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 > 第57章 情感微妙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李铁柱几乎是以拼命三郎的架势,将第一次南下带来的尾货彻底清空后,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这一次,他怀里揣着的,是第一次纯利一百五十块加上之前所有积蓄凑出的足足三百块“巨款”,心里装着的,是无比明确的进货清单和难以言喻的干劲。

而王亚茹,也如同她承诺的那样,每日准时出现在摊位上。那份最初因生计所迫而接受的“两块五”工作,在她手里,渐渐变得不一样了。

第二次进货回来,摊位上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丰富了许多。李铁柱兴奋地摆弄着新进的衣服,王亚茹则在一旁安静地整理。

当她看到李铁柱除了继续进那些质感不错的“基本款”外,还特意按照她上次随口提过的“颜色搭配”建议,进了一批互补色的针织衫和几条花纹更雅致的丝巾。

她整理货物的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正忙得满头大汗的李铁柱,没说什么,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继续低头干活,但摆放衣服的动作,似乎更轻柔了些。

出摊时,两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李铁柱负责吆喝、扛包、应对一些粗豪的男顾客或者难缠的讨价还价;王亚茹则主要负责接待女顾客,用她那种温和又令人信服的语气,细致地介绍面料、款式,尤其是进行各种“搭配示范”。

“大姐,您皮肤白,穿这个姜黄色的毛衣肯定显气色,下面配这条深蓝色的裤子,稳重大方。要是觉得脖子空,搭这条小碎花的丝巾,点睛之笔。”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将丝巾在衣领处系出简单的花样。

那大姐对着王亚茹递过来的小镜子照了又照,眼里的喜欢藏不住:“哎呦,让你这么一弄,是好看多了!以前买衣服就知道买个单件,哪想过这么多道道!行,就听你的,这套我要了!丝巾也拿着!”

李铁柱在一旁收钱,看着王亚茹仅仅用几句话、一个小动作,就轻松搞定了一个犹豫的顾客,还顺带卖出了配件,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忍不住凑过去,压低声音,带着由衷的赞叹:“亚茹同志,你可真神了!你这张嘴,比咱县城百货大楼那些售货员强一百倍!”

王亚茹正低头给顾客包衣服,听到他这直白的夸奖,耳根微微泛红,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只是轻声回了句:“别瞎说。就是实话实说罢了。”可接过李铁柱递来的货款时,指尖的触碰让她飞快地缩回了手,心跳漏了一拍。

一天生意结束,数钱入账时,是李铁柱最开心的时刻。但他发现,王亚茹似乎对具体赚了多少钱并不太热衷,反而更关心哪些款式走得快,哪些颜色搭配受欢迎,甚至还会拿出个小本子,悄悄记上几笔。

有一次,李铁柱忍不住好奇地问:“亚茹同志,你记这个干啥?”

王亚茹合上本子,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自然的分析感:“看看规律。下次你去进货,就知道哪种类型、哪种颜色该多进,哪种可以少进或者不进,避免压货。还有,我发现带小孩的妇女,更喜欢耐脏的深色和方便活动的裤子;刚工作的年轻姑娘,则更偏爱鲜艳一点的上衣和裙子。”

李铁柱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他之前只凭一股莽劲和模糊的“未来审美”去进货卖货,从未想过还可以这样总结分析!

他看着王亚茹在煤油灯下显得格外沉静的侧脸,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脑子里装着的是他远远不及的缜密和聪慧。

一种混杂着欣赏、佩服,甚至还有一点点自惭形秽的情绪,悄然滋生。

他对她的称呼,也不知不觉从最初的“王亚茹同志”,简化成了“亚茹同志”,那份客套的疏离,在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中,慢慢消融。

而王亚茹这边,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她开始留意到李铁柱许多不经意的细节:比如,他每天收摊后,总会先把最大面额的钱仔细藏好,才带着剩下的零钱和她结算工钱,那种谨慎里透着对这份事业近乎虔诚的珍视;

比如,他明明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却总会先给她倒一碗从家里带来的凉白开;

比如,有次一个混混模样的青年想来摊位上找茬揩油,李铁柱立刻像护崽的老母鸡一样,毫不犹豫地挡在她身前,虽然语气尽量克制,但那紧绷的身体和眼神里的厉色,却清晰地传达出不容侵犯的信号。

更让她心头泛起涟漪的,是那次她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厉害,急需一种价格不菲的药。

她攥着刚领到的几天工钱,站在药店门口,看着那昂贵的标价,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买足剂量,只买了最便宜的替代药。

第二天出摊时,她因为担心母亲,神色间难免带了些恍惚和忧虑。细心的李铁柱察觉到了,趁中午人少时,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亚茹同志,看你今天气色不太好,家里没事吧?”

王亚茹本不想说,但或许是这段时间建立起的信任,也或许是内心的压力实在需要倾诉,她低声简单说了母亲病情加重、药费昂贵的事。

李铁柱听完,沉默了片刻,什么都没说。但下午收摊数钱时,他却多拿出了五块钱,塞到她手里,语气尽量装得随意自然:“喏,这是……这是预支的下礼拜工钱。你先拿着给婶子买药,病可不能拖。”

王亚茹看着那多出来的五块钱,愣住了。她很清楚,根本没有什么“预支工钱”的说法。

这分明是他找的借口,是想帮她,却又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她的自尊。

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一股热流猛地冲上鼻腔和眼眶。她死死咬着嘴唇,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她想拒绝,可想到母亲痛苦的咳嗽声,那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谢谢。”她最终低下头,声音微不可闻,接过那带着体温的五块钱,感觉这纸币滚烫得灼手。

那一刻,李铁柱在她心里,不再仅仅是一个“有点本事的个体户老板”,更是一个善良的、体贴的、可以依靠的……男人。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地交叠在一起。收好摊,照例是一前一后地往回走。但气氛,却与以往截然不同。

沉默不再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和暖意。

李铁柱看着走在前面的王亚茹纤细而挺直的背影,晚风吹起她麻花辫的发梢,心里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痒痒的,满满的。

他第一次觉得,这条每天来回的、尘土飞扬的路,竟然可以走得如此……让人心旷神怡。

而王亚茹,感受着身后那道始终跟随着的、温暖而踏实的目光,一直紧绷的肩膀,也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下来。一丝极淡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红晕,悄悄爬上了她的耳廓。

某种情感,如同春日冻土下的种子,在朝夕相处的汗水、默契的配合和细微的关怀中,悄然破土,发出了稚嫩却顽强的芽。