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世子妃有毒 > 第128章 盟友初现,各怀鬼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盟友初现,各怀鬼胎

当那方绣着“病木逢春”的帕子经由刘婆子“无意”展露,落入柳姨娘心腹眼中时,苏婉清知道,她抛出的鱼饵已成功搅动了深潭——猎人与猎物的游戏里,从来不止一个棋子

听雪轩内,苏婉清对外维持着“忏悔者”的假面,对内则紧锣密鼓地编织着她的情报网络。林嬷嬷来自田庄的炭笔密信,如同在封闭的堡垒外发现了一处隐秘的通风口,让她看到了外部力量的可能性。而现在,她需要将手伸向堡垒内部,寻找可能存在的裂痕与盟友。

她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二姨娘柳氏。

这位柳姨娘,育有庶长子,素来与苏玉华明争暗斗,上次接风宴苏玉华“照顾不周”导致妹妹“急症”的消息,柳姨娘那边定然是乐见其成,甚至可能暗中推波助澜。她既有与苏玉华争斗的动机,也有一定的实力和眼线。

如何引起柳姨娘的注意,又不暴露自身真实意图?

苏婉清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她的“绣品”。这一次,她绣的并非密码,而是一方看似寻常、用以“打发时间”的帕子。帕角绣了一株从枯木旁斜逸而出的、姿态奇崛的新枝,枝头点缀着两三朵将开未开的花苞。旁边用略显稚拙的针法绣了四个小字:“病木逢春”。

这图案和词句,在寻常人看来,或许只是伤春悲秋或自勉之词。但在有心人(尤其是对苏玉华心怀不满、又知晓她这位三姑娘“病”了且被“厌弃”的柳姨娘)眼中,却可能解读出别样的意味——“病木”是否指代处境艰难的她自己,或者暗喻世子府后宅的某种“病态”?“逢春”又是否暗示着转机或隐藏的力量?

她将这方帕子,混在几件需要浆洗的普通衣物中,交给了孙婆子。并未多言,只如常支付了跑腿钱。但她知道,孙婆子往来各院,消息灵通,且或多或少会与各房的下人有些接触,这方“不寻常”的帕子,有很大概率会被柳姨娘那边的眼线注意到。

果然,不过两三日,孙婆子再次来送浆洗好的衣物时,在将包袱递给苏婉清的瞬间,极其快速地、用气音含糊了一句:“柳姨娘屋里的张妈妈,前儿个似乎对姑娘的绣活……挺感兴趣,问了几句姑娘的近况。”

成了!

苏婉清心中一定,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如常道了谢。

接下来,便是更关键的第二步——传递信息,引鱼上钩。

她再次利用孙婆子。这次,她并未托付任何实物,而是在刘婆子来送份例时,状似无意地、带着几分“惶恐”与“迷茫”地叹息:“孙妈妈,您见识多……我这心里总是不安生。那日宴席恍惚间,好像……好像瞧见些不该瞧见的……也不知是不是眼花了,还是……唉,这府里的事,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她话说得含糊其辞,欲言又止,既点出了“宴席”(关键事件),又暗示了“不该瞧见的”(可能存在的秘密),最后以“说不清道不明”结尾,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模糊的、带着恐惧的暗示,往往比直白的指控更能引人探究。

孙婆子是个精明人,闻言眼神闪烁了一下,并未接话,只是含糊地安慰了两句便离开了。但苏婉清知道,这话一定会通过某种渠道,传到柳姨娘耳中。

鱼儿,已经闻到了饵料的腥味。

这一次,对方的动作更快。就在孙婆子传话后的第二天深夜,听雪轩的后角门,传来了三声极轻、极有规律的叩击声——并非老王头平日里清理污物的动静。

苏婉清的心瞬间提起。她悄然来到门后,并未立刻开门,而是压低声音:“谁?”

门外,一个同样压低的、带着几分谨慎的女声传来:“三姑娘,奴婢姓张,奉柳姨娘之命,给姑娘送些安神的熏香。”

是柳姨娘的心腹张妈妈!她果然亲自来了!

