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 > 第132章 多元化试水:建材生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多元化试水:建材生意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摊开的账本上。王亚茹指着其中一项数据,眉头微蹙:

铁柱,你看这里——最近三个月,县里建筑相关的运输订单,涨了快三成。光是水泥、沙石就拉不完。

李铁柱放下手中的市面新到的财经杂志,目光敏锐地投过来:哦?具体是哪些地方在用?

东城那片在盖新厂房,西边有几个单位在建宿舍楼。王亚茹翻着记录,还有,周边村子自己盖楼的也多了,都来找车拉料。

大壮刚巧进门听到这话,插嘴道:可不是嘛!现在跑车,十辆里有三辆都拉着建材!价格还死贵!

李铁柱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眼神渐渐聚焦:水泥……钢材……这玩意儿,比服装利润如何?

王亚茹心算飞快:如果能拿到一手货源,利润空间比服装大,而且更稳定。就是压本钱,一车货就好几万。

几万……李铁柱沉吟片刻,突然问:刘耀宗那个表哥,是不是在物资局?

大壮一愣:是啊,咋了?柱子哥你想走他关系?那王八蛋肯定卡咱们!

谁要走他关系?李铁柱嗤笑一声,我是要知道,他们那条线上,货源从哪儿来,价格多少。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猛地停下:这建材生意,可以搞!

王亚茹有些担忧:咱们对这行完全陌生,水太深了。而且资金压力……

陌生就学!李铁柱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哪个行业不是从陌生开始的?当初我们卖衣服就懂服装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几个正在建设的区域:看到没?这不是一阵风,这是大势!县城要发展,就得盖房子!这需求,五年十年都断不了!

可是……王亚茹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李铁柱转身,目光灼灼,亚茹,你马上抽调一部分资金,不要影响服装主业和市里店面。我们先小规模试水。

他看向大壮:你去找几个懂行的老师傅,退休的也行,请他们当顾问。搞清楚水泥标号、钢材规格,别让人糊弄了。

大壮有些为难:柱子哥,这行当讲究关系,咱们贸然进去,会不会……

关系?李铁柱冷笑,刘耀宗倒是有关系,现在不也半死不活?我要做的,是打破这种靠关系的垄断!

他语气强势:他们不是价格贵吗?不是看人下菜吗?咱们就明码标价,货真价实!用做服装的那套服务标准来做建材!

几天后,李铁柱带着大壮,亲自跑了一趟省城的建材市场。

看着堆积如山的钢材和川流不息的货车,大壮咂舌:好家伙,这规模顶咱十个百货大楼!

李铁柱却直奔几家大厂的直销点,拿着介绍信和营业执照副本,直接找负责人谈。

我们星辰商贸,虽然刚涉足建材,但在本县有这个销售网络。他递上资料,如果价格合适,我们可以作为你们在县里的直销点。

厂方代表翻着资料,有些犹豫:李经理,你们主要是做服装的吧?这建材……

做生意,重要的是信誉和渠道。李铁柱不卑不亢,我们星辰的信誉,工商局可以作证。至于渠道——

他微微一笑:县里正在建的几个大项目,我们都已经接触过了。

回程的车上,大壮忍不住问:柱子哥,咱们啥时候接触那些大项目了?

现在开始接触。李铁柱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回去你就去找那几个工地的负责人,就说我们能提供比市场价低一成的正品水泥。

低一成?那咱们还有赚头吗?

薄利多销,打开市场再说。李铁柱眼神深邃,我要让县里人知道,买建材不止刘耀宗表哥那条路!

第一批水泥运到县城那天,李铁柱特意在仓库前放了一挂鞭炮。

不少建筑队的老板闻讯赶来,看着袋子上清晰的厂标,都啧啧称奇:李老板,你这路子可以啊!这牌子可是紧俏货!

李铁柱笑着递烟:以后各位需要什么建材,直接来找我。价格透明,质量保证,送货上门。

消息很快传到了刘耀宗表哥耳朵里。

没过两天,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不请自来,皮笑肉不笑地说:

李老板,建材这碗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这里头规矩多,小心噎着。

李铁柱打量着他,语气平静:请问您是?

物资局,胡科长。

原来是胡科长。李铁柱微微一笑,我们合法经营,按章纳税,应该符合规矩吧?

胡科长脸色一沉:年轻人,别太狂!这行当里的水深得很!

水深?李铁柱站起身,与他平视,再深的水,也淹不死守法经营的企业。胡科长要是发现我们有什么违规的地方,随时欢迎指正。

送走脸色铁青的胡科长,大壮忧心忡忡:柱子哥,这下可把地头蛇得罪了。

得罪?李铁柱冷哼一声,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时代变了!靠关系垄断的日子,到头了!

他转头对王亚茹说:把咱们的建材价格表多印一些,发到各个工地。就写——星辰商贸,打破垄断,平价保真!

一个月后,建材业务的营业额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王亚茹看着账本,忍不住感叹:真没想到,这比服装利润还高。

李铁柱站在仓库里,看着工人们忙碌地装卸水泥,目光深远:

这才是开始。等站稳脚跟,我们还要做自己的预制板,自己的门窗……

他的话语被货车的轰鸣声淹没,但眼中的野心,却如这秋日的阳光般炽烈。

多元化试水的第一步,在质疑和阻力中,稳稳地踏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