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 > 第112章 建立初步规章制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丽人号”货车带来的兴奋还没过去,管理上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

这天上午,本该八点开门营业,都快八点半了,售货员周姐才慢悠悠地晃来,嘴里还叼着半个烧饼。

王亚茹看着她,忍不住说:“周姐,以后能不能稍微早点?顾客都在外面等着呢。”

周姐眼皮一翻,满不在乎:“哎呦,王姑娘,不就晚了一会儿嘛!这大清早的,能有几个顾客?”

另一边,新来的售货员小娟悄悄对王亚茹说:“亚茹姐,我发现周姐……她好像私下里把一些零头抹了,钱对不上数。”

王亚茹心里一沉。

晚上盘账,李铁柱看着这个月明显偏高的“损耗”和“折让”项,眉头拧成了疙瘩。

“铁柱,这样下去不行。”王亚茹忧心忡忡,“人多起来了,心却不齐。有人磨洋工,有人手脚不干净。”

大壮也挠着头过来:“柱子哥,录像厅那边也是,收票的小子好像和外面人串通,放人进去不给票,钱进了他自己口袋!”

李铁柱没说话,手指重重敲在账本上。眼神冷得像冰。

第二天一早,他让王亚茹通知所有员工,包括柜台、市场摊档、录像厅的人,下班后全部留下开会。

十几号人聚在扩大的柜台区,交头接耳,不知道老板要干什么。

李铁柱站在中间,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每个人的脸。周姐低着头,不敢看他。

“今天叫大家来,只说一件事——立规矩!”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明天起,所有人,早上八点必须到岗!迟到一次,扣半天工钱!迟到三次,直接走人!”

人群里响起一片吸气声。周姐的脸瞬间白了。

“还有!”李铁柱拿起一本新的登记本,“这是销售台账!每卖出一件衣服,必须详细登记!型号、颜色、价格,一分钱都不能错!”

他看向周姐那边,眼神锐利:“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私自抹零、折价!所有价格变动,必须经过王亚茹批准!”

周姐的身体微微发抖。

“另外,”李铁柱语气稍缓,“从下个月起,实行销售提成!每月销售额超过基本任务的部分,拿出百分之五,作为奖金,按贡献分给大家!”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奖金?超过任务还有钱拿?”

“百分之五?那要是多卖一百块,就能多拿五块?”

几个年轻售货员的眼睛瞬间亮了。

“但是!”李铁柱声音陡然转冷,如同冰碴,“谁要是被我发现,在账目上做手脚,吃里扒外……”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一次,扣光所有工资和奖金,立刻滚蛋!第二次……就别怪我李铁柱,送他去该去的地方!”

最后几个字,带着森然的寒意。所有人都打了个冷颤。

大壮立刻站出来,虎着脸:“录像厅那边也一样!收票、卖货,都按新规矩来!谁再敢耍花样,老子第一个不答应!”

王亚茹适时拿出几张连夜油印的《‘丽人’员工管理暂行规定》,分发下去。

“大家都看清楚,这上面写明了考勤、职责、奖罚条款。同意的,就在后面签个名。”

大多数员工,尤其是年轻人,纷纷上前签字。多劳多得,这对他们是极大的激励。

只有周姐,脸色变幻,磨蹭着不肯上前。

李铁柱走到她面前,平静地看着她:“周姐,有什么不明白的?”

周姐挤出一个难看的笑:“李老板,这……这规矩是不是太严了?咱们以前……”

“以前是以前!”李铁柱打断她,语气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以前是小摊小贩,可以讲人情。现在是正规公司,必须讲制度!”

他盯着她的眼睛:“能干,就签字,按新规矩来。不能干,现在结清工钱,好聚好散。”

周姐被他看得心里发毛,知道这次混不过去了。她看着那诱人的提成条款,又看看李铁柱冰冷的眼神,最终一咬牙,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新制度推行第一天,效果立竿见影。

八点整,所有员工齐刷刷到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小娟主动把柜台擦得锃亮,热情地招呼每一位顾客。其他售货员也干劲十足,详细介绍商品。

晚上盘账,账目清晰,分毫不差。销售额竟然比平时高了近两成!

王亚茹看着账本,惊喜不已:“铁柱,这办法真管用!”

李铁柱淡淡一笑:“人性如此。有奖有罚,界限分明,效率自然上来。”

几天后,大壮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他按照李铁柱教的办法,在录像厅实行了“售票与验票分离”,堵塞了漏洞。还搞了个“夜班补贴”,让晚上负责安保的兄弟干劲十足。

一个月后,首次发放提成奖金。

小娟因为服务热情,销售业绩突出,拿到了足足十五块钱奖金!相当于她大半个月的基本工资!

她捏着那三张崭新的五元钞票,激动得脸通红:“谢谢老板!谢谢亚茹姐!我下个月一定更努力!”

其他拿到奖金的员工也喜笑颜开,干劲更足。

没完成任务的,只能看着别人拿钱,暗暗憋足了劲,准备下个月追赶。

唯有周姐,因为之前懒散惯了,销售额垫底,一分钱奖金没有。看着别人兴高采烈,她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

李铁柱站在柜台里,看着这一切,对身边的王亚茹说:

“看到没?这就是制度的力量。把利益和责任绑在一起,胜过一百句说教。”

王亚茹看着他沉稳的侧脸,心中满是钦佩。

她知道,李铁柱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为“丽人”这艘逐渐变大的船,安装了强有力的引擎和精确的舵盘。

未来的风浪或许更大,但这艘船,已经具备了远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