苏婉清深吸一口气,缓缓拉开了门闩。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深蓝色比甲、面容普通却眼神精亮的妈妈,正是柳姨娘身边最得力的张妈妈。她迅速闪身进来,反手将门关上,动作干净利落。

院内没有点灯,只有微弱的月光。两人站在阴影里,互相打量着对方。

“张妈妈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苏婉清率先开口,声音平静,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警惕,全然不似白日里那个“忏悔”的懦弱少女。

张妈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料到这位三姑娘在私下里竟是这般模样。她收敛心神,低声道:“三姑娘快人快语,奴婢也不绕弯子。我们姨娘对姑娘的处境……颇为同情。也听闻姑娘那日宴席,似乎受了些委屈?”

这是试探,也是在确认苏婉清之前释放信号的真实性。

苏婉清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涩”与“后怕”:“委屈谈不上,只是……见识浅薄,险些着了道而不自知罢了。若非……若非侥幸,只怕如今已无颜苟活于世。”她再次暗示“着了道”,并将后果说得极其严重。

张妈妈目光微凝,追问道:“姑娘可知……是着了谁的道?”

苏婉清抬起眼,直视着张妈妈,月光下她的眼神清亮而冰冷:“妈妈何必明知故问?这府里,谁最不愿见我‘好’,谁最需要拿捏我的‘错处’,妈妈难道不清楚吗?”

她没有直接说出苏玉华的名字,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张妈妈沉吟片刻,似乎在权衡。最终,她下了决心:“三姑娘是明白人。我们姨娘与那位,本就道不同。若姑娘手中……真有什么能让大家看清某些人真面物的‘凭证’,我们姨娘或许能保姑娘在府中日子好过些,至少……无人再敢随意磋磨姑娘。”

这是柳姨娘开出的条件:用“把柄”换取暂时的保护和一定的信息支持。

苏婉清要的就是这个!她目前最需要的,正是相对安全的喘息空间和更灵通的消息来源。

“妈妈放心,”苏婉清语气放缓,带着一种合作的诚意,“有些事,婉清心中有数。只是如今困在这听雪轩,耳目闭塞,犹如聋瞽。若姨娘肯施以援手,让我知晓这府邸风云变幻,他日……必有回报。”

她没有立刻交出任何实质性的“把柄”,而是强调了自己需要信息。这是一种谨慎,也是对等交易的表现。

张妈妈似乎对她的谨慎颇为满意,点了点头:“姑娘所需,奴婢会酌情回禀姨娘。日后若有消息,会通过……老王头那条线传递。”她竟连老王头这条线都摸清了!可见柳姨娘在府中经营之深。

“如此,有劳妈妈。”苏婉清微微颔首。

第一次接触,在彼此试探和初步达成默契中结束。张妈妈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自此,一条极其隐秘的、连接听雪轩与柳姨娘院落的信息通道,悄然建立。

通过这条渠道,苏婉清开始收到一些零碎却关键的信息:世子爷近来对后宅越发不耐,某日训斥了苏玉华管家不力;周姨娘似乎在暗中拉拢府中老人;大夫人(苏玉华生母)前日入府,与苏玉华密谈许久……

而最重要的信息,在一次张妈妈传递来的、用隐语写成的纸条中得到了确认:

“宴席夜,栖梧苑彩月(二等,管酒水)奉钱命,于三姑娘盏中添‘料’。”

彩月!钱妈妈!

终于确认了!

握着那张小小的纸条,苏婉清指尖冰凉,心中却燃起熊熊烈火。前世模糊的记忆与今生的线索彻底吻合!就是这两个人,亲手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走到那堆“绣品密码”前,抽出一块新的布片。用墨色丝线,绣上了一个代表栖梧苑的宫殿轮廓,在其内,绣上一个梳着双丫髻的简笔丫鬟(彩月),丫鬟的手正伸向一个酒杯。而在丫鬟身后,用褐色线绣了一个模糊的、带着狞笑的妇人侧影(钱妈妈),一道清晰的箭头从钱妈妈指向彩月,再指向酒杯。

这条关键的证据链,被她以这种方式,牢牢镌刻下来。

盟友初现,各怀鬼胎。柳姨娘想利用她打击苏玉华,而她,则要利用柳姨娘的信息网和保护伞,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同时收集更多的致命证据。这是一场与虎谋皮的冒险,但深陷绝境的她,已别无选择。她知道,随着彩月这个名字浮出水面,她距离揭开那晚真相的核心,又近了一步。而这步棋,将彻底搅动世子府后宅这潭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