揣了个暖炉。

想起三年前那个春天,满地烂掉的菜泛着霉味,小刚跟着他去批发市场卖菜,那时的他就说,大学要上农业大学,要去学怎么种出安全的菜。

他当时还不愿意,觉得儿子读了大学还得跟土坷垃打交道,没出息。

现在再看,小刚设计的滴灌系统省了一半水,自己配的有机肥种出来的生菜,收购商抢着要,价格比别人高两成。年底盘点,今年光大棚就净赚了六万多,比前些年翻了一倍还多。

“还得再降低两度,不然新芽长得慢。”小刚嘴里嘀咕着,从包里掏出记录仪,蹲在棚角的支架旁,小心翼翼地把探头插进土壤里,又抬头看了眼棚顶的温度计,掏出笔记本记下数据:“14:00,地温24c,棚温27c,湿度 65%,需开顶窗通风半小时。”

大家围着小刚问这问那,从施肥时间到病虫害防治,小刚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大勇站在边上,听着儿子给村民里耐心解答,突然觉得小刚这个大学上得真值,才学了不到两年就能用上了。不像村里有些孩子,上大学学的东西听都听不懂,也不知道有啥用处。

明年蒙蒙就考大学了,报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让她哥哥好好把住关,就是不学农业,也要学点有用的知识。

大勇看着这场景,突然想起以前总羡慕戚家老汉,人家手里有木匠活,家良和二勇继承了木匠手艺着,不管啥时候都有饭吃。

现在才明白,自家种菜也算一门手艺,经小刚这么一琢磨,比老手艺还金贵。以前种菜靠经验,现在靠科学,小刚不仅把家里的活接了,还带起了全村人,这哪是简单的传承,这是把老本行给翻新了。

家良和二勇学艺不如戚老汉,小刚的本事却是大得很,比起他这个爹来,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想到这里,大勇觉得自己张家这日子,不比戚家差,也不比郝家差。

三勇、四勇、大双有出息,咱们家下一代小刚也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